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

时间:2021-10-25 15:02:05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雀鱼

孔雀鱼

孔雀鱼(孔雀鱼)

孔雀鱼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

孔雀鱼

目录 外形特征 生活规律 生长过程 遗传公式 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孔雀鱼属于热带鱼,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成体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体色艳基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 厘米,尾部长占体长的1/2左右,体色较雄鱼单调,尾鳍呈鲜艳的蓝、黄、淡绿、淡蓝色,火红色,淡黑色。上面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这种鱼的尾鳍很有特色,游动时似小扇扇动。

生活规律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卵胎生鳉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采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阳光的洗礼,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灿烂。起初孔雀鱼虽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鱼种混养及廉价易阵亡的悲惨印象,因此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孔雀鱼却得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可言。这期间虽然有数波推展孔雀鱼的动作,但始终因天时地利种种条件不配合而无疾而终。主要是国内观赏鱼界数十年来的高度开发,至今已进入瓶颈,因此在这波倡导活动之下终于获得各方的响应,让孔雀鱼在观赏鱼界中建立一个新的领域。孔雀鱼往往是初学入门者第一次饲养的鱼种,却也常常是养鱼数十年者重拾的鱼种,此现象正巧说明了孔雀鱼易懂难精的特性,无怪乎能让人如此的着迷,愿意摒弃所有的鱼种只留孔雀鱼。

生长过程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或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待产箱中的温度应比原水温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给小鱼设一个避身之处。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浸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价格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1条不等 孔雀鱼在狭窄的区域内会有争地盘的现象,出现达到导致鱼只致死,所以当地方狭小的时候适合单条养殖。

国外孔雀鱼

在1859年,德国鱼类学者Wilhelm C.H. Peters在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Rio Guaire(地名)地方发现孔雀鱼,因此他成了最早开始描述这种小型淡水鱼的科学家,由于孔雀鱼看来和Poecilia (鱼名)family的鱼类很相像,所以Wilhelm C.H. Peters就命名孔雀鱼为Poecilia reticulata。Reticulata这个字意指孔雀鱼身上部分重叠的鳞片形成蕾丝般的图样。1861年时,西班牙的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来自巴巴多斯(Barbados)的孔雀鱼标本,由于他没看到Peter曾经做过的描述,而误认为自己发现新的「属」。Senior Filippi发现到孔雀鱼看起来和Poecilia十分相似,于是将它称作Lebistes poeciloides (Frazer-Brunner, 1953),而『孔雀鱼』这名称则是一直等到英国的植物学家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从特立尼达(Trinidad)带回一些标本回去鉴定以后,经大英博物馆的Dr. Albert Gunther(人名)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为表彰Robert Guppy,所称它作Girardinus guppyi,『孔雀鱼』这名称从此才被确立。孔雀鱼的原产地是在委内瑞拉(Venezuela)、圭亚那(Guyana)、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地带和一些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上的岛屿。由于『孔雀鱼』拥有多种的色彩花样,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彩虹鱼。孔雀鱼会用它朝上翘的嘴吃掉靠近水面的蚊子幼虫,所以野生的孔雀鱼曾在1930年代,被引进新加坡,来控制红树林沼泽地的蚊子数量(Herre, 1940)。【以上文章节录自「台湾优质孔雀鱼协会」网站】 事实上,根据各项资料的记载,玩赏改良的孔雀鱼的风气最迟在1950年代就已开始。像蛇王、红孔雀这一类的鱼只可说是开路先锋。我在观赏ET30年特集时,特别注意到主角小男孩的房中有一缸孔雀鱼,里头便含有红孔雀及红尾蛇王【镜头有清楚的带到】,以体型来说,和21世纪后的红孔雀相较一点也不逊色,一定是人工改良的产品。我想这也是为什麼美国的红孔雀体型及色泽如此优良的主因。

