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

时间:2021-10-27 10:55:27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髭蟾

髭蟾

髭蟾(髭蟾)

亦称"胡子蟾",即峨眉髭蟾。 又称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两栖动物。髭蟾属于无尾目、锄足蟾科、拟髭蟾属、髭蟾亚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与其他蟾科动物相比,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所以髭蟾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此乃中国角怪的名称由来,也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

目录 髭蟾简介 生长分布 生活习性 繁殖 收缩展开 髭蟾简介

科学名称

髭蟾 : zī chán 髭蟾属(Vibrissa phora) 学名: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科属分类

髭蟾又叫胡子蛙,我国特产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 、角蟾亚科的一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形态特征

髭蟾体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

生长分布

髭蟾为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①峨眉髭蟾(见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②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③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④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⑤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生活习性

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在繁殖期后脱落,仅基部有突起的软组织,以后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应部位有橘红色或米色点。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角质颌强。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繁殖

平时髭蟾不会轻易露面。 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

时间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入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地区

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髭蟾】相关文章:

哀牢髭蟾介绍11-18

白髭,白髭刘驾,白髭的意思,白髭赏析 -诗词大全01-01

白髭,白髭刘象,白髭的意思,白髭赏析 -诗词大全01-01

白髭行,白髭行文天祥,白髭行的意思,白髭行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胡髭(鬍髭)06-03

晓蟾(曉蟾)05-29

韦蟾,韦蟾李商隐,韦蟾的意思,韦蟾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蜍蟾06-17

仙蟾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