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戏剧高甲戏

时间:2022-10-18 10:44:29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福建戏剧高甲戏

  高甲戏舞台上表现的大喜大悲、大爱大憎、善恶分明,乃至音乐唱腔上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闽南人性格的形象写照。同时,高甲戏善于吸纳其他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使高甲戏从早期的简单、粗糙逐渐走向成熟与完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福建戏剧高甲戏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最初是闽南民间装扮“水浒传”的化装游行,随后出现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时称“宋江戏”。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至清末,“合兴戏”又吸收京剧、昆剧、傀儡戏的精华,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福建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而众所周知,一个剧种的形成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由经历孕育、发展、成熟、鼎盛的全过程。

  “宋江仔”的兴起,是高甲戏的孕育期;此后与“竹马戏”或“四平戏”的合流,艺术上获得发展,才形成高甲戏;又经历初创阶段,吸取本土姐妹艺术品种(如梨园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和外来的剧种如弋阳腔、京剧等)的表演来丰富自己,艺术上趋于成熟,乃至清末民初年间成为闽南最大的地方剧种。其重要标志是:

  一、班社林立

  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近百班,较有名气的有:“福良兴”(1902年)、“福荣兴”(1902年);“金成兴”(1910年)、“新福和”(1913年)、“福庆兴”(1915年)、“福美兴”(1915年)、“福泉升”(1915年)、“吕宋班”(1922年)、“福金兴”(1922年)、“福庆成”(1924年)、“金福兴”(1924年)等。

  二、名伶辈出

  闽南地区(晋、南、惠、同、安、永、德)约有从艺高甲戏人员2500人以上,而且名伶辈出,各有造诣,享有盛名。自民初以来,到20年代末,知名的脚色有:洪金乞武旦。洪玻璃花旦,艺名“洪玉华”,1922年随吕宋班赴菲律宾演出,以《凤仪亭》貂蝉、《卢俊义》贾氏等花旦行人物,名扬南洋。胡玉兰高甲戏坤角第一人,花旦、武旦、青衣、文武小生皆精,声色艺俱佳。

  三、出国献艺

  本时期到东南亚华侨聚居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亚、缅甸、泰国演出的班社有:福良兴、金全兴、福庆兴、福美兴、吕宋班、金和兴、大福兴、福连兴、金福兴等随班出国的艺人200人以上。他们在国外华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好评如潮。同时,他们也与赴该国的京剧班社观摩交流,切磋技艺,吸取了京剧大量的剧目和表演程式,在演技上有显著的提高。

  四、剧目丰富

  高甲戏脱胎于“宋江戏”,又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剧目限制,丰富演出剧目。剧目有吸取自木偶戏、京戏,也有取材自章回小说,如《三国》、《说岳》、《隋唐》、《楚汉》、《施公案》、《彭公案》、《粉妆楼》等传统剧目共600多本。由于剧目的开拓,必然在表演、音乐、武打等方面,作全面的改革创新。它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戏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汲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使高甲戏的艺术更臻完善,独具风格。

  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成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不少高甲戏艺人曾远涉重洋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一带演出。高甲戏成了海外华侨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这一备受欢迎的福建文化代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据老艺人陈坪(1884-1957年)称,听其师傅代代相传说: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南安岭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名归侨合办一戏班,班名“三合兴”。它突破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戏,剧目有《郭子仪拜寿》、《困河东》、《斩黄袍》、《逼宫》等。合兴戏出现后,很受群众欢迎,戏班也增多了。

  “合兴戏”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当时有规定,进合兴戏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定型剧目)才能入合兴班演“桶外戏”(即合兴戏的幕表戏),二戏逐渐融合,至清末,宋江戏与合兴戏统称高甲戏。

  至于高甲戏的称谓,据传是因为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另有一说法是因为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闽南观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20世纪20至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各班竞技激烈,先后涌现出“十大虎班”:“前五虎”为“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最好的称“龙班”,即“金莲升”,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20世纪30年代,部分高甲戏戏班不满足于在农村草台流动演出,陆续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这一期间,出国的戏班达到高潮。共计有:新连兴(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连芳(1930-1933年)、锡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兴(1934-1936年)、协义社(1937年)、福顺兴(1936-1937年) 、金春宝(1936年)、尚义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

