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们心目中的高考作文应该是怎样的?

时间:2021-11-03 10:01:00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我们心目中的高考作文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心目中的高考作文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心目中的高考作文应该是怎样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本刊4月23日刊登了“中国高考作文——向左走,向右走?”专版讨论文章后,许多读者来稿继续研讨这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就高考作文来说,除了命题者和一线教师外,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参加过高考的考生。他们经历了从审题、谋篇、布局到语言表达的全过程,对高考作文有深切的感受,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为高考作文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今天,我们刊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部分学生讨论高考作文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以新的启发。

好的高考作文题能让考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程全 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揭开面纱后,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观2007年全国19套高考作文题,可谓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呈现多元格局。

    首先从命题的形式而言,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仅有4题。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席卷而来,强势登陆,共有15题。命题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虽然仍有限制,然而这对我们考生而言,已经是跳出了一个局限的圈子,有更宽广的发挥空间。

    其次是考查的内容。作文内容极为广泛,涉及社会、自然、人生、文化、心理等诸多领域,重点关注考生人生的发展、修养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能力。无论是充满质朴气息的《关于“帮助”》、《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语文,要说爱你不容易》,还是诗情画意的《怀想天空》、《提篮春光看妈妈》、《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抑或是直视现实的《必须跨过这道坎》、《酸甜苦辣说高考》、《摔了一跤》等,都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语境之下,引导考生融入社会、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净化心灵。

    最后是命题的特点。总体上看,2007年高考作文题在多样性中有统一性。注重人文性,从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扩展到奠定精神底蕴、提升人格品位,将做人与作文统一起来;注重文学性,偏重于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诗意情怀,如《诗意地生活》、《行走在消逝中》,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可以让文笔灵秀的考生得以施展才华。可是部分题目过于空灵,多数考生难以驾驭,使抒情变得空洞单调。有些题目跨越太大,脱离了考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步与一生》、《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等。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我认为,高考作文应当面向全体考生,站在考生的角度命题,降低难度系数,努力进入考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让处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可以多关注伦理道德、人性品质,多关注当下人们所关心的时事,不只是政事。可以同时命两个或多个题目,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形式或文体,供考生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让每个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黄群)

  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干预生活

    2007年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上分为3类,分别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这些命题形式都各具特色,有的平实稳妥、贴近考生实际,有的具有鲜明的课程改革色彩。但就总体而言,2007年的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上都一致转向了更宽广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层面,更注重于提倡“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关注人生”。

    如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摔了一跤》、全国卷Ⅱ作文题提供的两则关于帮助的材料都体现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干预生活的命题原则。

    在命题作文方面,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卷《我能》、湖南卷《诗意地生活》及四川卷《一步与一生》这些传统命题也在不断地倾向于结合实际,激活思维,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与思考。

    话题作文也趋向于让学生由此及彼,对话题进行深度挖掘与思考,与历史、时代、民族和生活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如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湖北卷《学习母语、运用母语》、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以及广东卷《传递》等。

    广东高考话题作文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二是精神上的传递。从提示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佳,从大处着笔,一个民族的延续在于传递,没有传递就会消亡,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

    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放眼自然,万物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人间传递着爱的温暖。放眼家庭,亲情传递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还可以把目光聚焦到历史,从发展的过程来看精神传递。

    俗话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要注意结合时代精神与内涵展开思路。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又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无论是“国学”热,还是对外来节日文化的“抵制”,都反映了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思考。如何把奥运精神和中华文明传递给全世界,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另外,从新课程要求来看,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关心时事、勇于探索自我,也反映了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

    对于未来的作文命题,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我更希望能命制出关注现实、启发学生思考的好题目,让每个人畅所欲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现在的高考作文训练,基本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规范:背材料,默名句,不断重复点题,大量笔墨花费在首尾两段,对中间叙事、抒情部分有所忽视。这些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考生自我风格的体现与真挚情感的表达。(冯诗琦)

 

   充分发挥作文想象力要从平时抓起

    在2007年语文高考中,我一路做下来都挺顺利,但看到作文题《传递》,却使我突然慌了手脚。这么笼统的话题,范围这么广,我有点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虽然我们平常总是埋怨作文题目出得没有发挥的余地,可一旦有了广阔的空间,一时间我们又无法发挥。

    既然自己发挥不了,就按老师教的去做,我们名之曰“现代八股文”。开头提出论点,语言要优美,中间找论据,李白、陶渊明、鲁迅再好不过,接下来转换一下表达的侧重点。结尾列几个排比句升华一下主题,那么一篇受评卷老师青睐的文章就算完成了。老师说这叫“以不变应万变”。可对于《传递》这个题目,我总不能分别说李白的诗传递了什么,鲁迅的杂文传递了什么,陶公的归隐又传递了什么吧?所以这个话题有让我们跳出传统作文模式的可能。但它究竟好不好呢?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它确实不像以前的话题一样束缚我们的思想,把我们绑在“八股文”上。可是我们一年的作文备考训练的就是这种模式,因为专家和老师都说这种写法最四平八稳,且容易得高分。但当我们遇到一个较有余地的话题,我们又如何能在考场上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把自己的思想解放了呢?

