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课件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课件, 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