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优秀作文

时间:2023-08-08 11:26:36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年味优秀作文14篇(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味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年味优秀作文14篇(热)

  年味优秀作文 篇1

  嘟嘟嘟拨通电话,那头传来远方父母熟悉的声音,奶奶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张开来,脸上的皱纹绽放成一朵花,什么?什么?还要等两个星期才得回来?奶奶的笑容霎时凝固了,她叹了口气,沮丧地说道:那那好吧。腊肉都要熏好了,只等你们回来了。

  早在两三个星期以前,老家的年猪便被杀掉,新鲜的猪肉经过一周的腌制,已脱掉水分,变得紧绷。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每块长条状的肉,哪里是五花肉、哪里是后蹄奶奶分得清清楚楚。一块块肉,全部错落有序的在屋梁上自然垂挂下来,像一层肉帘。挂好肉后,山里人又搬来大自然的馈赠山里的木材,点燃柴火,浓烟顿时吞没了挂在梁上的肉。

  每天夜里,奶奶都会特地跑到火房,给火堆添柴,使腊肉受到充分的烟熏,奶奶时常咕哝着:熏制腊肉时,就是要掌控火候,夜里得添火,熏好了,孩子们回家才有好腊肉吃。她还说,山里的木材,当属柏树枝熏出的`腊肉最好,可以吃出柏枝的醇香味。连一向口味挑剔的爸爸都说,奶奶的腊肉,那才叫一个香呀!

  梁上熏着的,不仅仅是腊肉,那更是奶奶的牵挂与守望,在时间的催化下越来越浓。

  终于,腊肉在浓烟的熏制下改变了色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奶奶取下心仪的腊肉,放到火中直接烤制,腊肉独有的香味在火苗贪婪的舔砥下彻底被激发出来。直到皮上吱吱地绽开金黄的油花,才算大功告成。洗干净烧焦的外皮,香味浓郁,色泽金黄的腊肉便呈现眼前。

  这时,奶奶才告诉我:在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的时候,能吃到肉的机会不多,每当人们有剩余的肉时,都会选择用先腌制后熏制的方法,增加肉的保质期。这就是腊肉。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啦,但腊肉却成了一种专门的美食。奶奶顿了一下,村子里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最思念的家乡味就是这个了。老人们杀完年猪都会制作腊肉,等孩子们回家过年。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腊肉上。

  奶奶望着金黄的腊肉,深邃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情深,因为她知道,等待腊肉熏好的日子,就是她细数着儿女归来的日子。她开始自言自语:

  有腊肉,儿孙都回来了,这才是年啊!

  年味优秀作文 篇2

  自小在城市中长大,在那终年看不见满天星斗的市区,年,似乎在其中淡去,只留下,那抹始终忘却不了的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对幼小的我而言,并不是那么铭刻于心,懵懂的年纪,自然不会对它有过多的感情与寄托。中国年,对那时的我,只不过是吃一顿好饭,看一场当时也看不懂的春晚,收一些明早要交给父母的压岁钱罢了。看着大人们与家中的老人谈得热火朝天,心中却只在乎农村里的稀奇事物,杀鸡宰猪,好不热闹。为驱逐一只叫“年”的'怪兽,一到大年三十的夜晚,便放一整晚热闹的鞭炮,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至于年味,浓浓的,尽管也弄不懂那是什么,但是,总有一种对那时的回忆,留在心底,久久不能散去。

  不知不觉,长大了一些,在三四年级连一张“伍圆”都是一笔巨款的岁月,最盼望的即是过年。除夕夜的我,仅仅在意那几个装满了百元大钞的红包,心中喜滋滋的,想象开学时在校门口买几千包辣条时的情形,心里自然乐开了花。可守完岁,刚到床铺上,还没来得及点点时,妈妈就将那几个红包以“小孩子手上不能拿钱”为由夺去,可我又不敢。于是含着不甘,沉沉睡去,年,也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年味,回头品一品,似乎就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餐饭。就这么简单,可又难以忘却。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渐渐取代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连春节也是如此。大年夜,大家围在桌旁,不约而同的拿起了手机,尽管想与其交流的人就在身边,可还是用冰冷的键盘与其交流,就这样,家人与家人之间的距离被渐渐拉开,老人们在厨房唉声叹气,我,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僵硬地滑动,操纵着虚拟的英雄,在王者峡谷里肆意跑动,老人们的抱怨,对年轻一辈的我们,似乎不起一点作用,年,就如一杯浓浓的奶茶,被渐渐冲淡,甜味,淡了许多,留下一袋无味的渣滓,年味在其中,似有似无。

