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转贴]观察的方法

时间:2021-10-31 09:10:38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转贴]观察的方法

观察的方法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要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必须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有别于科学研究中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过程,是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并对已有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而不像科学观察那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寻求并发现新的事物。学习观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观察法

  

  对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对象进行观察。春游时,对山峦河流、地形树貌、民俗风情、文物建筑、田园风光的观察,配合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学习,在大自然或植物园、动物园中观察多种多样的活生生的动物和植物,都是运用的自然观察法。我国宋朝画家文同,擅长画竹,这主要是得益于他坚持对竹进行“自然观察”。他在居室窗外栽种一片竹林,朝夕观察揣摸,脑海中保留着鲜明生动的竹子的形象,挥毫作画时总是“胸有成竹”。

  

  二、实验观察法

  

  在实验室里,运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观察或人为的创设一定条件或改变一定的条件,使被观察的对象或现象发生变化而进行观察。在理化实验室中做实验或老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而进行的观察;根据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对某种果树进行嫁接,然后观察果树生长的变化情况等,都是实验观察法。物理教师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常常做这样的演示实验。在平整的讲台上放一辆小车,教师用力推一下,小车开始运动。然后慢慢静止下来。我们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个演示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三、长期观察法

  

  在比较长的时期中,对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了解雄槲蚕蛾是如何寻找雌蛾交配的,整整观察了6年;还观察了隧蜂30年;观察了蜣螂40年。广西有位学生,为了观测气象,在家里培养了泥鳅,自制食盐晴雨纸,坚持观测226天,基本上掌握了晴雨纸与天气变化的规律。

  

  四、间接观察法

  

  人的感官直接观察的精度和速度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必须借助仪器对事物现象或过程进行间接观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说,每次观察仪器发明或改进,都推动了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例如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秘密,导致了细胞学说的建立,由于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增进了对宇宙的了解;光谱仪、电子扫描器、红外线探测器等的发明,更是使人的观察更为精密准确。要提高观察能力,必须掌握观察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五、历史观察法

  

  即按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它以时间变化为特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之中。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过程和时间顺序。习惯上,把短时间的变化称为过程性的发展变化。同学们平时阅读到的描写家乡的“变迁”或“观看日出”一类的文章,作者大都是采用历史观察法观察后写出来的。这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的。例如课文《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对暴雨的描写,老舍先生便是按照“暴雨前—暴雨中—暴雨后”的观察顺序描写出来的。

  

  六、移位观察法

  

  就是观察者在不固定位置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不固定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这种观察可以是观察者的移位,也可以是观察对象的移位,其观察点在不断发生变化,是一种动态性观察。这种观察往往是有选择的,它的变化特点以空间变化为标志。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便是采用移位观察法来观察并表现矗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运用的是“点”的转移与或“线”的延伸的技巧。

  

  七、解剖观察法

  

  就是把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方面或各个组成部分一一分解开来。认真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可以使我们对事物了解得更加精确。例如观察直圆柱;这个形体是什么形状?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两底面之间相等吗?通过这样解剖观察后,就能把握圆柱的主要特征。直圆柱的两个底是相等的圆,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又如“赢”字,学生不易掌握其字形,但如果进行解剖观察,分解为“亡、口、月、贝、凡”便容易得多了。

  

  八、比较观察法

  

  就是用对照比较的方式去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找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获得清晰的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我们要求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例如“蠃、赢、羸”三字极易混淆,只要我们进行比较观察,便可发现他们结构相同但又有不同的部件,分别是“女、贝、羊。秦王嬴政从母姓,故“蠃”中有“女”;输“赢”与金钱相关,古代“贝”即是钱,故“赢”中有贝;“羸”原意指羊瘦弱,故“羸”中含“羊”。经过这样比较观察,再趣味理解掌握这几个字就会轻松得多。

  【发表论文编号:334,国家级,国际范围发行, 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学生理化报·高一物理版》2006年1月1日第4版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