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从生成活动《蚂蚁》看生成课程的精髓所在

时间:2021-10-05 18:50:55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从生成活动《蚂蚁》看生成课程的精髓所在

  十几年前,在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小城,发生了一场学前教育变革,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富有开创性的学前教育模式。到今天,这场成功的变革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波,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模式已成为全世界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从生成活动《蚂蚁》看生成课程的精髓所在

  不管是项目活动、方案教学还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成课程,都传承了瑞吉欧教育模式的主旨:像《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所述“这种教育方案的目的在保护和发扬儿童的权利和潜力。”同时,也具有高弹性计划和合作研究的特征。受其理念的影响,我们在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的同时,也对生成课程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在积极的实践、探索中,印证和发现了一些生成课程的精髓所在。下面,就以生成活动《蚂蚁王国探秘》(附后)为例,阐述一下组织生成课程中的些许体会。

  一、课程方案(即主题)的形成

  传统的课程都是预先设定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发生之前就预先以方案(教案)的形态存在着,后面的活动过程不过是依葫芦画瓢,完全按教育大纲办事。在这种课程中较注重的是幼儿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传统课程方案的产生完全来自于成人,幼儿只能被动接受。而生成课程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属于弹性计划,师幼在活动过程中共同建构、生成新的活动主题,而不是教师预先的设计。亦或说,教师的“计划”是被活动情境和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激发出来的,师幼共同引导、促成课程的发生、进行和终结。因此,生成课程主题的产生是多元的,可以来源于成人的建议、儿童的讨论、一些突发事件如:天气的变化等,随机性较强。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感到困惑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被及时的纳入课程和活动中来。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是幼儿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可以看出,主题的提出,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和落脚点的。

  在生成活动《蚂蚁王国探秘》中,活动主题产生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小环节——餐后散步:吃完午饭后,我们顺着操场边的花坛边走边看,一会儿,背后孩子们的声音突然变小了,原来他们正围成一圈蹲在地上看忙碌地蚂蚁。蚂蚁是很常见的小虫,但对于城市中的孩子们来说,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孩子们边看边议论:“蚂蚁用什么抱东西?是用前爪还是用牙咬?”“蚂蚁有没有牙齿?”“蚂蚁洞有多大?”我说:“你们想知道更多蚂蚁的秘密吗?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一连串的疑问和教师的恰当引导,促使关于蚂蚁的探索活动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生成了。活动的主题生成完全出于偶然。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幼儿不在满足于看蚂蚁,从而激发起幼儿探寻蚂蚁王国奥秘的强烈愿望。

  二、生成课程中的师幼关系

  (一)教师

  在生成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实现了从“管理者”到“参与者”的转换。在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教师“管理”幼儿、督促幼儿学习,师幼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后来,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师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但幼儿的学习活动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在生成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着新的思考,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

  1、角色定位

  在生成课程中,教师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聆听者、引导者、学习者、支持者参与到幼儿的主动探究活动中的。

  引导者

  在《蚂蚁》中,当幼儿提出疑问:“蚂蚁的洞是找到的,还是自己挖出来的?”我其实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如果直接告诉幼儿,就错失了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好时机。于是,我就启发幼儿:“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就明白了。”在大树下的蚂蚁窝边,杨超首先发现:“蚂蚁洞口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沙粒。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再继续观察下去,丛丛叫起来:“老师,沙粒是蚂蚁从洞中运出来的。我知道了,蚂蚁窝是自己挖出来的。”

  学习者

  有时侯,教师对幼儿的问题也没有清楚的答案,这时候,教师就作为一个学习者,与幼儿共同探究,寻找答案。

  科莫问我:“老师,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说是益虫吧,对人类何益?说是害虫吧,有什么害处?我放下教育者的架子,坦诚的告诉幼儿:“我也说不好,咱们一起研究一下吧。”我们一起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终于弄明白了:蚂蚁可以帮助人们松土,可以预报天气,蚁酸可以制药!但有的蚂蚁叮人,据说非洲有种大蚂蚁还吃人呐!

  教师的积极参与,对探索的问题起到推动作用,师生同为探索者、学习者。

  支持者

  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难题或有什么新的想法,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以帮助和支持。提供丰富的材料、自由的时间、空间,支持幼儿扩展主题,并把个别幼儿的兴趣引申为大家的共同兴趣。

  当幼儿对蚂蚁窝的结构及蚁群产生兴趣时,他们想扮演、制作,使蚂蚁王国形象地展现出来。我充分肯定了这一想法,并给予大力支持:提供材料、场地,开放时间、空间,和幼儿一起制作道具。我们找来一些白色泡沫球当蚂蚁卵,制作了蚁后戴的王冠、蚁兵站岗用的长矛和工蚁戴的头饰等,我还亲自扮演了蚁后这个角色,和孩子们一起表演、游戏。

  2、教师的教育技能

  传统课程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具有较强的预设性和程序性,使教师的这些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与智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生成活动中,教师需具有灵活的调控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信息的能力、接纳赞赏能力、适时引导能力和评价能力等。如:能经常转换角色,将幼儿的经验与教师的经验融为一体;从幼儿的兴趣、欲望中,有选择的引申、扩展出新的主题;观察幼儿的反映,通过反思及时调整预定计划等。

  (二)师幼合作研究——新型的师幼关系

  瑞吉欧强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倾听、关注幼儿,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师幼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分享关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幼关系。它将教学的过程比作教师和儿童在进行抛球和接球的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方式推挡给他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Filippini,1990)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一些疑问和想法后,如何能以恰当的方式抛回给幼儿,并让幼儿准确地接住球而不感到很吃力,是很关键的。这里要体现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幼儿答案,但更有价值的做法是通过一些试探性的提问或商谈式的建议,来引发幼儿自己主动地研究探索和表达。这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同时也会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未知奥秘的执着精神,而后者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蚂蚁》活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抛、接、再抛、再接地过程。当老师看到幼儿捉到的蚂蚁缺胳膊少腿,有的已经断气了,而一个孩子“沮丧”地举着自己的死蚂蚁向老师求助时,我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捉到活的蚂蚁?”将幼儿抛过来的球,又巧妙地抛向了其他幼儿。由于这个球抛的角度、力度适中,幼儿可以轻松地接到:刘森说:“要轻轻地捏住它,不能太用力!”亮亮说:“我把手放到小蚂蚁的前面,等它爬到我的手上,我再轻轻的拿起来。”同时,幼儿也将“自己地认识”这个球又抛向了老师。老师接过后,没有因为孩子们回答的不错而随便将“球”放在一边,而是以适宜的方式再抛向幼儿:“这两个小朋友的办法不错,你们再试试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捉到活蚂蚁?”幼儿探索、发现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出现了多种答案:“我可以用一张硬纸将它铲起来。”“我用小棍儿让它爬上来。”“我在手指上沾了点唾沫,就轻轻的将它粘起来了。”

  从生成活动《蚂蚁王国探秘》实施中可以看出,生成课程以其开放性、灵活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真正表现出的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索、自由的表达、成功的沟通,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幼儿的喜爱。我真诚地希望,创造力、知识和求知欲永远伴随在孩子们发展的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