  何时才能想大人们以前所说的那样,过一个尽管贫穷,可又无比快乐的“年”呢?那年味,一定很香很浓吧

  年味优秀作文 篇3

  一缕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打扰了新春的早晨,丝丝缕缕的光束映照着街边的花从,一派别开生面的景象。现在的景象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借着新年的气息,一草一木都颇有喧宾夺主的气势。我尽量适应着空中到处弥漫着的烟酒味。我换上新衣,对着镜中的自己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容。

  初几的时候在城中过年,那时候还有一点儿薄雪在被阳光一点点侵蚀,街道旁也只有几朵早开的花。但一到傍晚,天上便会"出现几朵缤纷的花"热闹到也算不上,但也没有之前那么冷清了。过了两天,街上又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两只眼睛盯着屏幕,手指不停滑动,俨然一副"低头族"的模样。

  这两天,我回了故乡,那股烟酒味淡了不少,却也还留着淡淡的的几丝。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叔,沉重的石磨,还有那广阔的田野,我回来了。家门口与平常无异,只是多了一些人。墙重新涂了一层漆,门两侧也多了一副红彤彤的对联。虽然没有城里那般繁华,但在外表上看,还是多了几分年味。然而过了十二个春节了,什么是年味居然没有仔细想过。那么,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推开客厅的门,沙发上坐着的是几个比我年纪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一见到他们,心中本有的几分欢喜顿时烟消云散。除了一个在望着电视机的屏幕外,其他都是在望着手机屏幕,除了一个人是控制着手中的遥控器,其他人的手都是在不停的`滑动着。忽然一种想法涌入心头:如今这般过年在城里,在故乡有什么区别么?

  几年前,我推开客厅的门,沙发上的人依然是那几个比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但他们的眼睛在望着对方,手中拿着瓜子,嘴里也在不停地动。边吃瓜子,边聊天,晚了就玩烟花爆竹。

  或许吧,只要几个亲人在一起聊天,就可以是有了年味了吧,这种聚在一起的温暖与关怀才是过年的味道。而春节,只是一个将人们都聚在一起的契机罢了,若是隔着屏幕说话,也有些距离感与疏离。

  这个春节,还有年味吗?

  年味优秀作文 篇4

  过年,代表着新的一年到来,也代表着旧的一年逝去。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且还是这种每个中国人民都要过的节日,自然要有一些“仪式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年味了。

  小时候,闹过一个笑话。每当大人给红包时,一定要蹲着去接,家里有长辈来问:“你为什么要蹲着去接呀?”我理直气壮的告诉他:“压岁钱就是用来压住岁数的,年龄小身高就矮。越矮越多啦”他们都哄堂大笑。后来我才知道,这更一个传说有关。当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交手段,因为对方给我的压岁钱要交给家长,家长又交给对方,如此循环。

  我的奶奶今年七十一。按这个年纪,别家的老爷爷老太太们都享清福了,她还靠着一双经岁月打磨的手,自己缝衣服做饭,除夕的一大桌子饭菜她做了一大半,饺子,鱼,还有蒸鸡等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这也是年味了吧。我想。这时,我的表弟又装作一副自己好有文化的样子,只差把“我是天下第一”这几个大字写脸上了。只见他边吃饺子边说:“这饺子因为形似元宝,所以是象征来年有财运的!”正洋洋得意之时,抬头却发现没有一个人理睬他。便丧失了兴致,默默吃着饭菜。突然,一阵鞭炮钟声响起,吓得吃完了饭正准备打开电脑的`我直接从凳子上跌落下来。正想开口骂人,一阵更大的鞭炮声响起。然后就被抢拉着去外面放鞭炮。“有人贩子抢小朋友啦!”这句话响彻了整栋大楼。

  过年的“老套路”来了——放鞭炮,我拿着进口的二手防风打火机,没想到不仅防风打火机是二手的,鞭炮也是二手的,“这是被别人玩过了的吧!”我心里有个这样的声音在呐喊,于是,我把奸商当成了这跟鞭炮,一脚过去,没踢着,鞭炮好像故意耍我似的突然一下冒出火焰烧在我的鞋子上。大人问我有没有伤着,我问自己鞋子有没有烧着。一阵绚烂的烟花赢得了大家的目光以及摄像头的镜头。

