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实行“项目组-五自方针”,让新教师走进“研”,提升“修”

时间:2021-10-05 18:57:16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实行“项目组-五自方针”,让新教师走进“研”,提升“修”

——新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校本研修有效途径”的探索实践 

实行“项目组-五自方针”,让新教师走进“研”,提升“修”

(上海青浦徐泾幼儿园 杭爱华)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5年的徐泾幼儿园,有21个班级800名孩子,是青浦区规模最大的幼儿园。由于历史的原因,幼儿园教师严重缺少,难以满足地区入园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幼儿园根据教育局的有关政策,向社会招聘了“大专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单位,解决了严重的教师缺少现象,满足了孩子入园后没有教师的困难。

  由于新教师的集中进园,而且,在没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应的历史背景下,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青年人也进入了幼教岗位,这样,学校教师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到2006年7月,幼儿园内部,一线教师中,有76%的老师是五年以下教龄的新人,其中非学前教育专业达到64%。

这样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打破了一般学校(指在教师群体中,有年龄结构梯队、工作经验梯队的)教研组在“修和研”上面的基本格局,出现了新的状况,具体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1, 教研组成员以新教师为主,缺少专业的引领人物。

  2, 教研组研究专题不是新教师碰到的问题,因此,他们参与的可能性少,效果没有

  3, 从学生到老师,新教师发现“教育问题”的能力不具备,因此,难以走进“研”

  4, 新教师原来的“专业背景”不同,在走进“教师”的初期,碰到的困难是不同的,因此,单一的学校教研组活动,已经难以让新教师得到收获。

  5, 非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在应付日常工作中,缺少必备的“教育技能、技巧”,所以,教学成效不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教研组工作制度”?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因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二、 思考的基本依据:

  1, 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保护、尊重、欣赏、发展”的学校理念指导下,针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基本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支撑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合格教师。

  (2)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才能让幼儿园规范发展、只有幼儿园自身各系统的“和谐共生”,才能为幼儿园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人”的素质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优劣,决定着“幼儿园文化”的基本格调。因此,建设“先进的教师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对于“校本研修”的认识思考: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单位情况,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研组”。

  (1) 改变习惯意义上的“教研组”形式,用灵活的、自由的、青年教师可以接纳的形式进行

  (2) 改变“教研组”以“研”为主的状态,将教师“专业修养”的提高融合在一起

  (3) 改变“教研组”以论资排辈为主要模式的学习状态,提倡以“一字师”为主的同伴互助学习形式

  (4) 倡导在“共同问题”导向下的共同探索过程的经验积累,改变以“成果”论“教研”效果的评价机制

  (5) 将“共同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作为一个平台,让新教师体验“成功的”教师生涯

  三、 实践的基本做法:

  1, 新教师研修的基本定位:

主要内容价值追求主要内容价值追求1, 幼儿教师基本的师德修养知识。 2,  “教师角色”意识 3,  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 4,  掌握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弹唱说舞画”方面的技能 5,  培养基本的教育活动组织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活动中观察和反馈以及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等1,  能够每天安全有序地带好班级孩子的一日活动 2,  能够顺利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落实 3,  能够落实教育目标,完成保教任务 4,  能够进行基本的家园联系工作 5,  遵守学校一切工作制度1,  个体在保教工作中,碰到的困难、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2,  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3,  自身的语言、技能、组织等方面怎样才能适合孩子的发展需求?1,  有效促进孩子发展的基础上,自身保教工作能力得到发展 2,  怎样在促进孩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研究性思维”、学会“研究”?

