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罚站”的讨论

时间:2021-10-06 08:03:08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关于“罚站”的讨论

教师的成长不仅来源于对教育技能技巧的钻研,还应该源于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入剖析。具备教育者、教育家的眼光,才是实践教育的坚实后盾。

      不难看出罚站对于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是无任何效益的,它只会或多或少的伤害孩子的幼小心灵,而最好的办法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善待孩子”,那么真正做到真正“善待孩子”的前提又是什么?

    

  1、以孩子为本,真正的了解孩子。要想了解孩子就要学习儿童发展科学。儿童是怎样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哪些联系,可能出现哪些难题和问题,儿童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实际操作中更要走进童心,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分析每个孩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学技能”。儿童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才最具科学性,只有掌握多样化的具有应变性的教育技能,才可减少对儿童不科学的处理策略,包括避免对儿童的罚站,罚站很多时候缘于教育技能和方法的穷尽。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知识技能的提高就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无止境的追求科学的教育方法。

  事实证明,罚站有百弊而无一利,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善待孩子”才是最合适,最好的教育方法。

      包丽娜

      我根本就不同意“罚站”。我认为:一、开始的罚站是对孩子心理、生理的一种破坏。二、罚站次数多了根本就起不到作用了。也许你罚了站,他只不过觉得那是一种玩耍的方式。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更是如此。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差一些,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不知如何更好的“帮助他、援助他、教育他”,所以在教育界出现了“罚站”。我可以较武断的说:“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当然这需要我们总结摸索),所有的老师都不会用‘罚站’这个方法。”

      柴郁静

      通常情况下“罚站”的情境是这样的:某天一“久病成疾”的幼儿又犯了“大忌”,于是教师“怒火中烧”,但还是稍温柔的告诉该幼儿“你先到某地站一会儿,想一想”。“罚站”的故事揭开帷幕……。

      其实,想一想每个班让老师头疼的总是那两三个孩子。而当老师对这些孩子“黔驴技穷”时,便使出了“杀手锏”——“罚站”。“罚站”的故事里主角有二,其一、“怒火中烧”的老师。其二、“久病成疾”的幼儿。如果该老师与幼儿不再想演此故事,需开两副中药方能解决。一剂舒肝调气丸,治疗教师的“怒火中烧”。病因:怒伤肝、肝火旺导致胸中愤闷,气逆不顺。方剂成分:知识(枳实)、了解、尊重、赏识、自信。另一剂“柏子养心丸”,治疗“久病成疾”。病因:病乃心生,心动而行动。方剂成分:爱、表扬、微笑、信任。

      马国云

      当老师有时罚孩子站的时候,从内心也是认为对他好,但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形式上也是不可取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伤害,内向的孩子可能因为罚站而郁郁寡欢,不可正视其他小朋友,做事没有自信心,萎萎缩缩,更加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被罚习惯了,造成了逆反心理,反正也会让我坐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我觉得罚站是不可取的。

      郝文英

      当孩子调皮犯错误而任何语言的督导都无效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罚站,这种方法特别直接而且见效快,也想让幼儿通过站这种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其实用的时候,自己心里很明白,罚站是一种最不理想的方法。而且罚站给幼儿带来的心理自卑、暗示和其他幼儿的反应等等,都会对他造成不良的影响,久而久之,会使他产生反抗的情绪。可是在当时火大,气头上的时候,就光知道挑最直接的用,什么负面影响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蒋燕

      通过罚站可以告诉小朋友以下几种含义:

      1、通过罚站可以告诉小朋友,你的行为已经让老师生气了。

      2、通过罚站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影响别人学习,影响老师上课的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现在这种结果是自己得来的。

      3、通过罚站可以警告小朋友,请马上静下来,注意听老师讲话。

      以上几点是针对个别几个不听老师劝告,让人头疼的孩子而言的,对于那些胆小、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这种方法会适得其反的,可适当采取罚坐火讲道理的方法教育他们。

      李梅花

      我个人一向认为,幼儿园虽然是一个给孩子们快乐,让孩子们尽情游戏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实施教育的机构,既然是实施教育,我们就有必要在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这个复杂的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欢乐,还有愤怒、伤心等其他情绪,并知道不管是谁,做错了事都要受到惩罚,所以,罚站在特定情况下也存在其合理性。当然,这有一个度的把握,在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又不能让他的身心受到伤害。不过这度的把握就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