  接下来几天我窝在家里看书,写作业,玩等等,俨然成为。了一个“过年小宅男”。

  美好只停留在那么一瞬,每个人固然能享受,但也要做好该做的事。

  年味优秀作文 篇5

  儿时春节,家乡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春联。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就是小学时街上手写春联时飘着的墨香味儿。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春节越过越没年味”的抱怨。也许没有年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我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从年三十到初一、十五的习俗讲究一环接一环;可能工作节奏太快,我们忙到一切都来不及准备……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抱怨的`同时,我们也淡忘了那个记忆中的春节味道也需要传承。让我们一起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像小时候那样过年,让我们和身边的孩子永远记得,就算如今的物质生活再丰富,过年也仍是最幸福的事。

  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环节是“发钱”。不过可惜发的钱多数要上缴,妈妈的说辞总是不一样。最早说他们要给对方的小孩压岁钱,只有不用“回给”钱的才是我的;后来又说,钱会帮我攒着,还是我的,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就完全不知道了。后来反应过来了,只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发生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之前,必须不能错过!

  爷爷很大方,从我有记忆时已是一张崭新的50元了,后来渐渐“涨”到1张大团结,2张大团结,包里揣了钱就马上上街各种暗爽,上了街又各种舍不得动,最后还是买烟花,买零食,买平时妈妈总也不给买的小玩意。最好笑的是,小时候对钱没概念。一次,一位阿姨给了一张20元,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张,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谁都劝不住,最后大姨为我换成了20张一元钱,手里厚厚的一摞,才终于高兴了。

  过年时,小孩不像大人那样忙,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各种玩。那时,卖鞭炮的摊子热闹得很:有冲天炮、旋转炮、刺花炮、摔炮、礼花炮、黑蜘蛛炮,还有大炸雷……女孩喜欢买比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男孩喜欢二踢脚,以及五颜六色的礼花炮……到了夜晚,整个天空灯火通明,闪耀着五彩的礼花……

  那时的除夕夜,特别是零点前后,电视里的春晚即使开着最大音量也完全听不清楚,因为到处都是隆隆作响的鞭炮声。“从小就听长辈讲放爆竹驱逐年兽的老故事。如果停了鞭炮声,会很不习惯地觉得没有了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 篇6

  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茂名化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必说隆重的祭祖仪式,一年一度的年例,满怀祝福的拜年;也不必说精彩的舞狮表演,令人大为惊叹的杂技表演,拥有深厚韵味的粤剧欣赏;单是普通平凡的贴对联就有无限趣味。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门口贴对联,我和妈妈不够高的地方爸爸就像巨人一样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何尝不是最有爱,最温馨的事情呢?

  大年初一似乎是最平常无聊的了,早上整个村庄的人集中在一起后,一起拜完神后,就各自待在家中,没什么特别的。初二,也要拜神,之后,就一家大小团圆到妈妈的娘家去拜年,而我们也会十分开心,因为又可以收红包啦!“放鞭炮啰!”源源不断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让人震耳欲聋。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晚12点以烧鞭炮的方式祝贺新一年的.到来以及希望一家人能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整个春节期间,大年初十是我们村最忙而同时又是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因为我们村庄的年例在初十。做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每个村庄都规定了一个日子是从初二到初十五之间的,到了别人的年例,亲戚朋友们就会去吃。在那天,会有舞狮团到每家每户醒狮,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在整一天也会有各种各样精彩的表演为我们增添更多欢乐的气氛。虽然做年例是又累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因为亲友们能欢聚一堂,是赏面、是亲情、是无比珍贵的友谊。这就是做年例和吃年例最重大的意义。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过年不仅仅是一顿饭,一挂鞭炮的形式。离家越远,越是想念家的温暖。现在努力读书,将来拼命工作也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家。

  过年,就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那浓浓的亲情也就是那最浓厚的年味,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始终在心底里散发着醇浓的幽香,让人对过年有了一种怀旧,一种追忆。

  年味优秀作文 篇7

  站在草原里,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鼻中充满了嫩绿的青草味儿,再嗅嗅花朵,从鼻中透出来的是淡淡的清香。但在城市中闻到最多最熟悉的还是浓浓的--年味儿。

