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司法考试中我的第四卷经验交流

时间:2021-10-02 16:31:56 经验心得 我要投稿

司法考试中我的第四卷经验交流

  根据司法考试大纲,试卷四主要由简析题、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组成。第四卷均属于主观性试题,预计2005年的国家司法考试中会增加这部分题目的比重。再加上这部分学科多,综合性极强,阅读量大,文字多,人物多,法律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法律事实多样而且关卡重重,稍不注意就会遗漏重大法律事实或钻进命题人的“圈套”里,其综合性强主要体现在跨学科、跨领域性,一道题中既有实体法的考核知识点,又有程序法的考核知识点,既设计刑法制度,又设计民法制度,尤其是像2004年最后的两道论述题,分值极高(每道题25分),而且答题要求中突出“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言之成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即可得到较高分值。总而言之,第四卷是最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一卷。

司法考试中我的第四卷经验交流

  一、简析题

  简析题的答题要求是:要求严格按照实体提问回答问题。考生应仔细阅读试题及提问,按要求作答。简析题的出题特点与答题思路:

  1、一般每个简析题的提问中会包含6到10个不等的小问题,这一题型出题数量较多,总分值很高,覆盖的知识点很广,而且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明确,考试可以针对每一个小提问作答,而且这些小问题一般都是独立的知识点,互相之间不会影响作答。针对这一特点,考生在答题时应该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尽量的简洁,不能做过多的解释,否则会适得其反。其实从历年的真题答案中也可以总结出来,许多考生担心自己答得不完整,就尽可能多的在试卷上写,而事实上由于每年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太多,阅卷老师不可能很细致的去看考生的答案,而只是去找答案中的踩分点。所以在答简析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问案件中**有无诉权,答案是“有”或“有诉权”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问为什么,就没有必要再去解释,那样做不但不会多得分,反而会耽搁时间过多,到最后还有许多题目没有时间去做。既使有的题目问了为什么,也要尽量用一两句话,点到为止,比如说问“为什么不能行使代位权”,根据题意答“因该赔偿金是专属于曹某自身的债权,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王乙不能行使代位权”就行了。

  2、简析题的出题思路一般是根据知识点来提问。这样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做知识点的总结,强调关键词的记忆。具体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按各主要部门法来分类,把一些明确的知识点以关键词等形式、按照每个部门法的体系罗列下来,尤其是把那些难点、自己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作一记录和比较,这样等考前冲刺阶段就不用再去翻看有关的教材而可以直接看自己的“知识点积累”,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记忆更牢固、更有针对性。

  3、具体到考试的内容,纵观2002年到2004年的司法考试,考点一般分布在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些有诸多法律明确规定、有关法典颁布年限较长、实务中应用较广的部门法。因此除了注意理论上的积淀,还要针对考试的特点,好好看看相关的法典(比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尤其像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些法律的相关司法解释历来因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成为考试的重中之重,因此除了参看有关法典的原则性规定外,还要把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详读数遍,争取做到烂熟于心。

  二、分析题

  根据司法考试的考试说明,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是“要求考生根据案情,做出全面分析。”“全面分析”这一突出的特点使得分析题在历年的考试中成为难点所在。分析题的出题特点与答题思路:

  1、分析题与简析题的区别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提问方式不同,分析题的提问一般没有分出若干小问题,而是笼统地要求考生进行全面分析,因此难度比简析题要增大很多。考生拿到题目后往往会觉得无从入手。其实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集中,而且一般都是考查相关部门法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考生只要考前全面复习过,应该不会对题目的问题感到陌生,较多的感觉是可能自己就试卷所提的问题了解不是很全面,感觉自己可能答不全。针对这一特点,考生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仔细审题并明确所提的问题之后,自己在草稿纸把所问的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像上述简析题那样分成若干个小点,比如可以按照法律主体、法律关系以及相应行为的主次关系一一罗列下来,再根据每一小点逐次进行作答,这样不仅思路清晰,也不易漏掉答题点。

  2、除了在答题时可以像简析题那样罗列要点、逐次作答,在要点列出之前一般要有一段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回应和引出后面要点的话。比如可以很直接地指出所提问题系涉及民法基本原则之间的价值衡量,或者先指出甲、乙以及丙之间的法律关系,或指出甲、乙以及丙分别构成刑法上的那些罪名等等。简言之,分析题的答题框架要尽量体现出“总—分—总”的特点。

