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4-02 16:35:09 许清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

  导语: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歌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读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情诗。林和徐的确是有过许多美丽故事的一对。但从经历、传记中看林徽因,其实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在浪漫云游的诗人和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选择了后者。多年以后,林对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其实她对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创作背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诗歌鉴赏]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词句注释

  1.娉婷(pīng tí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2.鲜妍:光彩美艳的样子。

  3.冠冕(miǎ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彩。

  4.呢喃(ní nán):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

  文学赏析

  林徽因的诗如其人,宛如一阵清新的风,既不甜腻,也不灼热,温暖而纯净,绵软而轻柔,极富女性的细腻与深情,让人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愉快和舒适。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是新月派诗歌诗美原则的完美体现,整首诗音律和谐,具有丰富的想象感和意境美,语言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句与句的齐整,无论是表达意蕴还是文章结构都别具一格,此诗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形式纯熟,意象巧妙

  这首诗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可谓匠心独运。作者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刻画四月的景色,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四月蕴含希望、热情与梦想的时节,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伊甸园。因此,用四月天来形容的情感,是真挚的情感,来自心底最深的地方。同时,作者在结尾处再次点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歌第一段首尾呼应,淋漓尽致地表达“爱”、“暖”和“希望”,使情感得到再一次升华。

  手法多样,情感真挚

  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是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却毫无刻意之感,反而巧妙地将深刻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让人不觉被诗中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与诗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作者采用大量排比手法,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并采用倒装句式,使作品具有浑然天成的音乐节奏,音节优美,朗朗上口。为了抒发深沉浓烈的爱,作者用“娉婷”且“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同时用“鹅黄”“绿”“白”描写花的绚丽与生机勃勃突出对爱的无限期待与渴求之情。

  角度多重,感官体验

  全诗从多个角度描写四月天的特点,无论是柔和恬静,还是百鸟欢鸣,作者都善于调动多种感官加以表现。如对四面风的描写,一个“笑响”,一个“点亮”,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赋予抽象的风以灵气和生命力。对四月景的描写,视觉上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听觉上有“燕在梁间呢喃”,触觉上有布满空间的“暖”,带给读者多重感官冲击。同时,作者运用云烟缥缈的轻柔表现四月天的静,同时用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和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勾勒出四月天的灵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名家点评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杨春:林徽因用她的五彩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四月天的春景图,有云烟星子细雨图、百花娉婷鲜妍图、水光浮动白莲图、燕子梁间呢喃图等,整首诗无瑕而又透明,既充满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和谐与适度美,也洋溢了浪漫主义的热情和明朗,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个人的生命体验,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俞晓红:全诗借助多重象喻,来书写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开朗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爱和希望,表达了女诗人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内容纯净意象优美,笔调有如诗作所描写的画面一样轻灵美丽、温暖喜悦。诗人注重韵律的和谐和形式的美感,词语虽有跳跃,语意却自然连贯,五节句式大致整齐,各节比喻也形成了排比群,各种喻像色彩缤纷,动静交融,表现出形式的新颖与完美,在清新柔丽的意境中让读者感受到心灵愉悦的震颤。(《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

  当代作家白落梅:林徽因遗留下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唯独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人一见倾心,刻骨难忘。于是每个春暖时节,人间四月,必然会想起这个叫林徽因的女子。捧读这首诗,无论处何季,置何地,总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从此,林徽因永远活在人间四月天,永远那般清丽脱俗。她如同春天一样有着不会老去的华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微因的人间四月》)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其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等。

【《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原文是?08-12

《社戏》的原文10-31

《木兰辞》原文11-08

《劝学》原文及翻译11-04

虞美人原文12-29

巴金沉落原文04-23

《春望》原文03-21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06-28

《公输》原文及翻译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