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掌握提问技巧 激发创新意识

时间:2021-10-05 19:07:41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掌握提问技巧 激发创新意识

在“语言创新”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活动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掌握了提问技巧,就能开阔幼儿思路,使幼儿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新颖性和灵活性,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一些问题:故事叫什么名字?有几个什么角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的提问固然对幼儿记忆故事有一定的作用,但太表面化、模式化,所提问题是单一的、回忆的和封闭式的,没有给幼儿更多的思考、想象和选择的余地。那么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1、开放式的提问。开放式问题包刮判断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开放性问题又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对问题予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同时开放式问题将幼儿置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幼儿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受到启发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在提问时,还应注意各类问题的有机搭配。(1)判断性问题与分析性问题结合。如“这位阿姨是谁?”“怎么知道她是医生”通过追究促使幼儿讲述自己判断的依据,从而对画面进行分析与综合。(2)推想性问题与分析性问题结合。如“他在想什么?”“怎么知道他是这样想的?”通过追究促使幼儿的讲述由外到里再由里到外地展开,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幼儿扩展自己的推想或修正自己的推想。(3)创造性问题与分析性问题结合。如“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通过追究促使幼儿讲述想象依据,这有利于引导幼儿展开合理想象,通过讲述理由,还可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促使想象的发散。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引发幼儿在掌握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想象和推理,这无疑会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2、启发式的提问。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使幼儿乐学好学,并能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若将所提问题置于一种情景和氛围中,如“故事中的XX不好意思了,小朋友帮他改正缺点”,“谁能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幼儿提一些“大”而“深”的问题,“大”是指范围广,“深”是指有一定难度,逐步引导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将“小蝌蚪分别问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说的,小蝌蚪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的逐个问题,综合成“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其问题答案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教师的“为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等问题都是启发式问题的具体落实。

 

3、多样性的提问。多样性的问题可以是同一答案的问题,教师有多种思维定势。如对“故事中有谁”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句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还要允许幼儿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这样老师的问话就需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只是用词的不同,但幼儿的答案没有统一规定,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幼儿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象,大胆想象和创造思维。

 

4、比较式的提问。比较是幼儿在了解和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想法得出最好的方法和结果。如在提问时就有这样的问题“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思,让幼儿大胆想象,标新立异,突破常规,逆向思维,能避开别人的思路、吸取别人之长,说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内容。

 

5、双向式的提问。双向式问题是允许幼儿向教师和幼儿提出疑问。这样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使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思维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找到幼儿原有的发展点,教师可以在向幼儿交代故事名称后,让幼儿对名称提出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幼儿所提问题可能就是故事线索,讲述后再将问题回到幼儿中解决,效果会更好,教师还可以讲述后让幼儿提出故事中的疑点,如“三只蝴蝶为什么不分开去避雨?”“三朵花也不是不让三只蝴蝶避雨,是它的叶子太小了吧”“乌龟从山坡上滚下来不是犯规了吗?”等等,幼儿的疑点正是教师课堂中要解决的重难点,如此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思维会更加灵活敏捷,创新意识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