  3、根据最近几年的考查,分析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刑法总则和分则的结合分析、刑法分则一些主要罪名的构成要件分析、以及民事、刑事诉讼法某一阶段或程序的综合考查,因此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大的部门法的关键知识,根据知识点的关联程度,以“专题学习”的方式进行综合记忆。

  三、法律文书题

  法律文书题的答题要求:要求应试人员对试题所提供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并按试题要求将其制作为相应的法律文书,或要求应试人员对试题所提供的法律文书找错,并提出理由或分析。法律文书题要求答题格式规范、文字通顺、标点正确、无语法错误。具体的题数与考查科目包括:2002年卷四第十题(书写公诉状,11分);2003年卷四第二题(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修改,11分);2004年卷四没有关于法律文书的考查。

  针对上述要求,考生作答时,首先应注意格式的准确性,并应同时注意内容的准确,抓住重点和要点。评卷人在评卷时按点给分,因此只要把要点答到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值。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分析案情,准确判断出司法文书的类型、名称,争取格式规范、项目齐全,层次分明。

  2、正确列明诉讼参加人的诉讼地位。叙事清楚,说理充分,要点突出,结论明确。

  3、使用的语言文字要言简意赅、朴实庄重、用词准确(不滥用方言、行话),尽可能地使用法言法语(如“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第三人称”、“符合**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等)。

  4、如果时间紧迫,可先书写文书格式(确定名称、首尾部、诉讼请求、附件项目等,)再填充事实、答出理由要点和引用法律依据。

  5、认真研习历年真题出现过的法律文书格式,并把这些考过的文书的格式简要地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记忆习惯很简明地列出格式的要点或者把每一法律文书的范本自己动手写在小本子里,这样大约十多页纸张就能把一些常见的、主要的文书记住,考前的复习和查阅也会很方便。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将来从事法律职业也是大有裨益的,毕竟对于一些法律文书的烂熟于心反映着一个法律执业人的基本素质。

  四、论述题

  答题要求: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题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流畅、逻辑严密、表述准确,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学基本理论素养。主要出现于近几年的司法考试中:2003年卷四第八题(考查依法行政与合理行政,30分);2004年卷四第七题(考查各种解决争议的方式的选择及其利弊分析,25分),第八题(重点考查权利的行使及其界限,25 分)。

  论述题的出题特点与答题思路:

  1、论述题是2003年司法考试试题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在2004年还增加了这一题型的分量,可以预测,这种体型由于其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应该会成为以后司法考试的稳定题型。针对这一特点,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关心时事、关心一些贴近社会和百姓生活的问题,尝试着用所学到的法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纠纷;注重多练笔、多参与实践,注意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法理和法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论述题属于无标准答案型试题,在评卷时有一个拟定了的参考评分标准,对各个考核目标的分值进行适当的分配,以作为评分的原则依据,如法学理论运用、立意观点占几分,文字表述占几分等,最后根据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综合评分。因此答题时一定要分成若干段落,总的思路是先进行合法性分析,后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权利义务关系为主线,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界定所给案情涉及的法律部门和所出现法律主体的性质,运用法理、宪法结合有关部门法的原则和制度进行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至于具体的真题分析,2003年卷四第八题考查依法行政和合理行政,涉及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涉及被拍摄者的肖像权和名誉权保护以及索要“保密费”行为的定性问题。2004年第七题涉及对现实纠纷的具体解决方式,比如可以申请居委会的调解,向公安部门(派出所)提出违反治安管理的控告,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这些方式在成本、时限、效果等方面各有利弊,可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第八题主要是涉及公民权利的行使及其界限的问题。可以先就法律上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接着从权利的行使的正当性论述该案情中有关主体的行为自由,再结合权利行使的有关原则 ——如权利不得滥用、权利失效、诚实信用等原则论述权利行使的界限及其相关法律规制,最后在做一倡导性的小结——我们有权行使权利并享受其带来的利益,但也要注意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对我们行为的界限。总之,论述题的解答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经验总结。

     诚实信用等原则论述权利行使的界限及其相关法律规制,最后在做一倡导性的小结——我们有权行使权利并享受其带来的利益,但也要注意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对我们行为的界限。总之,论述题的解答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