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山色

时间:2021-10-25 17:54:59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五溪山色

五溪山色

五溪山色(五溪山色)

五溪山色源与龙溪、缥溪、谰溪、双溪、舒溪等五条溪水汇成九华河,经五溪口向北直至贵池梅梗汇入长江,“五溪”因此而得名。

目录 基本简介 景点简介 五溪历史 基本简介

清人周斌在《九华山志*五溪图记》中称:九华山以天台为首,化城为腹,五溪为足。”天台有奇峰,化城有盆地,但不及五溪有山有水,山光水色,风景如画,故将“五溪山色”列为九华十景之首。在五溪登高远眺东南,有莲花、双峰、天柱、笔架、狮子、列仙、独秀诸峰,如芙蓉献秀,又似众仙招手。俯视原野畈区,九华河如碧玉带纵贯其中,夏季水涨,五溪河面宽阔,翠峦倒映,不减漓江。游人可荡舟观景,又是天然的泳场。九华河灌溉着两岸千顷良田。郁郁葱葱,一片锦绣。“五溪山色”令人陶醉,真是“凝睇不忍去,已去重回首。”此地至柯村新区9公里,九华街22公里。前人评说:“江南之山莫秀于九华,九华之胜实衍于五溪。”故“五溪山色”列为九华古十景之一。五溪河(九华河)西岸山丘耸立着望华禅寺,古貌重辉;元文宗皇帝经游五溪,赞美不绝的古石桥正在修复;河东公路两旁楼宇林立,五溪新城区欣欣向荣;生态经济示范区,田园锦绣;六泉口古战场兴建了六角古井亭、佛国圣地陵园,成为新的人文景观。

