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孽子—父母永远的伤痛

时间:2021-10-05 15:54:03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孽子—父母永远的伤痛

    一个看似健全良好的家庭,哺育出的小孩却是个孽障,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孽子—父母永远的伤痛

    被宠逆的童年

    幼年的小明是在云林的祖父母家度过的。由于双亲都是上班族,所以把他交由爷爷奶奶抚养,俗话讲:「公嬷疼大孙,爸妈爱尾仔」,祖父母对小明相当溺爱,什么事都依着他,对于其乱拿别人的东西,想要就拿,不管东西是谁的的之任性行为,从未适时警告纠正,使小明开始养成无丝毫自我约束力、胆大妄为的不良习惯,正应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俚语。

    五岁时,小明回到台北就读幼儿园,父母都是公务人员,有时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小明也就成为「钥匙儿童」。从国小起,他回到家中后一切事情就只能自己来处理,只有电视机陪伴着他。

    长大一点,大约从国小三年级开始,家庭的束缚、父母的管教对他来说几乎等于零,于是放学后他常跟同学到处玩、打电动等,玩野了、玩疯了,他的零用钱已不够花用。小明的父母非常节俭,因此他并不能随心所欲,看到别人的小孩都是跟父母要什么有什么,而他是想买件玩具都很困难,逐渐使小明产生用「特殊手段」来取得想要的东西的念头,而这正是其幼儿时期潜伏的坏习惯之萌发。于是小明开始偷拿父母放在家中的薪水,此时他已开始展露出他的犯罪智能,他懂得了第一天拿父亲的钱,第二天就得拿母亲的,这样才不易被发觉。他的胃口也很大,第一次就敢拿二、三千元,两个礼拜之内竟然偷了父母近两万元的现金。这些偷来的钱,都拿去请同学打电玩,吃喝玩乐挥霍掉了。

    小明在家里的这般劣行,其父母是怎样处置呢?小明在自白中写道:「我的父母在我国小的时候就没有很严格地管教我,我犯同样的错他们都可以一再地原谅我。但对我的课业要求却极为严格……」其实小明的父母并非不知道小明自幼已在阿公家养成了坏习惯,但由于他们深受社会名利观念之熏陶,只知关注子女的外表成就,却不知子女的良好操行与健全人格更重要,因此他们对小明最严重的处罚也只是一顿痛打,他们的管教经常处于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状态,治标未能治本,致使小名的行为处于犯错→收敛→重犯的恶性循环之中,小明的偏差行为与观念也未能得到任何矫正。

    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杜博生说过:「可能作父母的必须耐心等上好几年,才能教会孩子学会『顺从』这门功课。」又说:「管教小孩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合理的界限和期望,要求小孩负责之前,要先让他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又是错的,千万不要先斩后奏」、「一个健全的父母,必须具备两大因素——爱和控制,彼此制衡,取其中庸。」小明的父母身为高级知识分子,对此却完全不懂。

    父母片面的追求学业,忽略品德,使小明愈陷愈深。因为父母已有防备,家里的钱偷不到,他便「转移阵地」,向外发展。国小阶段,他以偷拿同学的东西为主,因为小学生的零用钱就那么一、二十元,想偷也没处偷。国中时则发展到无所不偷,大到价值六千元的游戏主机及几千元的CD,小至各种卡带。他发现假日学校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高、国中生,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打球上,他便趁机偷取他们放在一旁的皮夹,得手了好几十次,而获取的金钱最多有一万三千多元呢!但是,偷钱毕竟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他的犯罪智能又有了新点子,他发觉可以向同学借钱(有的国中生零用钱还蛮多的),只要厚着脸皮,有借不还比偷的更容易,因此他多次向同学借钱未还。不过有的同学还是会向老师报告,老师转告其父母,父母就得还钱给同学,当然也换来了一顿打骂,但这种打骂对他来讲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至此,他已经不是一般的小偷,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贼了,他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已严重偏差了。

    不合格的父母

    小明的爸爸是某大学研究所的硕士、工程师,妈妈是台北县某国中主任,具候任校长资格,是在教育事业卓有成就的女强人。双亲均有这样的高学历,其母还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师大毕业生,但是,他们对小明的教育却完完全全地失败了。

