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

时间:2021-08-17 18:02:01 优秀作文700字 我要投稿

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

  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1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

  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到清明就连着那绵绵的细雨,踩着松软的泥路,携一束黄白色的.花,于或深或淡的哀思中探访草丛树林深处的那方坟冢。这是一个带着忧伤色彩的节日,承载着的是对逝者的悼念和忧愁。

  没有一个节日是像清明这样庄严而沉痛的。它的沉痛来源于那个忠臣的传说:在患难之中给重耳“割股充饥”介子推,却在晋文公称霸春秋之际毅然决然地带着母亲归隐山林,即使被熊熊烈火活活烧死也不改志向的坚持和气节着实令人钦叹。为了纪念这个用功之臣,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就成了禁火日,天下百姓只吃“寒食”。“悲哉,足下”这样一个无火的忌日注定就该是清冷沉痛的。

  商业化的今天清明的那些琐碎传统也早已被人遗忘在脑后。相传在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传说柳是可以避邪的,所以在这一天大人小孩会在门前屋后插上柳条,还可以在头上戴柳枝编制的帽子。据说插柳的风俗,亦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但清明也不尽是哀伤和忧愁的,清明时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即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是一个万物“吐故纳新”的时节,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所以清明这一天也有了踏青的习俗。

  不管是祭祀缅怀,还是插柳踏青,繁忙的现代人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这个不是用来庆祝的节日。在这一天携家人走出快节奏的生活,带上祭奠的菊花,缅怀一下已逝的亲人,感受一个“吐故纳新”时节里清明的景象!

【清明节插柳民俗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风俗——插柳01-17

清明节活动方案:插柳07-11

清明节征文范文:插柳04-12

插柳不让春知道作文03-07

插柳之恩,终生难忘作文09-01

无心插柳的成功01-18

无心插柳之后……07-02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作文09-03

大班主题活动:插柳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