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有“指南”,没有“针”

时间:2021-08-14 16:32:53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童成长有“指南”,没有“针”

儿童成长有“指南”,没有“针”王旭东   据报道,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为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阶梯”状的标准,比如,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等。  反正只是一个参考,又不是按图索骥,有标准总比没标准强。至于《指南》的科学合理性到底如何,是量身定制,还是揠苗助长,抑或,扼杀天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客观、冷静、公正对待。3—6岁是幼教阶段,目前是五花八门,只是孩子家长及幼儿园“在战斗”,从这个角度看,《指南》可以理解为,探索幼教规律、规范幼教行为的雏形。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了8月31日成了“最后的预产期”。为了不想让孩子成为班里最大的孩子,准妈妈提前“挨一刀”来帮助孩子“抢跑”,足见准父母们的决心之大。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有可能输在“抢跑”上。于是,有了“拼爹”,并令钱权备受垂涎。曾经,南京雨花区实验幼儿园招生引来家长彻夜排长队,而只招80人的幼儿园,收到“打招呼”的关系条多达800张。  儿童健康成长最需要健康的教育体制。然而,现行教育的体制性弊端,加剧了父母揠苗之冲动,加剧了起跑线的前移,加剧了“拼爹”程度。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讲,平等接受教育,平等享受社会的教育资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教育资源均衡了、丰富了,“拼爹”在子女接受教育问题上就失去市场。公众希望并期待着教改取得实质性成效,让平等教育上台,“拼爹游戏”下岗。  有教育工作者针对“如果通俗地回答,什么是教育”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让儿童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可是想让孩子能睡个好觉,却被预期的应试教育“吵醒”。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童真、童趣、童年的美好时光几乎统统“被剥夺”。对儿童权利的'维护,可不能“逗你玩”,应引起教育的反思、法治的反思和社会的反思。  儿童成长有“指南”,没有“针”,或成“没牙的老虎”。就《指南》本身而言,具备给儿童减负的功能,体现育人为本。可是,距离教育方针还很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幼教事业尚未“优先发展”,甚至很匮乏,造成诸多不公平,相关改革创新“谨慎有余、活力不足”。“指南针”是方向,日行千里,始于足下。当务之急,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加速前进。

【儿童成长有“指南”,没有“针”】相关文章:

男人有女人没有,大人有小孩没有10-30

儿童用药的安全指南02-25

儿童教育指南09-01

美白针的副作用有哪些01-10

瘦脸针副作用有哪些01-16

打瘦脸针有什么危害?01-18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有哪些?01-17

美白针有什么坏处吗01-18

儿童打预防针应该注意什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