  2, 建立非正规的教研组——“项目组”,引导新教师主动走进来

  (1) 关于项目组的定义——“五自方针”:自选项目内容,自推组长,自由结伴,自定时间开展活动,自我展示,邀请观摩

  (2) 追求的价值——自主寻求发展的突破点,自主探索发展的路子,自我展示自己的成功,自我劳动价值得以体现——弘扬个性、升华精神、展示魅力、体验成功

  (3) 管理追求的价值——培养探究型教师——有研究能力,是教师实践“二期课改”的基本能力。培养骨干教师——引领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4) 激励机制的确定——在具体的研讨点上,提供专家指导,实施“优秀项目组评比”的活动,日常提供资料费支撑。

  (5) 项目组活动的平台搭建(外出学习、内部交流机会、网络等)

  ——人人走进了“研修组”组织。从2006年9月开始,幼儿园内部,自发形成了12个大类24个小小项目组。新教师全部成为“项目组”成员,其中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6名就成为“组长”。其余12名组长是五年以下教龄的老师。还有6名是工作5年以上的老师承担组长。就这样,搭建起内部研修的网络。

  3,适时的正向引导——让“项目组”成员保持一个钻研的精神

  i. 活动引导——刚开始时,包括项目组组长在内,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不知道怎样来解决自己的困难?于是,结合“教师节”活动,我们用“在学习中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通过“项目组组长演讲”和“给项目组赠书”等形式,鼓励新教师从“学习”中,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ii. 优秀教师事迹介绍——让新教师明白了“每个优秀教师也都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只是在过程中付出的比别人多,才找到了一个适宜自己成长的点,坚持做,才能成功”的道理。  

  iii. 管理者不定期地了解情况,鼓励教师——没有检查,不经常去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它他们,而是,偶尔在一个个随意的时空中,无意的问候,用欣赏的语言赞美几下,这些让新教师没有压力的行为,对于新教师来说,非常鼓舞——让他们走进研修时,感受到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自己的想法都能够得到领导的赞许。

  ——学习、模仿、在自由氛围中,开始了新教师自己的“研”和“修”。

  4,提供《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版本》——让新教师在成长道路上,做到方向明确,不断自我激励

  1) 目标导向——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身份,我们制定了《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版本》,让每个教师从“师德、学识、技能、教育能力(设计、物质准备、观察反馈、评价、分析等)、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了解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品质,促使每个新教师明确方向,去尽力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2) 自我评价——请每个教师对照《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进行基础性自评,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同时提出下三年中,每年的发展定位,以及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撑。

  3) 自我总结——每个学期结束时,我们请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小结。明白自己,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明确下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方向。

  ——自我——自主,也许是一个字的差异,但是,新教师从学生走进了老师。

  5,引进“多元组合的专家团队”——让项目组成员在自身需要的时候,“有求必应”

  (1) 技能技巧培训——根据非学前教育专业出生的新教师,他们在孩子面前,不会“弹|唱|说、画、跳”,造成的强烈的失落感,一方面,我们提供他们去进修,另外,我们还聘请了“专业老师”进园辅导,强化训练,让“新教师”成员尽快在孩子前,有做“老师”的感觉。

  (2) 教育方法培训——面对新教师们已有的是“学生时代眼中的老师模样”这样的角色经验,我们必须开展适合的、基础性的幼儿教育法培训,才能让新教师成员能够进入“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于是,我们请来了专业的、资深的专家,进行“一个一个项目教学法的培训”。有理论、有实践,逐渐地让新教师掌握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能够顺利完成每天的工作。

  (3) 课程改革体验——教育是一门不断改革的事业,因此,在学练基本功的时候,一个培养“研究性思维”的目标也必须渗透。我们采取让青年教师走出去,观摩优秀幼儿园、跟班优秀教师,让“课改”印入新教师的脑海,领会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逐渐明确教师的工作是“科学、艺术和事业”的真正含义。

  ——就这样,有呵护、有指点、有感受,新教师的成长有了许多的保障。

  四、目前呈现的状态:

(1)来自“项目组”实践的一些资料(摘录):

 ● 有关——小班幼儿阅读指导“项目组”的活动情况一览表,组长:小娟,教龄一年

 9月20日项目组介绍《学前教育纲要》、《学习活动》主要成果《小班幼儿翻书习惯的培养实践》10月11日讨论小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益处《让孩子插上超越时空的翅膀-------幼儿早期阅读探索》10月26日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11月19日集体备课《我要洗澡》11月23日集体备课讨论《我要吃苹果》的活动设计、执教、讨论《我要吃苹果》12月10日如何培养幼儿的翻书习惯《学前幼儿语言教育》12月14日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1月4日共同备课,讨论《太阳娃娃》的活动设计、执教、讨论 1月19日对《太阳娃娃》这一阅读活动的实施情况分析、反思并交流 1月29日如何“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自主” 2月1日交流本学期的经验,并提出困惑。 

