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

时间:2021-10-26 08:44:33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蚕豆

豆科植物

蚕豆(豆科植物)

蚕豆,又称:胡豆、南豆、竖豆、佛豆,拉丁文名:Vicia faba L.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地理分布 主要品类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 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荚果肥厚,长5-10厘米,宽2-3厘米;表皮绿色被绒毛,内有白色海绵状,横隔膜,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2-4(-6),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位于种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蚕豆生长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虽然蚕豆依靠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种元素供其生长,缺素常出各种生理病害。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世界上种植蚕豆的有40多个国家,集中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佳。

主要品类

崇礼蚕豆:强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00~110天,分枝少,花白色,有效分枝2~3个,株高80~100cm,单株荚数一般8~10个,单荚粒数2~3粒,百粒重120g左右。籽粒窄圆形,种皮乳白色。籽粒含蛋白质24.0%,脂肪1.5%,赖氨酸1.55%。该品种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喜肥喜水,丰产性好,一般亩产150~200kg,最高产量达280kg。 临蚕5号: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分枝一般为2~3个,百粒重180g左右,种皮乳白色。具有高产、优质、粒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应于高肥水栽培,根系发达,抗倒伏,一般亩产350kg左右,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临蚕204: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分枝2~3个,结荚部位低,百粒重160g左右。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一般亩产为350kg左右,最高亩产达420kg。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品种。 临夏马牙:春性较强。甘肃省临夏州优良地方品种,因籽粒大形似马齿形而得名。全生育期155~170天,性晚熟种。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70g,籽粒蛋白质含量25.6%。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平均产量350kg/亩,最高可达500kg/亩。适宜肥力较高的土地上种植。是中国重要蚕豆出口商品。 临夏大蚕豆: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7.9%,平均产量250~300kg/亩。喜水耐肥,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海拔1700~2600m的川水地区和山阴地区均能种植,1981年开始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青海3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4.3%,脂肪1.2%。根系发达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达400~450kg。 青海9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特大粒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200g左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茎秆坚硬,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440~480kg。春蚕豆区推广品种。 湟源马牙: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属大粒种,是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湟源马牙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高而稳。分布在海拔1800~3000m的地区。一般水地产量250~350kg/亩,山地150~200kg/亩,是中国主要蚕豆出口商品。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日本吋蚕:春播蚕豆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引进。生育期为120天左右,花白色,结荚部位低,结荚多,分枝少,单荚粒数一般为4~5粒。不易裂荚。百粒重150g以上,种皮乳白色,一般亩产300kg左右。抗逆性强,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品蚕D: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小粒,耐旱耐瘠的特点。分枝一般2~3个,单株荚数18~29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50~60g,种皮乳白色,种子蛋白质含量28.36%,种子单宁含量少,不含蚕豆苷等生物碱,株高115~156cm,一般亩产300kg,高者达350~400kg,是一个粮饲兼用的好品种。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推广种植。