    跳出传统的作文模式去想一想,可以用来传递的东西还真不少:传递信息、传递爱心、传递思想……假如各个方面都涉及,那么文章只能泛泛而谈,没有深度,自然得不了高分。而如果专找一个方面来写,又怕写不够字数,而且,纵向深度的思索要比横向广度的思索难得多。我想,这就是这个话题的闪光点所在,因为从这里能看出思维水平的差距。

    相信这个话题如果放在今年,很多人会马上想起奥运圣火的传递,从而写到奥运精神的传递。联系时事热点是出题者的意图之一,但在2007年,对于我们这些一心只想通过读书走出去的农村孩子并没有多少话要说。

    现在回头想想,这题目并不难写,且不用担心会离题,但在考场上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要抓住一点来展开,往往会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陷入了空谈。所以,出题者如果能想到这一点,或许在我们的作文中就能出现更多精彩的文章。(刘格花)

    流露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

    我发现写关于高考作文的感想比写高考作文要难得多。至少去年高考作文我是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的,但是这样一篇感想却耗费了我几天时间,脑细胞都不知道损失了多少。

    对命题者或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高考作文题的质量是由命题形式、内容、导向性、创新性等多个因素决定的。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在乎的只是这个题目好不好写,能让我们奋笔疾书的便是好的作文题,如果让我们一筹莫展,那么可以肯定,在考场上出题人已被我们在心里咒骂了无数次。如此说来,我们眼中的好题目必定是具有很好延展性的题目。

    例如2007年山东省的题目《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浙江省的《行走在消逝中》,首先这样充满诗意的题目就让我们有写作的欲望。其次它能给我们的联想也很多。在高考考场这种地方,最害怕的就是才思枯竭。这两个话题作文题目让我们很快联系到我们的历史课本,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比较容易下手,但是这种文章通常要有文采,而且要写得深刻,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审视自己,写心情故事或心灵独白,还可以联系实际,向理性、政治和哲学的方向发掘。福建省的作文题虽说只有“季节”2个字,但是思维也能展开。而像海南省的《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宁夏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很难让我们跳出思维的定式和局限。江西省的题目以及安徽省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虽然高考对我们可以算得上生死攸关的事情,但是真正在写高考作文时,我们很少会考虑能不能拿高分,怎么样使其更有文采,而只是尽量想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因为我们明白,如果我们没有郭敬明那样华丽的行文,没有韩寒犀利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流露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但是又有多少题目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在高三这样紧张的生活中,我们怎么去写“诗意的生活”?无论是明目张胆地喊或者心里暗暗地说,无一不是对高三生活的抱怨。然而这种抱怨怎么能写进高考作文呢?就算写了,也会被评卷老师看作是发牢骚和无病呻吟。而在一个重视英语甚于重视母语的国度,我们又怎么去写好母语呢?也许大多数同学更关注自己的英语成绩。

    2007年高考已经过去了,我也顺利地进入了重点大学,但是高考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比如说碰到了一个好写的并且能表达心声的作文题。(龙璟瑶)

 

  没有难度也就没有区分度

    痛苦的事情忘得特别快,才闯过高考,对作文题的印象就已经淡了。再拾起这份记忆时,才发现在2007年高考作文题中广东的作文题《传递》最好。

    这个作文题简洁、明确而又浅显易懂,让考生心头一亮。传递,意为一个接一个地递送下去。这既可以是实物的传递,又可以是抽象意义的传递,着重强调的是“传递”这一动作。说到这里,考生可写作的题材范围之大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北京奥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世界各地广建孔子文化学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递,2007年作为新课改的收获年,又何尝没有课改的经验和教训传递?大到体育、教育、文化,小到一根针、一个苹果、一只碗均可作为写作的题材。这真正做到了保证每位考生有话可说,同时也符合高考作文题既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又表达个人细腻情感的要求。

    《传递》这个作文题好写,考生几乎可以顺手拈来。这样的好反倒成了另外意义上的不好。高考作文题必须最大限度地考查出考生的语文素养。而审题是考生完成该题的第一个坎,在审题上设置一定的障碍是必要的,而这个作文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就明显地错过了区分考生等级的机会。既然考官让考生顺利通过这一关,那接下来在写作内容与技巧方面的考查应该相应地提高难度,但对于《传递》这个宽泛的题目,在考生可以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的原则指导下,也没有多大难度可言。(陈叶娇)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老师提供帮助)

    【链接】2007年全国及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Ⅰ《摔了一跤》

    全国卷Ⅱ《关于“帮助”》

    北京卷《读古诗写感想》

    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

    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

    江苏卷《怀想天空》

    海南卷《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宁夏卷《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湖北卷《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湖南卷《诗意的生活》

    广东卷《传递》

    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辽宁卷《我能》

    四川卷《一步与一生》

    福建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