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家庭教育-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

时间:2021-10-05 15:47:52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在社会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逐日增多;在学校里,经常违反纪律却不以为是的学生比比皆是;在家庭里,许多孩子“高高在上”,对父母的管教置之不理。这种种现状的存在,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管理的学生,也常常会听到其他老师感慨“这些学生真是叫人头疼”,在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的同时,我禁不住深思:为什么这些学生的表现如此差强人意?在我们老师提供知识教育之前,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

家庭教育-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分析

  传统的理念认为,家庭教育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案。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探讨“父母自己是龙是凤”的问题,父母自身的行为品质,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效果的好坏。因此,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自身的教育。万事德为先,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提高孩子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素质。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先要教育好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对孩子言而有信,通过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处,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试想:如果父母要求孩子说实话,自己却常常说谎,这种教育能够获得成功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是父母确保自身的素质,给孩子树立学习的好榜样。

  其次,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古时候曾有句话出自《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生下来后不加以教育,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所接受的起始教育,与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循序见进地进行教育,并且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变化相应地做出调整。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案教育孩子,往往会使家庭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注重对自身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父母采用合适的方案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分析

  1、父母感情不和,甚至离异,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的和谐与否,对孩子的心灵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家庭中,存在着父母感情不和,为了一些小事经常吵架,满嘴污言秽语,乱摔乱扔东西的现象,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原本纯净的心灵必然会受到伤害,性格往往会变得自卑和孤僻。更有甚者,有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性格”而选择离异,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父母离异后,家庭的自然结构遭到破坏,孩子失去或缺少应有的温暖和关爱,心灵自小被蒙上阴影,极易形成冷漠、无情的畸形心理,在成长过程中偏于正确的方向,甚至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家庭环境不协调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其他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难以接近,更难以管理,犯罪率通常也高出很多。

  2、父母自身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实施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思想素质低下,在孩子面前丝毫对自身言谈举止的约束,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有的父母文化素质低下,见世面狭窄,又不主动学习,而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这就使得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很多障碍,导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导。

  3、父母期望过高,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之前,应当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关注孩子的品德、智力、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众多家庭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

  4、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实现。家庭教育是一门课题,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娴熟者宛如春风细雨,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使之茁壮成长。家庭教育的得当与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掌握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是父母所迫切需要的。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有的家长封建思想严重,家长至尊,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有的父母在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上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更有的父母过分溺爱,纵容子女,充当“反面教员”,这种种不得当的教育方法,无疑都弱化了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对孩子的品格、情感、思想等方面影响非常重大,上述不良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效果的取得,对孩子心灵健康成长造成了消极的负面效应,需要寻求合适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三、确保家庭教育效果实现的对策分析

  1、父母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环境,最先面对的感情是父母之间的感情以及父母和自己形成的感情。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协调彼此之间的感情,势必会影响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影响孩子性格的正确形成,影响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是不可取的。作为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就必须注重夫妻之间情感的沟通和培养,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翻脸,甚至离异。父母应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应认识到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和谐性,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父母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受教育的过程,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注意对自身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父母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加强联系,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配合协调,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父母要支持和督促孩子服从学校教育,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同时,家庭教育还要注意公正性,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孩子形成反抗心理。

  3、父母应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适当。父母亲要尽心尽责,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关爱。孩子的心理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要适时地掌握孩子的言行举止,把握教育孩子的良好抗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定论,而应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家庭教育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要和孩子一起努力,逐个目标地实现,从而培养孩子掌握多种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正地既“成才”又“成人”。

    4、父母应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借鉴其他父母的经验,但是又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每个孩子的心理、性格以及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要重于疏导,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处处以家长自居。孩子的必灵一般都比较脆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能动辄就指责、打骂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必、自信心,而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通过与孩子平等对话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里明白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父母在平日里还应注意对孩子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而且有利于整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教育效果往往也不是马上就立竿见影的,但是,只要父母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