  所谓的年味儿就是提前准备好年货,比如:瓜子、花生、松子、水果、零食等,穿红红火火的新衣服,把家布置得红红火火。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到了时间点就一起去看春晚,喝喝酒、聊聊天。

  在大年三十,年味最浓的就是放烟花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人们带着小孩子跑出家门,点燃烟火,用力一拉,美丽的'烟花像羽毛一样飘在空中,然后分散成许多小萤火虫,在空中自由舞蹈。还有那种大的烟花,只要大人们一点火,小孩子就躲得远远的,捂着耳朵,笑眯眯地看着空中。天空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砰,砰,砰”的声音,感觉全世界都被震动了,都在为我们欢呼、呐喊,每个角落,每个人的心里,都洋溢着激动的心情。等到夜静了的时候,我们才揉揉眼睛,做着美梦,呼呼大睡了。

  在初一到初六之间,每个家庭都要上亲朋好友那拜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他们大人都会准备一顿丰盛希肴的晚餐。有时,还会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但最重要的是在临走之前,他们会像魔术师一样,把鼓鼓嚷嚷的红包塞进了我们的口袋里。这时,我就会暗喜:哈哈,这回过年要下红包雨啦,原本薄薄的钱包,现在也鼓鼓的。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流行一些网络抢红包,网络祝福。有了这些,人们都不愿意踏出家门去拜年,整天盯着手机这里看那里笑。但是,我想劝告你们:多出去看看吧,看看新年的热闹;多出去听听吧,听听新年的欢呼声。

  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又是春节的一个好高潮。在这一天里,人们依然要吃团圆饭,而且还要包饺子、吃汤圆、迎厕神。

  年味,虽然不会让你暴富,但是,它给你带来了快乐;年味,是过年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它让我们过年热热闹闹,快快乐乐。

  瞧,这就是--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 篇8

  冬天的脚步不经意地在枝头划过痕迹。枯藤老树伫立在河岸,在池塘的影下点出一片冬日寂寥。腊月不知不觉地来了,家中老大老小都忙活起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一种忙碌而甜蜜的状态,精心炮制年味。

  祭灶过后,年关就不远了。小孩子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认真地打扫起家中各处,把尘封已久的用具拿出来,仔细擦洗,年货在这一天之前是要置办好的。家中大小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却是喜笑颜开,无一点怨言。

  年后,大街小巷的.小店都关了门,只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路边放炮。渡过江,去长辈家拜年,路上,即便是不相识的人也得说声“新年快乐”,道声好!带着满心欢喜说几句祝福的话给长辈们,他们会摸摸我的头,惊讶于一年不见我又长高了,每逢听到类似的话语,嘴上虽腼腆地说“没有没有”,可心里却在那儿瞎开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年已过去,但我依旧在回味着那浓厚的幸福的年味!

  灵猴辞旧岁,金鸡报新福。

  年前,回到老家,外婆为置办年货,带着我去集市上逛了逛。街上人山人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甚是喜庆。屠夫当众杀猪,大妈卖菜的吆喝声,各家小摊前大人挑选着年货……看到用红纸包着的糯米团,我不禁好奇地用手去碰碰它,对于五色糖果,我更是砸吧砸吧嘴去尝鲜。大白兔奶糖一直是我的最爱,怎么吃也吃不腻!葵瓜子、花生、桂圆、杏仁这些打赏嘴巴的干货,外婆抓了一把后,我又淘气地偷偷再抓一把往里头去,望见后,外婆直指着我鼻头,满是宠溺地说:“你呀!”我顽皮地笑了。

  除夕夜,大家围坐在桌前吃年夜饭,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扑面而来。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在夜空里,交相辉映。小孩们在大院前点燃那各具奇样的炮竹,噼里啪啦声此起彼伏,从小玩到大的冲天炮是不缺的。大门上斗大的“福”字,随处可见的“财神爷”,燃着亮光的火红灯笼在冷风中飘舞。年夜里,虽然屋外寒风刺骨,可屋里头聊聊家常,扯扯闲话,温馨便溢满心头,心就暖和了。

  被风沙沙吹打的灯笼,人人打心底里绽放出的开怀笑容,外婆精心酿好的葡萄酒……这些也许都是年味吧!

  年味优秀作文 篇9

  过年,是什么味道的呢?

