“留学热”反衬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时间:2021-07-31 11:18:35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留学热”反衬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青岛二中,今年七八月份就有约130名学生即将拿着国外大学的通知书去留学,并放弃中国高考。近年来市内四区高中学校每年出国留学的考生人数就超过了400人,而通过留学中介等其他方式出国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每年青岛市都有近1000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这其中有近100人是出国读高中的。16岁的青岛男孩儿李乐山甚至连中考也放弃了,并且成为了英国著名艺术院校中央圣马丁学院破格录取的大学生。(6月14日《半岛都市报》)    “留学热”其实并不限于青岛一地,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43万人。    为何有这么多的学生选择远离自己的家乡,在外国接受教育,而且留学阶段由原来的大学教育下移到中小学教育阶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育问题。诚然,“留学热”固然有家长对于外国教育盲目崇拜的因素,但是,与当下国内教育的种种弊端与问题更是不无关系,因而,也有人说,“留学热”正是对于国内教育的一种逃离。    虽然,中国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之久,总体来说,课程改革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育的理念,中小学教育的整体面貌明显改观。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评价体制的改革却并没有被根本性触及。高考依然是评价选拔人才的重要且唯一的标准,分数作为高校录取的硬性指标的要求没有任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在整齐划一的高考评价制度下,人才选拔的单一性与局限性日渐突显,而其对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影响则是为“应试教育”埋下了无以根除的土壤与温床。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中小学教育沦落为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频繁的补课、无休止的作业、海量的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常态,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学校不惜牺牲学生的爱好与兴趣,甚至剥夺学生休息的权利,将应试教育推向了极致。例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励志标语;“高考吊瓶班”的惊人画面;学生集体烧书的情绪释放无不体现当前教育对人性的压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摧残。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之上,个性发展被人为的忽视,学生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发现不了自己的.能力特长以及发展的方向。而与这种教育迥异的外国教育却很少见到应试教育的影子,其对于学生个性的关注,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挖掘,以及其人才选拔的多元性与全面性则给了中国学生以及家长全新的教育体验,这也正是诸多学生趋之若鹜,选择留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16岁的青岛男孩儿李乐山成为了英国著名艺术院校中央圣马丁学院破格录取的大学生。在国内,这个辍学的初中学生会被哪所大学录取吗?李乐山要想进入艺术学院进修学习的话恐怕绝不会迈过中学几年艰苦的应试生活,以及高考的独木桥!而经历了这几年,李乐山的画画兴趣与天赋还会存在吗?李乐山的辍学与留学很有代表意义,更值得国内的教育反思。    好的教育必然是令人向往的教育,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注,对人才的发现,这是国内教育的短板,也是需要着力改善之处。“留学热”是对国内教育发出的信号,验证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果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以及教育方向依然没有彻底转变,那么“留学热”持续升温状况只会加强而不会缓解,对于这个事实,我们必须理性面对。

【“留学热”反衬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相关文章:

反衬10-24

出国留学热是否给教育改革带来契机08-08

由中美教育差异看美国高中留学的必要性11-11

韩国留学热报专业推荐07-01

留学热 专家表示不应该把留学作为退路04-29

盘点毕业季下的留学热误区02-10

留学日本细数热选专业解读09-18

帮你分析全球留学市场“热”与“冷”04-29

留学大热时须注意的细节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