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

蚕豆(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

目录 中药名 食疗作用 食疗价值 药用价值 中药名

【药名】:蚕豆 【内容介绍】:蚕豆 (《救荒本草》) 【异名】佛豆(《益部方物略记》),胡豆(《纲目》),南豆(《蒙化府志》),马齿豆(《台湾植物名录》),竖豆、仙豆、寒豆、湾豆,罗泛豆(《中国药植志》),夏豆(《上海常用中草药》),大豆(延庆方言),兰花豆。 【汉语拼音】can dou 【英文名】Broad be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ia faba L.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蚕豆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两侧具大而阴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先端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基部下沿呈尖耳状;小叶2~6个,椭圆形或广椭圆形乃至矩形,长5~8厘米,阔2.5~4厘米,先端圆形,具细尖,全缘,基部楔形;顶端小叶中央有很不发达的狭线形卷须。花1至数朵,腋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钟状,无毛,长约1厘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脉纹,倒卵形,长约3.5厘米,先端圆而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翼瓣边缘白色,中央有黑或紫色大斑,椭圆形,长约1.8厘米,顶端圆形,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白绿色,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长约5毫米,基部耳状,一侧亦有爪;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无毛、无柄,花柱细,顶端背部有一丛白色1C毛。荚果长圆形,稍扁,大而肥厚,长5~10厘米,阔约2厘米。种子矩圆形而扁。花期3~5月。通常栽培于田中或田岸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植。本植物的茎(蚕豆茎)、叶(蚕豆叶)、花(蚕豆花)、荚壳(蚕豆荚壳)、种皮(蚕豆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豆荚成熟呈黑褐色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扬净后再晒干。 【化学成分】种子含巢菜碱甙0.5%,蛋白质28.1~28.9%,及磷脂、胆碱、哌啶酸-2,尚含植物凝集素。巢菜碱甙是6-磷酸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物,为引起蚕豆黄病发作的原因之一。 【药理作用】极少数人(男小孩较多)在食入蚕豆或吸入其花粉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状有血色素尿、休克、乏力、眩晕,胃肠紊乱及尿胆素的排泄增加;更重者有苍白、黄疸、呕吐、腰痛、衰弱。一般吃生蚕豆后5~24小时后即发生,但有时食炒热的也可发生。如系吸入其花粉,则发作更快。发生蚕豆黄病的原因,是少数人有一种先天性的生化缺陷,即其血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因而其还原型的谷胱甘肽含量也很低,在巢菜碱甙侵入后,可发生血细胞溶解。将巢菜碱甙混于食物中(1%)饲喂大鼠或小鸡可抑制其自然生长。有人还认为,除巢菜碱甙外,蚕豆中还有其他因子也能引起类似的溶血作用。根含5羟-尿嘧啶,为一种代谢拮抗剂,并含有2,6-二胺嘌呤,可抑制乳酸杆菌,此种抑制可被腺甙所翻转;上述物质可使骨髓耗竭,并伤害犬及大鼠结肠、空肠的上皮细胞,是-种致癌物质。DAP之作用并非通过戊糖核酸,而是由于干扰了腺甙、胍的基本代谢功能所致。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卵磷脂(lecithin),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半乳糖基甘油二酯(galactosyl diglyceride)和磷脂(phosphatide)。尚含胆碱(choline),哌啶-2-酸(pipecolic acid),腐胺(putrescine),精味(spermidine),精胺(spermine),去甲精胺(norspermine),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巢菜碱甙(cicine)和伴巢菜碱甙(convicine)。根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D-甘油酸(D-glyceric acid)和聚β-羟基丁酸(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种子扁矩圆形,长1.2-1.5cm,直径约1cm,厚7mm。种皮表面浅棕褐色,光滑,做有光泽,两面凹陷;种脐位于较大端,褐色或黑褐色。质坚硬,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色。气微,味谈,嚼之有豆腥气。 【性味】甘,平。 ①《纲目》:甘微辛,平,无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咸辛,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胃。 ②《本草再新》:心、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健脾,利湿。治膈食,水肿。 ①汪颖《食物本草》:快胃,和脏腑。 ②《本草从新》:补中益气,涩精,实肠。 ③《湖南药物志》:健脾,止血,利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外用:捣敷。 【宜忌】《本经逢原》: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腹胀。 【选方】①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凋食。 (《指南方》) ②治水胀,利水消肿:虫胡豆一至八两。 炖黄牛肉服。 不可与菠菜同用。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③治水肿:蚕豆二两,冬瓜皮二两,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④治秃疮:鲜蚕豆捣如泥,涂疮上,于即换之。 如无鲜者,用干豆以水泡胖,捣敷亦效。 (《秘方集验》)

食疗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 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 蚕豆茎止血,止泻;叶收敛止血。花凉血,止血;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敛止血。 1. 应用于水肿:蚕豆60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2. 应用于肺结核咯血:蚕豆洗净,捣烂取汁,每次服20克,一天2次。 3. 应用于酒醉不醒:蚕豆苗适量,加油、盐煮汤,灌服。 4.应用于水泻:蚕豆茎30克,水煎服。