  过年是喜悦的。除夕夜,全家都团聚在一起,大人们打牌的打牌,小孩子们放烟花的放烟花,放完烟花后和不打牌的大人们挤在一起边烤火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大约十一点五十八九分时,爷爷便会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鞭炮声从十一点五十八九分响到零点一两分,从今天响到明天,从今年响到明年……小时,见爷爷还没到十二点就去点鞭炮了,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还没到十二点呢,爷爷怎么就去点鞭炮了呀?”妈妈见我这样问,笑了笑,说道:“因为我们要过年啊!提前两分钟放鞭炮,这样,鞭炮声就可以从今年响到明年啊,这样才算过年呀,懂了吗?”“哦——”原来放鞭炮也这么讲究啊!

  放完鞭炮后,全家人又开始包饺子,其中有一个硬币饺子,吃中了会好运连连呦。吃过饺子,休息一会,时候也不早了,该睡觉了。

  早晨,一家子早早起床,准备吃团圆饭。桌上,大家轮流敬菜,每夹一次菜,都不忘附上一句祝福。那是,我敢说,过年,是喜悦的。

  可不知从何时起,过年,开始变味儿了,年味越来越淡。除夕夜,大人们仍在打牌,看春晚,小孩子们人手一台手机,上QQ、玩游戏,过年,少了烟花爆竹声。午夜,放完鞭炮后,奶奶拿出几包速冻饺子,我先是一愣,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也就没有多说。“难道今年都不包饺子的吗?”我兴致低落地吃着饺子,想道。吃完,我赶紧离开厨房,来到客厅坐下。注意过后,便上床睡觉。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心里空落落的,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过了一会,我乐观地想到了什么,便带着一丝期待进入梦乡了。

  大年初一,我像个嗜睡的树懒,迟迟不肯起床。好不容易起了床,来到餐桌上,吃团圆饭,一大家子人闭口不语,少了往日的相互夹菜和祝福,那丝期待,彻底消散了。现在我可以说,过年,是枯燥的。

  过年,其实也没什么味道。

  年味优秀作文 篇10

  啪啪啪~,一声巨响把我从睡梦中吵醒,头昏脑胀的我在床上,把头蒙在被子里,试图将噪音减小,终是无用。心中对于为什么放鞭炮虽怀着一颗好奇心,但无奈,斗不过懒神。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今天是除夕。

  到了中午吃饭时,爸爸妈妈讨论着早上发生的事,说是有人在玩龙灯,舞龙,这才知道为什么在放鞭炮。一天下来,鞭炮声不曾断过。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相互道贺,一起谈生说笑,脸上的笑意从未消失。吃完饭的我马上如兔子般溜溜的跑到了楼上期待着晚上十二点的烟花盛宴,而大人们便在那儿抢着微信红包。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十二点了,远处陆陆续续的传来参差不齐的鞭炮声,却没能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这一天的炮声几乎都没有停止过,而我的脑海中想当然的认为会准时十二点放烟花。没过多久,烟花声越来越急促,许许多多的佟佟声重复在一起,这才反应过来烟花盛宴开始了。

  我急匆匆的下了楼,跑到房子外面,望向以乌黑的天为慕,一朵朵烟花粒子奋力冲上天空,由一点砰的一声,绽放出美丽发光的花朵的图案,这些花便是黑色背景上亮丽的风景。烟花粒子从桶中迸发的声音和在天空炸开的声音震耳欲聋,却又激情澎湃,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大地。

  到了第二天,早早的被妈妈的紧箍咒和充满威严的言语给喊了起来,一切杂锁事情处理完后,被爸妈带到了庙中去给菩萨和逝去的亲人拜年。

  拜完后,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了,一向不大愿意出门的我感觉无奈极了。

  到了目的地,一进门,最不愿意事情始终要面对,看到一大堆的亲戚,就得称呼称呼,但这往往让人头疼,害怕叫错,怕尴尬,面对这么多的人不可能一个个的都叫,于是就只叫了那么几个,便没有再理会,只好一旁尴尬的笑笑。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一堆人围聚在一桌,吃着年饭。

  年味应该就是这样吧,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走亲访友,享受团圆所带来的阖家欢乐,情意满满,将万千人对家的思念在此刻如挣脱笼子的鸟儿一般释放,沉醉在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之中。

