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

时间:2021-10-25 19:09:16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目录 简介 症状判断 症状分析 主要病理 预防为主 收缩展开 简介

  高原反应 ,即 高原病 ,指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 高原地区 ,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 缺氧 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 风 、 雨 、 雪 、寒冷和强烈的 紫外线 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 应并引发不同的 高原适应不全症 。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 红细胞 和 血红蛋白 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 高原肺水肿 、 高原脑水肿 、 高原视网膜出血 和 慢性高山病 , 中国 分成急、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症状判断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 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症状分析

  高原 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 平原 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 海拔 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 痛 、 心慌 、 气促 、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 恶心 、 呕吐 、腹胀、 腹泻 、胸闷痛、 失眠 、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 抽搐 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高原红 ,高原红是一种高原人群中的普遍现象,是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面部呈现红色的片状或团块斑,主要是因为皮肤角质层变薄, 毛细血管扩张 表现出红血丝的症状。中医归入“斑”的范畴。

  高原红说白了就是皮肤比较敏感而产生红血丝,但是这种敏感是因为长期受地域环境影响而造成的',而不是天生。高原红多发生在海拔高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空气稀薄、氧含量低、皮肤细胞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多的缘故。再加上温差大、风沙大、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等原因造成面部角质层长期受损变薄敏感。高原地区冬天寒冷易冻伤面部皮肤,血液不流畅,造成毛细血管瘀堵,有的甚至发展到皮下,而面部角质层又因为长期受环境等物理损害敏感变薄,反映在面部就表现为网状、片状、团状的高原红。

  高原红的患者平常可以做点养护之类的,1、保持皮肤的水分。高原气候干燥,适当补水或者乳液预防皮肤干裂,但不要用含有激素类、重金属、酒精成分的护肤品。2、不要长期曝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3、擦防晒霜,高原地区紫外线较强,擦点防晒霜防紫外线保护皮肤。4、治疗时一些采用仪器的办法如激光、冷冻疗法等,虽然暂时有效,但会加重高原红,应慎重考虑。

主要病理

 高山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 少,低血氧。氧分压下降引起肺泡气氧分压随之下降,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减少。因此立即引起身体几方面的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的空气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以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也不能使新近达到高原的人发挥他正常的生理效能。曾经测定,在海拔5500米的高度,一个人完成运动的能力只有 海平面 的53%哦。

预防为主

 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检查是否患有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要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装备...

【高原反应】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01-16

如何克服高原反应04-27

高原反应作文800字09-02

“高原反应”与“醉氧” -管理资料01-01

高原反应吃什么药比较好01-15

中高考生应该如何克服高原反应02-21

中高考生应该如何克服“高原反应”07-03

治疗员工职业高原反应的十大秘方 -管理资料01-01

给高考生一个宽松环境 避免考前“高原反应”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