国内孔雀鱼

国内的孔雀鱼以引进的历史来说,不会超过10年(这里通称的孔雀鱼是以纯系的孔雀鱼而言)。最初由贸易商引进,大部分的系统来自于日系,少数是德系的系统。事实上国内比赛的规则及饲养风格也大多偏向日本【尤其是纹路系的鱼只如草尾、蛇王、马赛克等】。 在国内玩家争相饲养的改良下,像马赛克、草尾、蛇王一类的鱼只,都有和日本抗衡的实力(当然是以一般的饲养条件作基础)。实际上像马赛克的发展,和日本就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方面认为马赛克尾部要有红、黄、黑三种颜色构成。台湾方面则以偏好红底黑纹或蓝底黑纹的颜色,但不论审美观点如何,一心想作出优良的孔雀鱼都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在自然界中,有蓝色色泽的个体一般来说是偏少的。筒井良树先生自1996年将莫斯科蓝系统引进到日本之后,造成相当大的风潮。一度饲养的人品可能多达众多孔雀鱼人口的50%以上。(以经营新未来旧版时注册的人口和饲养鱼只种类的比例推算)。比赛时单色组往往是一整片莫斯科蓝的天下。然而由于饲养人口众多满,又该种鱼只体型较大,易于饲养,造成整个价格的崩盘。【在南部的渔场里,作者曾见过满满70几缸的深蓝-黑色的莫斯科蓝乏人问津】在众多饲养者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又慢慢的退却了。 在台湾,常常会有一窝蜂赶流行的情形发生。等到流行一过,遗留下来的破坏往往非当初引进者所能想到。像美国鰲虾、巴西龟都是很明显的.例子。还好人工育成出的孔雀鱼极难于自然界中生存。在此呼吁各位新手或老手,一定要谨慎的评估鱼只的数量,由于孔雀鱼算是多产的物种【一胎多达40-60只】在玩家细心的照料下,可以全数育成,何况生产周期只有22-26天,因此若无详细计划,到时一定会鱼满为患。除了照料不来外,恐怕也失去养鱼最主要的目的-修身养性。 较好的方法是能够做好公母隔离,并且将多余的鱼只送出或卖出。总之,对孔雀鱼付出越多心血,越能得到漂亮的鱼只。

遗传公式

综述

虽然孔雀鱼在台湾水族已经跃升为主角,并且引起贸易进口商极度的兴趣,无视于孔雀鱼的质量优劣与否,大量引入欧洲、日本孔雀爱好家或俱乐部的孔雀鱼,但是台湾孔雀鱼爱好者,甚至是进口商和贩卖者却对孔雀鱼的基本知识及观念的认识非常贫乏,因此常常发生把观赏用的孔雀鱼当作经过系统维持或品种稳定的孔雀鱼来贩卖,因而误导刚入门的孔雀鱼爱好者的观念。基因衰败或基因不明的观赏孔雀鱼,和经过长时间的筛选、作系统维持的孔雀鱼其价值和目的本来就是绝然不同的,唯一相同的可能只有名字(都是叫作孔雀鱼),这个月特别公开AF JAPAN作孔雀鱼的公式,其最终目的是,希望让台湾孔雀鱼爱好者能正确清楚地了解纯系孔雀鱼。 台湾除了「AF-JAPAN」100多种孔雀鱼之外,其它系统的日系孔雀,东南亚及德国的孔雀都陆续被引进台湾,AF JAPAN的孔雀鱼几乎都是利用基本品系(带限性遗传基因,显性遗传基因的品种)和衍生种所作出,这个月我们就如何用基本品种创作出洐生种来进行解说。 要做出孔雀鱼的衍生种,并不是[A+B=AB]或[AB-A=B]如此单纯,必须先了解用于交配的孔雀鱼是带何种类型的基因,否则即使作出外型出众的鱼也是无法固定下来。 以下列出已经在台湾市场贩卖,且循正统方式作出,属于固定品种的遗传基因类型。

