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自考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石

时间:2021-10-05 19:01:59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自考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石

  曾经有人问过杨林,如果是按部就班读书考大学,你会选择什么专业?杨林说:大概会是外语了。出身于外交世家,父母曾经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外交官,可时代却给了他另外的选择。1976年杨林高中毕业穿上水兵服当了海军,是自考圆了他的大学梦。

  杨林刚入伍那会儿,在猎潜艇上当操舵兵,所在部队在福建前线,由于是作战部队,日常的训练和巡逻、值班安排得满满的,读书学习的时间并不多。高考恢复后,因为没有得到部队领导的同意,参加高考的念头只能打消。

  一个上中学时曾经七门功课考700分的人,一个被同学感慨最应该上大学的人,难道就真的没机会读大学了吗?对外面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杨林只有一种感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1982年的一天,出海归来的杨林收到了父母的信,里面夹有一张北京自学考试报(北京考试报前身)。家人劝他:可以通过自考报这个小窗口,了解一些当时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找机会读大学。

  两年后调回北京海军总部机关,杨林就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繁忙的工作中,杨林时时感慨分身乏术。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格外珍惜。有几次,杨林由于工作脱不开身,只好请母亲去辅导课上录音。老人家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坐在一起听课,老式硕大的录音机成了辅导班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杨林从参加自考开始,就摒弃了功利性的学习态度,他一次只报考一至两门,但门门功课都一次通过,而且几乎都是北京市最高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内容丰富、难度较大的课程,都考了90多分。

  考究历史,自将磨洗认前朝

  杨林打小就喜欢看《三国演义》,神形毕现的人物描写、错杂融合的历史事件,都让他着迷,引发思索。自考做毕业论文时,杨林很自然地就把题目定为《三国志演义:二元化的历史观》,北师大中文系的老师对这篇论文给予了很高评价。文章后来在《史学理论研究》上发表,并入选《中国历史学年鉴》。等入读中科院历史学研究生班时,多年的爱好在他身上形成的历史感会经常不知不觉地冒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发行《三国演义》邮票,其中有一张“隆中对”的小型张,在何处搞首发式,引起了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两地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杨林也对这桩历史“公案”产生了兴趣,在详细了解“襄阳说”和“南阳说”的观点、材料后,写了一篇《利在国家,何必辨襄阳南阳》,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国内许多报纸转载,据说由此引发了历史上第三次诸葛亮躬耕地的论战高潮。

  香港回归前,杨林到香港采访。时间比较宽裕,他不去风光旖旎的维多利亚港和繁华热闹的尖沙嘴、铜锣湾,却把香港与历史沾点边的地方跑个遍。在新界,一位邓老先生带杨林看了一处被损坏的历史遗迹——达德公所,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邓氏族人在这里组织指挥了武装抵抗。公所旁边的忠勇祠,供奉着为保卫乡土而牺牲的英灵们。眼见着抗英遗迹已被水淹掉一半,整个建筑摇摇欲坠,破败不堪,杨林心里不是滋味。回北京后,他写了一篇反映抗英遗迹被毁的文章,发表在香港的《紫荆》杂志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即着手调查,组织修缮,他也略感欣慰。

  喜欢做一件事,杨林就会投入自己的精力,不惜时间不计代价地坚持下去。在社科院读研时,杨林对“明成祖与明初政治”的专题很感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实地踏勘,披阅十载,发潜钩沉,写成25万字的人物史传《马上天子》。

  有书评家评论此书说,“书中深刻揭示了那些功过背后的历史因缘,丝丝入扣地再现了人物性格与环境、制度之间的交织与交融。作者与其说是在为朱棣作传,不如说是在描写十四、十五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画卷。”该书被明史专家列为了解明史的阅读书目,并被推荐为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参展图书。国内数十所高校图书馆也都有收藏。

  投身报业,舞出人生新天地

  杨林是一个很敬业的人,无论什么工作都做得十分投入,朋友们这样评论他:经常用一种举轻若重的态度,去做许多在别人眼里不值得如此付出的事。靠着这种认真执著的精神,杨林在新闻工作领域舞出一片天地。

  1990年杨林从海军宣传部转业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在《中信人报》当记者。作为企业报人,大量文章是为企业的典型宣传而写的,每篇别人看来字字珠玑的稿子,杨林无一不倾注了激情和心血。其中一篇便因之而推出了一个全国性的先进典型——中国海洋直升机公司7951机组。

  新闻线索是他在中海直公司上报材料中发现的:在南海的一次海难救援行动中,7951机组表现英勇,绞车员冒着狂风巨浪只身下到海面,救起了17 名落水的海上石油勘探人员。杨林深入机组采访,结合自己多年的海上生活经历,写出了一篇现场感很强的长篇通讯《“超美洲豹”紧急出动》。后来7951机组被国务院授予“海上救险英雄机组”荣誉称号,上报的事迹材料就是这篇通讯。中央电视台据此拍出了电视剧《大风警报》。

  中信集团公司成立之初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至今已发展成资产近万亿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信的开放性很高,平台很大,但《中信人报》作为企业报空间并不大。就是这么一个小舞台,杨林也做得兢兢业业,报纸从最初的两张16开发展到今天的4开正式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报”,他自己则从普通的编辑记者做到了总编辑。

  对生活对工作的澎湃激情,让杨林在记者、总编、历史研究者三方面都有所收获。他的个人作品集《落笔无声》即将出版,主编的《我与中信》已出版至第四册,《感悟中信》一书则被列为中信系统新员工培训的教材。《马上天子》一书也要重新出版图文本。他个人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新闻作品多次获北京市新闻奖、中国企业报新闻奖。

  作为报人,他具有极强的新闻敏锐性;作为记者,他的文字清新雅致;作为历史研究者,他在作品中织入了历史感和厚重感。杨林说,是自考让他养成了认真钻研的习惯,是自考培养了他厚积薄发的韧劲,是自考奠定了他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