    在小明的眼里,父亲有些木讷,但当他犯错时从不吝于管教,只是因工作关系常不在家,无法全面而持续地教导小明。他说,爸爸不习惯和人沟通,不擅于言词表达,不懂得做心灵方面的沟通,想和他讲话,会觉得不晓得如何开口。郑照顺博士在《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中写道:「沟通时所带给对方的微笑、称赞、关怀均可促进心理上的满足感,并维系情感上的照应及情感上的支持,个体有了情感上的支持,通常会表现着较稳定的情绪及较积极的行为。」父亲对小明教育失败的主因大概就是缺乏这种沟通吧。

    而母亲呢?对他来讲却是一位无法让他了解的「亲人」。大概是小时侯住云林的关系,小明和小姑姑最要好,回台北后还会经常打电话给她,但妈妈却和小姑姑相处不好,知道他打电话后总会打骂他,使得小明自幼就非常讨厌妈妈,他自述道:「我在国中三年里几乎没跟妈妈说过一句话,即使天天见面,也是形同陌路。小时侯我的行为还没有很大的偏差时,母亲就用极端的方式来管教我,会拿早已过去的事情讽刺我,只要有一点小错,就会小题大做,借题发挥,让我饱受语言暴力,让我感觉我好象不是妈妈亲生的。」也许是学校工作的压力太大,小明的妈妈回到家里,表面沉静,对管教孩子却极无耐心。杜博生说:「不当使用愤怒为武器来控制孩子——这是在教养小孩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个错误一旦犯上,代价是颇为可观的。」可惜,小明的妈妈在师大修学分时并没上过这一课。

    父母身为高级知识分子,自然也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小明的课业极为重视,在国小时就买了许多课外读物、参考书及模拟考卷供其练习,期望子女功课成绩能高人一等。升上国中后,父母变的更加严格。不准他与同学有任何来往,连打个电话都很难,想籍此让他专心学习。父母的紧逼课业,使小明在校是A段班学生,成绩也曾是前几名,但因其品行不佳,又使他的家庭联络簿隔三差五出现负面的评语,成绩也逐渐变成满江红,回到家自然是少不了一顿臭骂。在比较自己的父母和同学父母管教的方式后,小明心中产生一种无名的怨恨,常在想别人父母对孩子都很好,我的父母为什么没有。他在回忆往事时写道,「在国中时期我真的很痛恨父母,他们不准同学到我家里、不准与同学联络、不准有自由的时间去打篮球和逛街,甚至在电话中大骂约我的同学,令我成为同学的笑柄,让我无地自容。明明家庭经济许可,但总是不能让我买些我想要的东西,连零食都不行。」他渐渐学会了对父母的教导阳奉阴违,瞒着父母变本加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明的记忆力很好,他还清楚的记得在幼儿园时父母就有过激烈争吵,好象还想闹离婚。父母性情不合,「妈妈总认为爸爸太节俭,生活单调,一下班就待在家里看电视、睡觉,都不理会妈妈。和爸爸吵没有用,和他打又打不过他,所以就把气发泄在我的身上。」「我总觉得父母亲都是工作第一、家庭第二的人,在心灵深处其实已经完全忽略了孩子。」杜博生博士认为:「孩子通常需要他们的父母是一个真正有能力来来带领他们的人。小孩子最容易学到的部分,往往是父母自以为掩饰得天衣无缝的部分。如果自己的脾气暴躁和自私自利,便没有办法期望小孩善良。」

    小明的父母自身性格方面的弱点与缺陷,使他们无法对孩子产生楷模作用,是小明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最重要原因。

    默想:现在的家庭教育多注重于督促孩子课业的学习,对孩子品格的养成、心灵的需要,做人的教育确实是轻乎了。小明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对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有着深深的启示。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培养孩子学会做人、端正品行、人格健全正是父母最要用心、着力之处。当然,作父母的在此方面更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正确地引导孩子。 

本文选自《卢老师的辅导日记》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少年犯罪高手」一文(卢奕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