公式

基本品种A-I ---(带限性遗传基因的品种)---能影响身体色泽的表现 蛇王(蕾丝蛇王)[XYC][XLYC] (C:COBRA)(LACE) 古老品系[XY(OF)] (OF:OLD FASHION) 维也纳绿宝石[XY(VE)] (VE:VIENNA EMERALD) 白金(黄白金、红白金=珊瑚)[XYP][XY(CO)](PLATINUM)(C0:CORAL) 金属(全金属) [XYM] (M:METAL) 日本蓝[XYJ] (J:JAPAN BLUE) * 基本品种A-Ⅱ ---(带限性遗传基因的品种)---能影响身体色泽的表现 美杜莎异数体[XLYPYC] 美杜莎正常体 [XYPC] 珊瑚美杜莎正常体[XY(CO)C] 银河异数体 [XCYPYC] 银河正常体[XCYPC] 白金日本蓝异数体 [XYPYJ] 圣塔玛莉亚蛇王正常体[XY(SM)C] (SM:SANTA MARIA) 金属蛇王正常体[XYMC] * 基本品种B-Ⅰ ---(带显性基因的品种)----特别对尾鳍的表现有影响 马赛克 草尾 德系黄尾礼服(黄白尾) 素色尾 * 伴性遗传基因C-I 礼服[XT](T:TUXDEO) 素色尾[XS](S:SOLID) 蕾丝[XL] * 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D-I ----(体色以外的遗传基因) 马特利=[mm](m:material) * 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E-I ---(体色遗体基因) 白子[aa] (a:albino) 真红眼[rr] (r:real red eye) 黄化种[gg] (g:golden) 蓝化种[bb] (b:blue) 粉红[pp] (p:pink) 虎斑[tt] (t:tiger) 白化种[ggbb] 虎斑白化种双重隐性同质接合体[bbtt] 虎斑粉红 双重隐性同质接合体[pptt] 白子粉红双重隐性同质接合体[aapp] 白子超白 双重隐性同质接合体[aabb] 白子超白三重隐性同质接合体[aabbgg] 真红眼白子超白 双重隐性同质接合体[bbrr] 真红眼白子超白三重隐性同质接合体[bbggrr]