  年味优秀作文 篇11

  年味,是喜悦、是幸福、是一种对未美好生活的向往,年味,是行走的,从古人的丰富想象中传出,在历史的路途中仍未放下独有的芬香。

  年味·民俗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为了迎接这独道的年味,纷纷展开了紧张有序的准备活动。贴上一对新的.春联,几乎是每家每户都会做的,“鸿运长行步步高,吉星高照年年好”、“新年好运随春到,富贵平安顺意来”,不论贴的是什么,都是以求赶走去年秽气,今年吉星高照。

  到了除夕,一家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家家户户都打扫自家的尘土,不仅仅是使家变得更干净整洁,更是一种以求来年风水好,运气顺,无秽气的美好愿望。到了晚上,月色宁静,家家户户都围在餐桌旁吃起了团圆饭,家人之间和和睦睦,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大家举杯欢庆,从碰杯的那声清脆声中开始,家人之间的心也正如那杯子,心连心,团结起来,不再分离,随后,看春晚,抢微信红包,这些现代习俗再加上守岁这样的传统民俗,放一放鞭炮,在红红火火的鞭炮声中,新年来到了,它带来的是一次新的希望,一趟新的征程。

  年味,在人们的风俗中,历经千年沧桑,世事变迁,那份浓厚的亲情却一直在。

  年味·美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当时的新年,人们不止有放“爆竹”的民俗,还有饮用“屠苏”的习惯,可见,陪伴人们的还有美食。

  饺子,色泽白润,嫩嫩的面皮下却藏不住里头浓郁的香气。餐桌上,香味儿淡淡的飘出,好似一位矜持的少女,引得谦谦君子挪步走来,一口口下去,不仅仅是家人的手艺,更是一种对来年平安的企盼。

  “年年有余”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余”通“鱼”,为了讨个好兆头,一道蒸鱼也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年味”。

  年味,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着传承着,从里面透出来的,终归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年味优秀作文 篇12

  年味,家人团聚的暖味;

  年味,戚友之间的情味;

  年味,鞭炮轰鸣的热闹味……

  团聚暖味

  大年三十,按照惯例我家和小叔家会围坐在一块儿吃一顿团圆饭,这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日。

  妈妈在厨房里张罗了一天,为我们备上了丰盛的年夜饭,那一道道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巧手的婶婶为我们端上了她亲手烘焙的蛋糕,香甜的奶油味,一下打开了我的味蕾,我真恨不得自己多出一个胃来,吃个够。

  当然最让期待的还是压岁包了,吃完饭,爸妈叔婶和爷爷给我们发了压岁包,我的手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关于这些压岁包,我早就想好了,我要用这些钱买许许多多好看的书。戚友情味

  晚餐结束,戚友之间必去“串”门,每次开门便传来一阵热情的问候,加上“串门客”的手中还拎着那有戚友祝福的“年货”呢!

  我们拜年的第一个地儿——曹家塘。见到亲戚时需要按照辈分来叫,而朋友应按俩人的友情来。这是非常考验记忆力,幸好我的记性不赖,可百密一疏——轮到昂利阿爸时,我的“记忆系统”失效了。最后只得他自报“家门”,才跳过这轮“认亲”……

  鞭炮闹“味”

  夜晚的`农村,“炮”声撕碎了黑夜的幽静,一切都像被吵醒了似的。烟花烂漫,五彩纷呈。我被这美丽的景象和刺鼻的硝烟味魅惑了。叔叔不知何时为我们这群小孩子准备了一些小鞭炮。我虽年龄最大,可却不敢点火。因为鞭炮刚点着时会火花四溅,我真担心把自己炸伤了。于是我让老爸帮我点火……

  老爸对我说:“鞭炮是要自己放的,自己玩的,怎么能让别人帮你玩呢?”听了这话,我的脸像桃子一样,慢慢“成熟”……在初次成功之后,我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纵烟狂魔”。

  年味,一种惊喜的“味道”;年味,一种熟悉的“味道”;年味,一种响亮的“味道”。

  年味优秀作文 篇13

  期盼了许久的过年终于到来,我却陷入了沉思。

  看着圆桌上一盘盘的美味菜肴,大家都热闹的吃着——可是环顾四周,几乎所有的弟弟妹妹们都捧着手机,在自己手中的那个热闹的世界欢呼着。

  不知何时起,印象中的年味逐渐消散,那个曾经受孩子们追捧的烟花也从记忆中淡去。小时候去乡下亲戚家拜年,跟着爷爷奶奶四处拜访,那双小手总是牵着他们的手。现在那双小手却总是捧着手机,宁愿待在家中看动漫看韩剧打游戏,却不愿陪长辈拜年。