  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20世纪30年代时走出国门的班社于战前先后回国。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便是在“戏改”中,通过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抽调最优秀数十人演员而组成的。他们是:董义芳、吴远宋、施纯送、许仰川、柯贤溪、刘再生、林秀来、陈子良、柯贤克、蔡秀英、黄秀郎、林固子、陈玉燕、林贤殿、施义烧、蔡文煌、田鸡仔、吴尊荣、肖迪频、肖光椅、姜金龙等。而后又陆续调入一批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具有专业水平的新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王冬青、吕文俊、杨波、张伯萍、陈枚生、王振权、王大弼、蔡展龙、佘楷模等人。由于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世纪60年代初,新编古代戏《连升三级》等,赴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巡回演出。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谭震林、郭沫若、茅盾、邓拓及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郭沫若、老舍、邓拓等观看《连升三级》后均题诗赞誉。

  1982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赴香港演出,带去剧目《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戏。

  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数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国留学生来团观摩丑角表演。

  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笋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饭》、《骑驴探亲》等小喜剧。高甲戏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评。

  1994年,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赴台湾、金门演出。

  1997年10月,晋江市高甲戏剧团赴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同年12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福建剧展演出。

  2019年10月2日,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2日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演出。

  荣誉表彰

  1983年,由安溪县高甲戏剧团诸葛辂编剧的《凤冠梦》参加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出获剧本一等奖,及导演、音乐、表演、舞美、演员等7项奖,并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20世纪80年代,由老、中、青作者创作的一大批新剧目如《颠倒乾坤》、《真假王岫》、《高平关》、《施琅将军》、《唐宗逸事》、《开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均获省级剧目奖。

  1985年,创作古装剧《颠倒乾坤》参加福建省十六届戏曲会演,获剧本三等奖,蔡友辉、刘基德获演员一等奖。

  1987年8月,《黄卷与蚊诗》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颜佩琼、刘基德获优秀演员奖;蔡友辉获表演奖。

  1987年12月,传统小戏《管甫送》、《扫秦》参加福建省“水仙花”大奖赛,李珍蕊、刘基德获演员奖。

  1990年9月,《关化斩子》参加省18届创作剧目调演,张天鹏、林金清获剧本奖。

  1991年3月,《争尸》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喜剧比赛,张伯萍获编导、音乐一等奖。

  1993年10月,《大河谣》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获优秀剧目奖(集体);许一纬获优秀编剧奖;张天鹏、张伯萍获优秀导演奖;蔡友辉、吴地四获优秀表演奖;陈靖萍、柯荣湘获表演奖;吴振世获舞美设计奖;佘楷模、陈思萱获服装设计奖;苏兆平获灯光设计奖。

  1993年12月,《大河谣》参加省第19届剧目创作调演,获“特别荣誉奖”。

  1994年11月,《大河谣》获中国剧协“曹禺文学作品奖”。

  1994年,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汉魂》,获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优秀剧本、导演、音乐等奖项。

  1995年,《大河谣》获省首届百花文艺奖的特别荣誉奖、《大汉魂》获全国“文化新剧目奖”、《玉珠串》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1996年,《玉珠串》获全国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与中宣部1996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同时,在96中国(湖南)第4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演出的《审陈三》获综合演出一等奖及剧本、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

  1996年,在第20届省戏剧会演上,由晋江市高甲戏剧团演出的《金魁星》获优秀剧目奖及优秀导演、音乐等奖项。

【福建戏剧高甲戏】相关文章:

戏剧的名言01-18

戏剧常识教案01-15

关于戏剧的名言01-18

戏剧表演就业前景01-15

戏剧学简历封面02-09

福建客家建筑福建土楼02-08

福建的春节01-14

福建扁食02-08

莎士比亚戏剧的读书笔记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