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蚕豆的种子。又称胡豆、南豆、马齿豆、柜豆、夏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夏季采取未成熟或成熟的荚果,除去荚壳,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胃,利小便,止血。 [参考]含蛋白质、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和烟酸、巢菜碱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不健,饮食不下;水肿,小便不利;吐血、胎漏。 [用法]煎汤,煮食,研末等。 [注意]本品不可生食。其性壅滞,多吃令人腹胀。但若“浸以发芽,更不壅滞。”(《随息居饮食谱》)对蚕豆过敏的慎用。若稍多食,会发生类似黄疸的蚕豆黄病。常在食后一天左右发病,可见发烧、头痛、腹痛、呕吐、皮肤发黄、小便棕红色、乏力衰弱等,须及时救治。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蚕豆的巢菜碱甙进入对此过敏的人体后,发生了血细胞溶解而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之故。 [附方] 1,蚕豆散:蚕豆500g,以水浸泡后,去壳晒干,磨粉(或磨浆过滤后,晒干)。每次30~60g,加红糖适量,冲入沸水调匀食。 源于《指南方》。蚕豆为粉,加以红糖,增强了健脾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 2,蚕豆红糖汤:陈蚕豆120g,红糖适量,加水5茶杯,以水火煮至1茶杯,温服。 本方有健脾利尿之功。用于脾虚水肿。亦可用慢性肾炎水肿。 除上方外,单用陈蚕豆或生虫之蚕豆煎汤,或配冬瓜皮等煎汤亦可。

药用价值

蚕豆的医疗作用,前人早有记述,说蚕豆茎、叶、花、荚壳和种皮均可入药。明代《群芳谱》记载:蚕豆“味甘微辛平无毒,快胃、和脏腑、解酒毒。主要功能:健脾、除湿、通便、凉血”。据《中医学大辞典》介绍,蚕豆有健脾除湿、通便凉血的功能,治疗小便频数、咳血、鼻衄有显著疗效。蚕豆性味甘平,微辛。除食用外,还有快胃、祛湿、利脏腑,“补中益气,涩精实肠”等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用存放三年以上的陈豆煎汤饮,或用虫蛀蚕豆与适量猪肉炖熟食之,或用蚕豆与冬瓜皮共用水煎服,可以治疗水肿;用蚕豆衣与红糖煮成浸膏,以瓶装存放,连日服用,可治疗慢性肾炎;把蚕豆(鲜品或干品泡胖)捣烂如泥,涂于头上随干随换,可治秃疮。 蚕豆种子含两种糖苷嘧啶(Pyrimidine slucoside),即巢菜碱苷(Vicine,2,6-二氨基-4,5-二羟基嘧啶-5-β-葡萄糖苷,分子式C10H16N4O7)和伴蚕豆嘧啶(Covicine,分子式C10H15N3O5),还含有磷脂、胆碱、哌啶酸-2(Pipecolic acid),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素(Trypsin inhibitors)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素(Chymotrypsin inhibitor)等。性味甘、平。功用主治:健睥、利湿、治隔食、水肿、捣敷外用可治秃疮。国外民间传统医术,用作利尿剂、祛痰剂和补药。 蚕豆茎(蚕豆梗),含山梨酚(Kaempferol)、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等。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功用主治:止血、止泻、治各种内出血,水泻,外用治烫伤。 蚕豆叶含山梨-3-葡萄糖苷(Kaempferol-3-glucoside-7-rhamnoside)、D-甘油酸(D-glyceric acid)、5-甲酰四氢叶酸(Folinic acid)、叶绿醌(Plastoquinone)、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Dopa)。性味苦微甘、温。功用主治:肺结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臁疮。 蚕豆花,性味甘、平。功用主治:凉血、止血。治咳血、鼻衄、血痢、带下、高血压病。 蚕豆壳(蚕豆皮即种皮)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β-[3-(β-D-glucopyranosyloxy)-4-hydroxy-phenyl]-L-alaninc)、L-酪氨酸、多巴(Dopa,3,4-二羟丙氨酸)。功用主治:利尿渗湿,治水肿、脚气、吐血、胎漏、小便不利,外用治天泡疮、黄水疮、疬痈。炒焦用为茶剂,有促进消化,健胃止渴之效。 蚕豆荚壳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尿血、消化道出血、手术野出血等,外用治天泡疮、烫伤。荚中所含的左旋多巴,是一种治疗帕金森(Parkinson)氏症的药物,但也是引起蚕豆黄病的病因之一。

【蚕豆】相关文章:

剥蚕豆07-23

观察日记蚕豆01-18

炒蚕豆 -作文01-01

蚕豆观察日记03-17

如何挑选蚕豆01-15

蚕豆的做法大全02-10

蚕豆的种植技术02-26

蚕豆的观察日记11-06

摘蚕豆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