 

 

 

 

 

 

 

 

 

 

 

 

 

 

  会议上的交流(会议记录的内容):

  小娟组长的发言:我们六个老师在一起,进行了讨论,认为先从“一节活动三次研讨”开始。于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三次“一课三研”的活动,走过来后,感觉孩子在阅读方面的兴趣越来越大,有了成功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轻松环境与正确阅读姿势之间的矛盾?孩子一直不停的翻书?怎样指导孩子阅读是恰当的?

  我们一起进行收集资料,讨论,实践。现在,在“幼儿翻书习惯”方面,我们好象有点处理的方法了,其他方面还需要努力。

 ● 来自组员的感受

组员 姓名教龄专业背景感受要点文章 (成果) 名称教育能力自己的成长感悟小黄1年司法管理为小班孩子提供生动有趣的,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是最重要的通过这学期的阅读项目组活动,我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会小班幼儿阅读所带来的美丽神韵《我的成长故事》小杜1年学前教育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2,制定适合的阅读规则3,教会阅读技能在专家带领下,学到了“备课——首先是活动目标的解读,把握好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其次是设置大问题来服务于我们的活动目标,在一个大问题下又设置辅助问题来帮助、引导孩子回答,还要考虑在孩子做出其他反应时,老师如何去应对。”就是在这样耐心、细致的备课活动中,我们对活动的目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的成长故事》小陈1年学前教育一次好的阅读活动要经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适时的选材、巧妙的设计、活动现场恰当有效的回应等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活动过程的“提问”,显得由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随着二期课改的推广和深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孩子本身的需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要不断思考并总结经验,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巧妙地提问,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断努力《由小班阅读活动《大皮鞋》所想到的》小张1年半食品检验1,教学过程中我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只有不断地探索、钻研、总结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记一次公开课的教训》小陶0年商务文秘阅读环境以“亲和、舒适、愉快”为主《多途径让幼儿喜欢阅读》

● 大班国画项目组组长在学期结束会议上的发言:组长;小赵,教龄1年

  我们尝试“幼儿国画教学”,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方向,跟着“中班走”(中班有专家指导),后来发现,与孩子年龄特点不符合,就转向自己收集资料、了解孩子后,我们尝试进行了“扎染和水墨”的有机结合(材料上的多种组合来表达表现),孩子非常投入、兴趣高。我们经过了一次次的讨论——实践——再讨论,现在积累了六个经典教案。

  目前我们的困惑:国画单调的技能名称,怎样用“生动的语言”去形容?才能让孩子接受?

 ● “中班幼儿运动”项目组的学期总结。组长:小尚  教龄1年

  我们中班运动项目组共三名成员,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摸索在寻求如何开展中班运动项目组的活动,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最开始的我们,一直都是懵懵懂懂,不知道如何下手,在教学部长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决定从最基本的每节课着手,从幼儿一日户外运动着手做起。  

  2006年的9月,我们三位老师第一次开会,各自谈了自己的想法,初步确定了本学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并在会议上仔细学习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特点,每个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会议各位老师的发言,我们发现本年龄段的中班幼儿运动水平普遍很低,根本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对出现情况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一是独生子女占多数,平时少锻炼,普遍缺乏吃苦的韧性;二是教师本身的认识,由于教师本身对运动的认识不够,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在每次活动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幼儿的活动,不能正确地做出评估。三是运动时间和场地的分配不合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立了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半年内让教师和幼儿的运动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教师运动知识的匮乏,我们是在这样做的:

  1、项目组定期开展运动专业知识的学习,让每个教师对中班幼儿的一些特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2、项目组还购买了大量的有关幼儿运动方面的书籍,每个老师做到“博览群书”;