景点简介

五溪桥  位于五溪口,横跨九华河。五溪古桥和新桥都是九华山北大门的人文胜景。古石桥为南宋庆元六年(1220)青阳县令傅诚建,名叫“午桥”。绍定年间(1228-1233)重修,置屋于桥上。元文宗皇帝曾经过此桥,眺望九华奇峰,惊叹不已,即席吟道:“昔年曾见九华图,为文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尤自欠功夫。”明万历四年(1576)青阳知县苏万民重建,改名“花城桥”。他在《建五溪桥亭楼坊记》中说:“登桥望天柱、恽门诸峰,宛如图画,城邑中胜概也。”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扩建,规模宏伟,由大小两桥组成,中隔一狭长土墩,相距70米。大桥3孔,小桥2孔,合计桥长90米,桥面宽7米。据《李世杰重修花城桥碑记》载:“人们途其上如履坦道。”此桥历经百余年仍很坚固,至1934年曾用作公路桥,抗战时期被毁。今望花禅寺住持圣明法师发愿将在原址复建3孔古石桥,再现昔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风采。新五溪桥是1970年在古桥址北约60米处建成的。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大、小两桥联成一体,全长120米,高8.5米,桥面宽8米。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五溪桥是318国道重要公路桥之一,从贵池方向至九华山,必经此桥。 “九华山”门坊 位于五溪“五九”公路入口处。1994年九华涣散管理处兴建,香港纪良华先生捐38万元。门坊采用优质大理石雕刻,南北向,高12米,跨度16米,3门,重达100吨。徽派建筑,古朴浑厚,造型生动,坚固美观。门坊北额镌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3字,南额镌刻原安徽省省长傅锡寿题写的`“莲花佛国”4字。该门坊为九华山大门,入坊后可饱览风光秀丽的五溪山色。 望华禅寺 位于五溪口西岸山丘上。明弘治十四年(1510)都御史奎(一说彭礼)在五溪桥西岸小山上建玩华亭,后又名望华亭,正德十四年(1519)王守仁游九华山归途曾在此停留,受到山僧接待,作有《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万历五年(1577)青阳县令苏万民重建,并建元夷堂和阳华楼。此后亭楼屡有僧人住持,并以此作为接待贤臣名士留⊙之所。清乾隆十七年(1752)钱清在望华亭旁建五溪山房。道光时望华亭和五溪山房改成佛殿。清末和民国时尚有香火。20世纪60年代末被毁。90年代有僧人在此重建观音殿和大殿,但未形成山寺规模。2003年九华山拜经台住持圣明兼任望华禅寺住持,发心重辉古寺,修缮已建的观音殿、大殿月台和寺前的城墙,扩建山门和望华亭及僧舍。目前已在观音殿正前方(面东)重建山门,在寺前城墙处向外扩大愿米,左右分别设台阶进入山门,造型寓意”双手合一”礼敬阿弥陀佛。在大殿北侧山顶平台处重建望华亭,八角两层三檐,台基为仿石须弥座。这是该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登亭远眺可以饱览五溪山色和九华风光。寺南明进士、南京户部侍郎汪珊墓将恢复其壮观,与山寺联成一体。寺前九华河上将重建五溪石桥,为古寺重辉添彩。 五溪山色  源于九华山龙溪、缥溪、澜溪、双溪、舒溪等五条溪水汇成九华河,经五溪口北流至贵池梅埂汇入长江,“五溪”因此而得名。古人评述此地形胜:“五溪出山谷,合为一流,妙当山央,宛若地肺。九华罗绽乎芙蓉,六泉旁涌乎金碧,于是南引群翠,北入大江。世传江南之山,莫秀于九华;于九华之胜,实衍于五溪。”五溪有山有水,山光水色,如诗如画,故”五溪山色”被列为九华古十景之一。五溪桥和望华亭是最佳观景点,向为游者所青睐,前人留有大量吟咏五溪山色的诗篇。元诗人萨天锡《过五溪》:“万壑泉声泻碧溪,小凉天气过溪时。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清诗人张士范《登望华亭》:“五溪桥上望华亭,偶一停鞭眼便青。九十九峰浑是画,何当蜡屐访山灵。”今天,我们在五溪登高远眺东南,莲花、双峰、天柱、笔架、狮子、列仙、独秀诸峰,如芙蓉献秀,又似群仙招手。俯视原”畈区,九华河如碧玉带环流其中;夏季水涨,河面宽阔,翠峦倒映,不减漓江风光。九华河灌溉着两岸千顷良田,郁郁葱葱,一片锦绣。五溪新镇,小康村庄,欣欣向荣。”五溪山色”令人陶醉,真是”凝眸不忍去,已去重回首”。 六泉口  距五溪3公里,”五九”公路东侧,一口浅水池,长3米,宽2米,深不逾1米,莹澈见底。池中有6个井眼,常年不竭,流沙喷涌,如吐金花,故有”六泉口”、”金沙泉”之称。相传元末常遇春、徐达率部与陈友谅激战九华山时,曾掘此泉供兵马饮用。如今“六泉”由九华山银杏矿泉公司开发成优质矿泉饮品。院内建有六角古井亭。 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  位于龙泉口西、龙泉山首,距五溪3公里。坐北朝南,面向神光岭金地藏塔,东、西、北三面山势合抱,南面九华河环流。陵园由安徽青阳九华山佛国圣地园陵公司开发,规划建旅游商业、塔寺和陵园3个功能区。现已建城六角九层慈恩塔(“六和塔”)一座,首层供奉地藏菩萨法像及安放往生牌位,2-9层安放逝者灵骨牌位。塔下设一地室,拟奉献给僧人高僧大德存放舍利。整座陵园占地猿援3公顷,是集园林、墓地、灵塔、寺宇于一体,兼具宗教活动、文化艺术、旅游观光等多功能的陵园。

五溪历史

宋时,始建有五溪桥。五溪桥西有玩华亭。明万历四年(1576)都宪彭公仔玩华亭旧址建五溪桥亭楼芳,亭更名为“望华亭”。嗣后易名为观音殿,今为望华寺。复建的殿宇,庙堂巍峨,佛像庄严。由此观赏九华秀色,美不胜收。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文宗图帖穆尔当年视察江南,题诗“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欠功夫”。

【五溪山色】相关文章:

山色峪灵芝08-27

春日山色作文08-18

送客贬五溪,送客贬五溪韩翃,送客贬五溪的意思,送客贬五溪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泛五云溪,泛五云溪许浑,泛五云溪的意思,泛五云溪赏析 -诗词大全01-01

神山色季拉06-10

关于玉垒山色的作文01-15

李可染《雨余山色润》11-08

游溪,游溪韦应物,游溪的意思,游溪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青溪,青溪王维,青溪的意思,青溪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