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重温苏霍姆林斯基

时间:2021-08-07 09:31:21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书感悟:重温苏霍姆林斯基

    这个暑假,学校规定,凡是叶研中心组成员都要学习新发的一本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并且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拿到这一本书,我立即开始了阅读。这本书是杭州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闫学老师编撰的,此书阐发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观点,是一本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教育论著。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论著我也看过不少,他的《给老师一百条建议》,我是放在手边,经常阅读的。可以这么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做教师工作的导师,是我学习教育理论的启蒙者,他的教育思想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也可以这么说,我是跟着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语文老师学做班主任的。今天如果说我取得过一点成绩的话,那么全是苏霍姆林斯基教导得好,是他的那一套教育思想产生了神奇的力量。  今天,我虽然已经步入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行列,九月十日就可以领取三十年教龄的荣誉证书了,但读了闫老师的这本论著,我仿佛感觉到,自己还是如同刚进入教师队伍似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仿佛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印证去实践去拓展。以前所做的早已成为过去,但在我面前已经出现了全新的面貌。我必须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这个迅疾变化着的社会,面对思想活跃知识全面的新的一代。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苏霍姆林斯基将永远是我的精神导师,永远是一面先进的教育理论旗帜。    重温苏霍姆林斯基,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论著,深度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极其必要的。  目前中国整个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尽管还有许多的不合理现象,应试教育的习惯势力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不重视人,不发展人的做法还大行其道,但教育在发展的大趋势是无法逆转的,素质教育的呼声从下而上从上而下地越来越强烈。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发展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良好素质,教育就是要为人类的未来负责。  基于这样一种形势,教育本身的发展尤为重要,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份子的教师的发展更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十分的明了:“要知道,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个观点,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思想:教师的学习,教师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对于社会的进步,对于国家的强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更新,社会也会进步;没有教师的强大,国家也会繁荣。  如何使教师发展,如何使教师强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要问题。很难想象,继续是搞应试教育,继续搞题海战,继续搞那种折磨人的所谓训练,教师能得到发展,教师能变得强大。我们教师应该获得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环境,并且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能舒心的生活,自由的阅读,静心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我们的成长才是快乐的,我们的发展才是健康的。  如何获得这样的环境,如何争取获得这样的环境,看来是要我们自己去努力的。  首先,我们无论多么繁忙,教育理论的.学习绝不能间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学校组织我们学习《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论著,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次学习教育理论的机会,培养我们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的习惯。即使学校不组织,我们也应该有学习教育理论的渴求,因为教育理论是我们平时教育工作的指路明灯,是发展自己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其次,我们要努力实践,即把理论学习中获得的思想,贯彻到实践中去,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次备课,一次谈话,一次家访,都是实践教育理论的极好机会。教育教学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如果没有积极的富有热情的实践活动,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教师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第三,我们应该把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师精神生活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下来,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来丰富我们的大脑,来丰富我们的实践。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传媒又这么发达,写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方便。我们何不过一次写作的生活呢。写作绝不是作家的专利。我们教师也应该过一次当作家的瘾。写作绝对是发展人的思维的,绝对是促进大脑健康的,甚至可以使人避免患上痴呆症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我们就要不断写作,不断思考,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我们不断地写作,不断地思考,才能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展。这是我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心得,也是我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一个体会。  大量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以后,我不仅看到了他那种超人的教育智慧和伟大的悲悯之心,还看到了他非凡的笔力、优美的篇章以及闪光的思想,还看到了他带领着“快乐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进行文学创作的情景。他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的那种身体力行的做法,曾经给了这个同样是语文老师的我以非常大的震动。要指导学生写作,首先自己要写作。自己能写作,指导学生才有足够的底气,才有足够的经验。有了自己的写作实践,也就积累了自己指导写作的资本,才能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游刃有余。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有了主动写作的冲动。这种冲动又得到了一次催化,那就是我们苏州市原副市长朱永新的一次激动人心的讲话:一个人民教师一应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催化了的冲动又找到了一个及时到来的写作平台,那就是教育博客的出现。  我先是在“博客动力”这个网站注册,开始了教育随笔的写作,接着又找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个博客:中国博客,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命名为《耕耘》,那是2004年。2005年在新浪网开通了博客,又在《红袖添香》文学网站开始了文学的写作,经过努力达到规定的篇数而生成了个人文集。2006年至今,新浪网上的博客让我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为我的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极其便捷的通道以及极具交互性的写作平台。不仅我自己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写作,,而且我的学生也在这个平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我为学生开设了专门发表优秀作文的博客,还比如在我的博客上开通了博客圈,建立了班级语文学习的课堂。  我的写作热情也或多或少感染了我的学生,而学生的写作实践也推动了我的创作。在批阅学生作文《幸福的N种感觉》时,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我也写出了同题作文,发在文学网站上,获得了非常大的点击率,后来有发表在校刊上,校刊又推荐给了教育局的德育研究杂志上。  08高考的结果出来了,让我惊喜不已的是,我所教的两个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平均总分14班第一,12班第六;全年级20个班共有14名130分以上的同学,14班就有6个同学获得。这可喜的成绩中,肯定包含了写作的成绩。  不仅学生喜获丰收,而且我也捷报频传:08年10月1日放假时所写的两篇征文:《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和《一位语文老师的网络手记》分别获奖或发表。比如《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评比中获市一等奖,并且发表在《苏州教育》杂志08年12期上;《一位语文老师的网络手记》先是获得市一等将,后又获得省二等奖。  我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积极写作,也就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较大的收获,更不可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较大的成绩。这一点我真的要感谢苏霍姆林斯基,他那光辉灿烂的榜样永远是激励我前进的方向;我要感谢朱永新,他那激动人心的话语永远是我奋进的动力;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那种孜孜以求的眼神,永远是我奋发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