  3、对于幼儿在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求每个教师能及时记录,并做出分析反思,这半年项目组共收集到教师观察记录二十多篇;

  4、对于学校已有的运动器材,我们要求每个老师都能熟悉了解它的名称和玩法,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运动。

  对于日常的体育教学,我们是这样来开展的:

  9月,我们制动了最初的方案,从每月运动目标出发,制定了很详细的周目标,继而制定与其相关的周教案,最后添加辅助小游戏,以促进目标的达成。可是两个月下来,我们发现制定的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研究教案,教案的设计不能常态化,教师操作一节课要付出的精力实在太大,有时候根本就不能完成;辅助小游戏太多,形式虽好,但是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对于各班老师提出的建议,我们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就是订出月目标,每月出一节精品课,每周制定一个小游戏。我们说的精品课是在三位老师共同的打磨下产生的,最后由一个老师来执教,其他老师来发现问题,最后共同解决问题。每周制定的一个小游戏,主要以圆圈集体游戏为主,这个游戏简单易懂,幼儿容易接受,教师操作起来方便,能在常态化下进行。

  11月初,我们将具体的计划投入实施,并以教研课的形式设计了一节课《小马过河》,这节课主要是以废旧纸盒给主要的运动器械,提高幼儿助跑跨跳的能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但是这节课没有得到专家的认同,在黄保法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了不少原本没有发现的问题:许多地方设计的根本就不合理,幼儿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目标没有达成。从这节课上,我们发现,我们对幼儿运动知识的认识真的是很匮乏,只在考虑这节课的形式是否新颖,没有注重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幼儿的情感是否得到体现。专家的评价,让我们茅塞顿开,以后对课的设计也越来越能思考更多。

  12月,我们对全园开放了一次公开课《好玩的梯子》,这次课是通过梯子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这节课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对上一次课来说,显得成熟多了,这说明了我们开始慢慢地在思考,在慢慢成长起来!

  通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的运动水平相对开始已经提高了不少,不少孩子变得会玩了,喜欢玩乐,爱探索了,他们能把一个普通的废旧纸盒,玩出十几种玩法,孩子的进步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变得更有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2)从这些平常的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目前团队的特点:

 ● 青年教师从“教”的角度思考目标的达成——教师的“社会角色意识”开始明确

 ● 青年教师从实践的成败得失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开始审视教育行为(自己的、他人的)——“改革”意识开始树立

 ● 青年教师从问题出发,找资料、找专家、找“领头羊”的主动性有,渴望追求“有效”——解决问题的驱动性产生了

 ● 过程中,自己主动去“熟悉目标、选择内容,熟悉玩具功能”等等行为出现了——主动学习的精神有了

 ● 青年教师在“同伴互助中”,体会了自身成长的成功。

  ——达到了“项目组”追求的价值,所以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五、项目组——“五自方针”的实施结果带来的思考:

  1, “研和修”的路径是多样的,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中,只要目标定位,“条条马路通罗马”也许是完全可以的。时间、地点、资料、展示地点等都可以自由安排——“尊重了人、体贴了人”。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人,在围绕一个主题的思考中,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当然,问题出现时候,解决的途径也是不同的。一旦解决,显示了其“成长点”,因此,管理要“宽厚”、提倡“等待”和“观望”——让新教师在“时间”中成长——“理解了人”。

  3, 专家支撑——对于新教师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提供一个专家团队,是新教师有效发展的保障——“帮助了人”。

  4, 模仿——在新教师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个必须走过的路程。因此,观摩、参观也是推进新教师发展的好办法。“肯定了人”。

  5, 同伴互助中,非行政性职务——组长的威信更多的来自于“奉献”。因此压力少、个人魅力足。轻松氛围中,创意多,这样的“干部”也许是“教育改革”中需要的人才——“发现了管理的人才”。

  我们想:有一个形式、一个措施,能够达到“尊重、体贴、理解、帮助、肯定”的人本管理境界,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追求,“项目组——五自方针”让我们感受到了管理的“快乐”。因此,我们还将继续实践下去,在学校教育改革中,不断地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