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湘峪村

时间:2021-10-28 14:34:28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古堡湘峪村

古堡湘峪村

古堡湘峪村(古堡湘峪村)

古堡湘峪村,是个耸立在悬崖坚石上的城堡式村落。湘峪,原名相谷村,又因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堡内而以“三都古城”闻名。完成于1634年的三都古城,状如“棋盘”,占地325公顷。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石磨、石碾处处可见,石鼓、石礅随手可及·

目录 简介 概况 景观 历史 收缩展开 简介

湘峪古堡(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村,原名相谷村。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称“三都堂”,又称“三都古城”。始建年代不详,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 古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面积约32500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

概况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郑村乡的湘峪村,是个耸立在悬崖坚石上的城堡式村落。湘峪,原名相谷村,又因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堡内而以“三都古城”闻名。 完成于1634年的三都古城,状如“棋盘”,占地325公顷。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石磨、石碾处处可见,石鼓、石礅随手可及。街巷两边“四大八小”的双层或高层民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额匾高悬在三都堂的门上,明万历皇帝御赐“三世少宰”及“二世清乡”石牌遗迹可寻。  古城中,尤为重要的是修筑在城垣之中的藏兵洞和迷宫般的地下通道。藏兵洞高居崖顶,面向峡谷,筑在墙体内呈蜂窝状,故又名蜂窝城。 被誉为“铁面御史”的明朝重臣孙氏三兄弟是湘峪子民的骄傲。“三都上殿,文武打颤”一说,早已在民间流传。历史上罕见的同朝为相三兄弟中,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时称“第一清官”。孙可相升到御史都堂,而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 村东有被称作“装头”的孙居相墓地。墓地在一片片油绿的麦田中,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上刻有“恩荣四世”四个大字,触摸着那横七竖八破残的石人、石马等物时才得知,曾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孙居相为贪官小人所害,遭逢身首异处的结果。史可为鉴,但愿天下官者多姓“廉”。 游览湘峪村,可以感受到古村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也隐约能够体会到山西这片土地上所特有的黄土文化气息。

景观

如今在中国的农村,城堡式的村庄已是不多见了,但有这么一个村子,那里迄今仍完好地留存着一座400年前的明代古城堡,它就是山西省沁水县郑村乡的湘峪村。 车临湘峪,远远就看见山崖上高高地伫立着一片城堡式建筑,那些带着拱形洞口的土黄色城墙遮住了后面的一切,这种古堡式的村貌诱引得人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去一探究竟。 走进湘峪,它就显现了与别处山野乡村的不同:只见村的四周被一条长长的古城墙包围着,青砖码砌,黄泥敷面,带着岁月沧桑的裂痕,一股厚重而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体足有25米高,4米宽,据说原来有2000多米长,可以将整个村子严严实实地围住,如今虽然已有多处断残,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下一截城垛,但仍能感觉到它那铜墙铁壁的气势。古城墙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因北面靠山,故而没有北门。城门门首上仍可清晰地辨认出“迎晖”、“来奕”、“宸薰”的字样。 古堡的来历:湘峪本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村,由于明代后期战乱较多,于是出自湘峪村的明代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这座城堡不仅城墙高大厚重,城内生活设施齐全,而且还有防御系统,能够村自为战。城堡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完成于1634年,并一直保留到今天。孙氏三兄弟同朝为相,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孙可相升到御史都堂,而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今天湘峪的村民近一半是孙氏的后代子孙,孙副村长就是其第23代后人。城内因建有孙氏三都堂,故而又称“三都古城”。  孙鼎相和他儿子住过的四合院是其中比较有名的建筑。来到院门口,只见正门上方仍赫然高悬着“四部首司”的巨大匾额,虽然早已褪了颜色,破旧斑驳,但仍透着一丝往日的威严。 村中尤为奇特的还有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这是整个城堡最前沿的战斗防御系统。藏兵洞高居崖顶,面向峡谷,十分壮观。

历史

湘峪古城竣工于崇祯七年,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关于湘峪之名,传说这里过去名为相谷,因为村周山环水绕,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山”和“水”,是谓湘峪,湘峪古城现在也被称做三都古城。 古城状如“棋盘”,占地325公顷,村的四周被一条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高的一条古城墙包围着,青砖码砌,黄泥敷面。古城墙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因北面靠山,故而没有北门。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石磨、石碾处处可见,石鼓、石礅随手可及。街巷两边“四大八小”的双层或高层民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额匾高悬在三都堂的门上,明万历皇帝御赐“三世少宰”及“二世清乡”石牌遗迹可寻。 湘峪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的功能合为一体,洞体坚固,洞内还设有通道与城墙顶部和"帅府院"相连,便于指挥和增援。 “四部都司”的匾额下,镌刻着古城主人孙鼎相的历任官职。这座气势逼人的五层高楼,虽然面宽只有三间,但二十五米的高度依然使它显得鹤立鸡群、雄伟壮阔,它既是气度大方的官宅,又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在万历二十年考取进士后,孙居相长期担任御史职务,被他弹劾、惩处的贪劣官员和不法豪强多达百余人。做为一名普通官员,孙居相清醒地看到了明王朝行将崩溃的.政治危机:“当今内自宰相,外到郡守县令,没有一人得尽其职。政事日废,治道日乖,天变人怨,迟早要土崩瓦解,即便珠玉金宝亘地弥天,对于拯救危难又有何用?”在他的奏折中,不仅批评了自己的同僚,并且毫不留情地触及到万历皇帝贪财吝啬的性格缺陷。能够说出这样的警世恒言,不仅需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鞠躬尽瘁的责任感和逆龙鳞的惊人勇气。 崇祯年间,孙居相出任户部尚书、仓场总督。就在此时,他的同僚杨时化弹劾了一名贪官,但这个知县却手可通天,不仅依靠朝中后台企图逃避制裁,同时还对杨时化发起反击。在寄给孙居相的私人信件中,杨时化以一句“国事日非,邪氛益恶”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人们说:“明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倔犟地与官僚集团对抗了三十年的万历皇帝尚且容得下孙居相的逆耳忠言,一心想扶大厦于将倾的崇祯皇帝却没有这样的胸襟,这封书信被厂卫特务机构获得后,崇祯皇帝龙颜大怒,孙居相因为同僚的这句牢骚而株连下狱,受到贬官戍边的处分。崇祯七年,也就是湘峪城竣工的这一年,孙居相孤独地死在戍所。 孙鼎相为万历二十六进士,曾担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在当地留下了“三都上殿,文武打颤”的传说。孙鼎相先后出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三司员外郎,孙鼎相故居门匾上的“四部都司”指的就是他担任过的这些职务。

【古堡湘峪村】相关文章:

北京遥桥峪民俗古堡 -资料01-01

北京鹞子峪长城古堡旅游区 -资料01-01

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黄柏峪村07-04

博山郝峪村作文600字08-16

平安古堡06-11

魔幻古堡作文02-28

秀巴古堡06-10

经营古堡作文11-09

经营古堡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