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大夫宗祠

时间:2021-10-25 15:16:31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广州陈大夫宗祠

广州陈大夫宗祠

广州陈大夫宗祠(广州陈大夫宗祠)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广州市白云区西郊沙贝下元里。始建于明 嘉靖年间,清 道光丁末年 (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

目录 简介 历史变迁 结构特点 宗祠的力量 收缩展开 简介

祠堂概况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广州市白云区西郊沙贝下元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丁末年(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

历史变迁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俗称世德堂。宗祠由十二世祖陈锡(天游)和陈鏊(雁泉)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落成。后经三次重修:第一次明万历三年(1575年)由十三世祖陈绍儒重修;第二次清道光十七年(1847年)重修;第三次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略有修葺。宗祠于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以来,以香港同胞捐资为主,对祠堂进行维修,并筹建了陈子壮纪念馆。

结构特点

宗祠为硬山顶大木小式,坐北向南,前后两进,有东西廊,天井宽敞。主体建筑占地795平方米。宗祠门前有宽阔的7级石台阶。阶前场地宽广,一口大水塘绿波涟游,环境秀丽。前座面阔3间,进深2间。琉璃花脊工艺嫡熟,牡丹花枝唯妙唯肖,上塑“道光丁末”(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和“英华店造”字样,为省内现存较早琉璃瓦脊之一。1986年重新装上整鱼宝珠。碌筒瓦面,绿琉璃瓦剪边。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末年款印章。按原样恢复的木板门联是:“一间七进士;四代五乡贤”。7进士是自陈氏始祖陈康延(南宋人)至陈子壮(明末人),乡贤则指乡间有才德者。塘头有琉璃人物亭阁。正面青砖墙磨砖对缝。后座称世德堂,面阔3间14.6、进深3间12.4米,13架纵4柱前出卷廊。廊前有石栏板4块分别雕“万寿无疆”4字。瓦面与前座相类,唯瓦脊当中无宝珠而施陶塑罗马字时钟。世德堂左侧为忠烈祠,是祖明末抗清志士陈子壮的。后人称陈子壮与顺德陈邦彦、东尧张家玉为“明末岭南三忠”。

宗祠的力量

陈子壮(1596-1647):南海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字集生,号秋涛,谥号文忠。出生于广州九曜坊。其父陈熙昌进士出身,在朝廷历任大官,伯父陈熙韶在广西思恩府当知府。陈子壮的成长与其所受的家族教育息息相关。 “广东三忠”之一。广东三忠 明末清初,广东出现了三位民族英雄,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三忠”的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

广东三忠

主要事迹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军队的乘胜追击下,明思宗朱由检自尽于北京。吴三桂投降,清兵大举入关。接着,南明弘光、隆武政权相继瓦解,清兵由福建漳州、泉州进攻广东。这时,广东存在两个对立的南明政权:即广州的绍武帝和肇庆的永历帝,双方互争正统而打起内战,清兵乘虚而入。十二月,李成栋的先头部队由东门轻取广州,南明君臣多人死难(至今仍有“绍武君臣冢”古迹存于越秀公园)。随后,清兵继续攻打梧州、桂林,追击遁逃至全州的永历帝。

主要事迹

南明危在旦夕之际,兼军御史张家玉起兵于东莞,兵部主事陈邦彦起兵于顺德,大学士陈子壮起兵于南海。紧接着,各地义军(包括农民军)风起云涌,小者百人、大者万人,甘竹滩的余龙、新会的黄公辅、恩平的王兴、高明的麦而炫、番禺的'屈大均都是义军中的佼佼者。虽然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军的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三忠”先后坚持10个多月的联合军事行动牵制了清兵的在粤主力,从而使得南粤的最后一个政权得以延续十多年。清将李成栋后来也慑于广东抗清力量的强大而复师于明。

【广州陈大夫宗祠】相关文章:

陈君式大夫恭轩,陈君式大夫恭轩王安石,陈君式大夫恭轩的意思,陈君式大夫恭轩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送徐大夫赴广州,送徐大夫赴广州刘长卿,送徐大夫赴广州的意思,送徐大夫赴广州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送李大夫赴广州,送李大夫赴广州钱起,送李大夫赴广州的意思,送李大夫赴广州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广州曾氏大宗祠06-01

广州大夫山森林公园 -资料01-01

广州资政大夫祠导游词06-01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的意思,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县大夫(縣大夫)06-23

宗祠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