孔雀鱼公式

孔雀鱼的品种及衍生种是根据上述6种遗传基因的组合所做出,如果再加上长鳍型,则可以做出上千种基因组合的孔雀鱼。 1.限性遗传基因×显性遗传基因=[A]× 如:美杜莎马赛克等 2.限性遗传基因×伴性遗传基因=[A]×[C] 如:白金德系黄尾礼服等 3.隐性遗传基因×限性遗传基因×显性遗传基因=[E]×[A]×如:白子美杜莎草尾等 4.隐性遗传基因×限性遗传基因×伴性遗传基因=[E]×[A]×[C]如:真红眼日本蓝红尾礼服等 5.1.2.3.4的组合再加上体色以外的隐性遗传基因[D]如:白子马特利蛇王黄尾 要做出孔雀鱼的衍生种,一般的方式都是利用公鱼的限性遗传基因再配合母鱼的隐性、显性、伴性遗传基因,所以若能明确了解用于做出衍生种的公母鱼个体带的限性、伴性、隐性、显性遗传基因到底位于体染色体或性染色体的XY那一方,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固定衍生种。 若要作出系统固定的衍生种孔雀鱼,必须以带限性或显性遗传基因的公鱼为基准重复交配,若要更进一步让作出的衍生种孔雀鱼品种安定(体态优美)及固定,就必须重复淘汰同胎母鱼3~4次,并且要重复用与亲代母鱼同一品系的母鱼来当种鱼。 P A(公)×B(母)=F1 F1(公)×B(母)=F1 ↓↑↓ F1(公)×B(母)=F1 F1(公)×B(母)=F 因目标品种及种亲的不同,交配次数也有差异。以下是笔者为了让作出品种的表现形及固定率稳定,在AF JAPAN GP-FM 实行的交配法。 公鱼品种(A) 母鱼品种(B) 交配次数作出品种(C) 霓红礼服(伴隐) 德系黄尾礼服(显伴) 1次天空蓝礼服 蓝草尾(显性) 德系黄尾礼服(显伴) 2次天空蓝礼服 蛇王(限性) 马赛克(显性) 2次马赛克蛇王 蛇王(限性) 白子红尾(显伴) 3次白子红尾蛇王 古老品系扇尾(限性) 马赛克(显性) 2次古老品系马赛克 珊瑚双剑(限性) 马赛克(显性) 3次珊瑚马赛克 珊瑚双剑(限性) 白子红尾(显伴) 2次白子珊瑚红尾 日本蓝芦圣德(限性) 马赛克(显性) 3次日本蓝马赛克 日本蓝芦圣德(限性) 蓝草尾(显性) 4次日本蓝蓝草尾 白金双剑(限性) 马赛克(显性) 3次白金马赛克 白金双剑(限性) 德系黄尾礼服(显伴) 4次白金德系黄尾礼服 金属蛇王(限性) 马赛克(显性) 2次金属莫斯科 全金属马赛克(限性) 蓝草尾(显性) 4次全金属蓝草尾 接下来就半蓝化种(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Bb])的遗传基因及其品种做简单说明,不完全显性基因就是表现蓝草尾或蓝马赛克等蓝色系的基因。 [BB]=普通种,[Bb]=普通种以蓝色表现。 也就是说蓝化种的遗传基因变成异质接合体[Bb]时,就形成不完全显性基因,但白子[aa]或黄化体[gg]等若呈异质接合体[Aa]或[Gg]的基因型态,其个体的表现与普通种无异。 [AA]=[Aa] [GG]=[Gg] 其表现形不变 因此天空蓝礼服生出红尾礼服的个体或蓝草尾生出红色系的草尾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些「○○○蓝○○○」都是不完全显性基因的品种。 [Bb][Bb]的交配结果 [BB][Bb]交配结果 [BB][bb]交配结果 B b B b B B B BB Bb B BB Bb b Bb Bb 红蓝红蓝 蓝蓝 b Bb bb B BB Bb b Bb Bb 蓝蓝化体红蓝 蓝蓝 做出蓝色系的品种有上述3种基因组合方式,需依品种选择合适的方式。再者,日本蓝的蓝色并不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 日本蓝马赛克[BBXYJ] (Japan blue) 日本蓝蓝马赛克[BbXYJ] (Japan blue) 笔者已确实蓝化种的遗传基因除了刚刚解说的「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还有一种是现今的野生种孔雀所带「隐性遗传基因」[Bb],为无法表现出蓝色系的蓝化种孔雀鱼。 在日本,日本国产孔雀的爱好家大约有一万人之多,而贩卖日本国产孔雀的水族馆大约有500~700家,其中可以称得上是专卖店的约有10家,这些爱好家乃至于专卖店的老板对蓝化种孔雀鱼讲解的内容能100%了解的人,除了笔者及AF专业工作人员外,大概不到10人,因此笔者及几个饲养者也正在为解开孔雀的遗传之谜而努力。 前阵子,新加坡某个渔场的负责人到笔者店里互相交换了很多意见,最令笔者惊讶的是新加坡的繁殖者一点遗传的知识都没有,还能产出那么大量的孔雀鱼,可见得孔雀鱼是生命力很强的热带鱼。在日本,也有些饲养者虽然不懂遗传学,偶而也能做出优良的孔雀鱼,但是却无法作出质量安定的孔雀鱼。 笔者想传达给读者的是,只要了解基本概念对于孔雀鱼的遗传并不是想象那么难的事,希望各位孔雀鱼爱好者能理解遗传学,进而能做出体态优良安定的台湾孔雀鱼,也希望台湾能出现像笔者一样致力于了解孔雀遗传基因的人,笔者会很乐于与有志的爱好家,互相交换关于遗传及作出新品种的意见。 公的尾大,颜色鲜艳,母的尾小,颜色单调 孔雀鱼是最容易辨别雌雄的。雌鱼腹部比较大,在肝门前方有一块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时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鱼的特点就是腹部较小,瘦长,最关键的就是他的臀鳍演变出交接器,用于繁殖时候输送精子用。所以雄鱼的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

【孔雀鱼】相关文章:

孔雀鱼01-04

孔雀鱼的饲养环境-孔雀鱼如何饲养?01-10

孔雀鱼作文02-24

孔雀鱼作文07-30

孔雀鱼作文03-05

孔雀鱼作文08-14

孔雀鱼的品种介绍-孔雀鱼怎么样?01-16

孔雀鱼的风水学应用-孔雀鱼的品种介绍01-16

孔雀鱼优秀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