  也记得当初热热闹闹一堆人大年三十窝在家中一起守岁,大人在桌上打的打麻将叨家常的.叨家常,小孩子就提着一大袋子的烟花下楼放,大点的孩子去点火,小一点的就负责摆放。我们总是在闪烁的火光中扬起灿烂的微笑,然后乐乎乎的带着一身鞭炮味儿回了家。那时候我们谁的鞭炮多,谁就是最受羡慕的那一个哩!当然放鞭炮也难免会烧到衣服嘛,但是尽管冒着被妈妈骂的风险,我们还是要用最新奇最大胆的方式玩!记忆中的烟花消散,也许是家中的弟弟妹妹对鞭炮不再感兴趣,而我也长大了。

  我所喜欢的年是在家中过的,外婆那边便是如此。我享受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吃一餐团圆饭,享受外婆外公做的糖醋排骨,我想这些都是外面的酒店所比不上的——因为他们没有家的味道。没有人比家人更了解你的喜好,那桌年夜饭是我一年中最期盼的,因为那桌饭凝聚了家人的成果。但是每当在奶奶家这边吃团圆饭却总是在外面过,应该是人太多怕麻烦吧,但外婆家奶奶家亲戚明明都数量差不多,真是搞不懂。而且在奶奶家吃饭的感觉很拘谨,兴许是在外面吃的缘故,没有那么的有人情味。

  总感觉,等我们长大后,这个年味或许会更淡,毕竟亲的兄弟姊妹也就最多一个,曾经一大家子人团聚的年也就成了小家的热闹了。

  年味优秀作文 篇14

  转眼已进入腊月了,此时的年味也在悄悄地靠近我们,愈发浓烈。这年味儿像蜜饯一样,甜甜的,令人回味。

  年味在亲人的守望中。快过年了,可那些在远方为生活而拼搏的人们却难以回家,他们的父母却总是在等候着,盼望着他们回家。看看咱们身边的负责春运的交警们,快过年了,他们不能回家;大年三十了,他们还是回不了家。父母给他们打电话,问:“今年能回家过个年吗?”他们的回答却总是那句“不回来了……”他们的父母总在家里的窗口远望,只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突然回来了!而他们自己却也在默默地流泪。亲人守望着,年味又给予亲人们安慰:没关系,过几天孩子就回来了,满足了!

  年味在忙碌的氛围中,就在过年前两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家人们分工合作,打扫房屋,备年货,贴春联,洗衣服……过年那天更忙碌了,厨房里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菜香,父母的身影总在忙碌地穿梭者。年味让大家苦乐交织着,让人们的脸颊上透着幸福的味道。除夕夜,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聊着天,溢出了欢声笑语,天空中不时升起五彩缤的烟火。真是“灯火辉煌庆佳节,欢声笑语迎新年”啊!

  年味在童年的欢乐中,童年的年味总是那样有趣、温馨。一片漆黑的夜空下,没有往日耀眼的群星闪烁,那些星星似乎知道那一天是除夕,将这片漆黑的夜空留给我们的烟火,让它们来当这夜晚的光芒。绚丽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震耳欲聋的花炮声、孩子们玩烟火的朗朗笑声交织在一起,给原本单调的年味来了一首首协奏曲。年味将孩子们的童心释放,为他们的童年增添那美妙的一笔。

  年味在拜年的喜悦中。既然过年,就肯定少不了拜年这大事。大家提着各种礼品,去到亲戚家,那句百听不厌的“新年好!”传遍各家。大伙儿一起聊天,其乐融融。大家彼此祝福,小孩子们还有大惊喜——红包!这都是年味带来的快乐。

  ……

  年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带给我们欢乐、幸福,给予我们美好的祝愿!

【年味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优秀作文07-09

【精选】年味优秀作文07-09

年味优秀作文[精选]07-09

年味优秀作文(精选)07-10

年味优秀作文04-02

年味优秀作文06-26

年味优秀作文05-12

年味的优秀作文10-27

年味优秀作文09-02

年味优秀作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