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透过“万花筒”欣赏孩子

时间:2021-08-05 08:20:3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妨透过“万花筒”欣赏孩子

“北大毕业该赚多少钱?”本身并不严谨的设问却触动了网络的敏感神经。未名BBS上的匿名帖子给出了“月入八千”仍遭父亲“恶语相向”的回答。无论个案的代表性有多大,社会上弥散着的父母“高期许”与现实“低待遇”的冲突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项有目的性的人类实践活动,教育从不会“遗世独立”。每一个自愿选择接受学校教育的家庭或个人,总会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动机。当知识无法改变弱者的命运,当毕生积蓄投入教育仍难避免被“啃老”,我们深深理解为人父母的酸楚,也深深知晓就业、薪酬之于受教育者的重要。然而,若能拂去眼前世俗的尘埃,从“万花筒”中全方位地欣赏孩子,他们身上许多的“另一面”定会带来鲜亮的惊喜。  在现代社会中,多元的教育评价标准,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们身上更多的美:或许我们的孩子没有赚大钱,但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或许我们的孩子没能做大官,但也在平凡的岗位上静享一份幸福的恬淡。多元的评价标准才会带动多元的教育动机,也才能形成更加客观务实的教育理念。否则,从“分数”到“钱数”无休止的优劣比较将垒成孩子心头难以承受之重。  “读书不一定会赚大钱,上北大不见得就要做大官”的教育理念之所以难以普及,还因教育寄托了普通家庭对美好生活过多的期许。而有市场就有竞争,就有供需错位的可能。再完善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也不会给出薪酬回报的承诺。“万花筒”的视角告诉我们,即便名校出身、北大毕业,孩子也可能只是在路边鼓掌的人。  事实上,市场的评价并不止于收入报酬,社会的承认也不仅看身份地位。搞市场经济,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但人才却有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以新世纪以来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为例,他们抛弃了城市的繁华与生活的舒适,虽然失去了高薪,却收获扎根基层的踏实,尽管没有显赫的宝马雕车,但也在带动乡亲们致富的共同奋斗中点燃了青春的希望。再比如支教路上献身的女大学生赵小亭,因救人负重伤的`实习乘警李博亚,都在用年轻的血肉之躯诠释出人生的价值。  用心良苦的父母们,不妨放下无谓的焦虑与喟叹,以包容和鼓励为孩子们卸下前进路上的负担。“万花筒”反射成像的原理并不复杂,不同角度的观察会发现不同形态的美,而发现意识恰恰是“欣赏式教育”的前奏。欣赏而非苛责,才会更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才会更加注重人格的完善与道德的净化,也才会更好地激发他们沉着踏实的向上潜力。

【不妨透过“万花筒”欣赏孩子】相关文章:

不妨让孩子闯个祸05-02

不妨让孩子“我行我素”02-11

不妨让孩子当“小老师”05-02

孩子早餐不妨来个香蕉面包08-27

透过绘画看待孩子们的世界05-02

跟孩子不妨聊聊你的工作 -资料01-01

孩子便秘不妨试试吃点红薯08-27

学会欣赏孩子12-04

不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