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如何理财

时间:2021-10-05 15:50:10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如何理财

  建设银行注册金融策划师为读者诊断家庭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理财规划——

  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如何理财

  读者资料

  任先生今年27岁,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税后月薪涨到了10000元左右,年终奖大概3万元左右。太太在一家外资公司做办公室文员,月薪大约3000元,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不过任太太打算过阵子就开始休产假,明年过完春节后再上班。

  虽然收入不低,不过两人的开支也不小。每个月约3000元的房贷月供、2000元的养车费用、5000元的日常生活开支、准妈妈1000元左右的营养费、1500元的娱乐交际支出以及偶尔购买大件、奢侈品的支出,平常每个月几乎存不下多少钱,以前的积蓄基本上也是靠年终奖存下的。而且平时也很忙,没去关注什么投资之类的。

  目前,任先生拥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产,4年前以45万的价格购买,家里资助其10万元的购房首期款,然后贷款35万元,15年还清。这套房子如果出租的话,租金约2000元/月。此外,他们有一年定期存款10万元,一切还算比较稳定,只等待年底新生命的诞生。不过,从“二人世界”转变到“三口之家”,任先生还是有些迷茫,想在孩子出世之前,好好为将来的生活做个规划。

  理财困惑

  1任先生夫妇二人都有公司为他们购买的基本的社保,但没有任何商业保险,宝宝即将出世,任先生是不是该为他太太和宝宝购买必要的保险呢?

  2任先生手头的闲钱该如何利用才能更好地增值?任先生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希望他投资10万元一起创业?

  3目前的小区教育配套设施不太好,任先生希望能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能够换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该怎样积累资金?

  理财分析

  从家庭消费情况来看,任先生两人能挣会花,生活非常潇洒。不过,孩子即将出生,届时家庭的各种开支都会有所增加,如果继续这么“潇洒”肯定不行。任先生一边有35万元银行贷款,需要支付年利率6.27%左右的贷款利息,一边又将10万元存款放在银行,获取2.45%左右的税后年收益,可以看出是任先生和王太太是“懒得理财”的一类人,所以,这种理财思路、消费观念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理财建议

  建立家庭紧急预备金

  紧急预备金的额度应考虑到失业或其他突发性事情,考虑到任先生夫妻双方工作相对稳定,以准备3个月的固定支出总额为标准。建议另准备每月2000元的超额支出,共建立家庭紧急备用金30000元。1.5万元存做银行活期存款保持其流动性,其余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流动性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资产收益性。

  养成开源节流和家庭记账的习惯

  理财其实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节约开支,任先生夫妇在消费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例如任太太每月的营养费为1000元左右,走入了“越贵的东西越有营养”的误区;又如每月2000元的养车费较高,可考虑地铁或打的出行。另外,任太太可建立家庭消费账,逐月减少开支,将房贷和养车支出之外的所有日常开支控制在5000元以下,争取每月的结余资金控制在4000元以上。

  创业投资应稳中求进

  任先生正在创业的朋友希望他投资10万元,这种投资属于风险性的,并且投资风险是多方面的,任先生毕竟是工薪阶层,未来换房、孩子教育等开支较大,所以,在投资上还是应追求稳中求进为好。

  定期定额购买基金

  基金定投的目标就是尽量提高资产收益。建议任先生将直接存款,改为购买开放式基金的间接方式参与股票、债券市场投资,鉴于目前有升息的预期,建议暂不投资债券基金。对每月节余的净现金流4000元,可以将其中3000元拿出来做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利用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组合配比可以达到10—20%的预期年收益率。

  目前,可推荐的开放式基金品种包括华安宏利基金(推荐原因:业绩优良的绩优股票型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推荐原因:选股有特色且费率低廉的配置型基金)、银华道琼斯88指数基金(推荐原因:表现优异的指数型基金)。

  换房应暂缓考虑

  建议暂时不考虑提前还贷,任先生可以将10万元定期存款转换成另外一种适宜的组合投资配置,建议留2万元做定期存款,其余8万元可以购买一支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数型基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还将获得15—30%左右的预期年收益。

  当然,如果任先生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的话,那样也可以考虑提前还贷。

  换房应暂缓考虑,如果单纯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幼儿园而换房,这种换房成本似乎有点高。

  加强保险类的保障

  任先生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是最需要进行保险保障的,建议购买一定的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这样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太太可以买储蓄性质的寿险;孩子出生后可以考虑教育投资类保险或教育年金,孩子上中学、大学等时段都会有相应的教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