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古城遗址

时间:2023-07-21 15:36:13 晓丽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蒙古古城遗址

  如今去内蒙古旅游,说起内蒙古的著名景点就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响沙湾、五当召等等,但是你知道内蒙古的古城有哪些么?在内蒙古有哪些遗址景点呢?想不想在内蒙古感受一下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呢?那就看看小编接下来为你盘点的内蒙古古城遗址吧!一起去看看内蒙古的遗址文化吧!

  内蒙古古城遗址

  1、后契勒陶力盖遗址

  1970年,在乌拉特中旗杭盖戈壁苏木西南4公里处的后契勒陶力盖(汉语意为火石梁),发现石器时代的石器打制场,发掘出石核、刮削器和人工打制的石片等文物,

  2、内蒙古古城遗址

  达日盖遗址

  达日盖遗址位于乌拉特后旗达日盖山口,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遗址不远处有排列有序的石棺墓群。此为新石器时代狩猎民族的遗址和墓群。

  3、呼鲁斯太遗址

  呼鲁斯太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呼鲁斯太苏木,属青铜器时代遗址。在这里发现典型的连珠状匈奴牌饰。旁有春秋时代的匈奴墓群。

  4、鸡鹿塞遗址

  鸡鹿塞遗址位于瞪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台地上。此城全用片麻岩牙和卵石砌成,筑于距沟底高约19米的山坡平台上。城呈正方形,边长约68.5米。墙上端残存厚度约3.7米,下端厚约5.3--5.5米,残墙高一般约7米,最高8米,西北缺口处只有两米高,平均高度为7.2 米。古城只在南墙开一城门,城门外有类似瓮形的长方形小围墙,留有入口。靠南墙东部内侧和西北角砌有磴道。城内出土文物有:汉代绳纹砖瓦、灰陶片、箭簇和一件青铜弩机。

  在古城周围十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十几处,作为防线和报警之用。鸡鹿塞和烽燧共同组成了汉王朝西北边陲的军事要冲。

  5、窳浑古城遗址

  窳浑古城,蒙语为保尔浩特,汉语也称土城子,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约三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该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最长 250米,南北最长200米,北与西北被沙漠覆盖,垣宽9~13米,南垣中部有一缺口宽约20米,约为城门。该城东墙北墙,残高1~2.5米。城中部略偏东处有一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层有1~3米深。文化层下层为汉代文物,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汉代建筑材料;中层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残片数种;上层为明、清文化层,较厚,有大量钧窑瓷残片,如青花瓷残片。在断垣残壁的表面也可拣到铁链、三梭铜合金箭镞等。台地东100米处,曾出土两件唐代金碗,其一为莲花状口径;另一件呈圆形口径,刻有缠枝牡丹和忍冬花纹,工艺精巧,花纹逼真,虽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出土时仍然金光闪闪。

  6、临河市八一乡古城遗址

  临河市八一乡东3公里处公路北侧,有一座汉代古城遗址。此城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内东北部和中部有两处台地,为古城的建筑区,出土大量砖瓦和陶器残片。城正北2公里处有汉代砖石墓葬群。

  三顶帐房古城遗址三顶帐房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顶帐房村南0.5公里处,古城东西长1120米,南北宽近1000米,西墙和南墙西段部分残高 3~4米,其他部分残高1~2米,呈土垄状,

  城东北角有较大型夯土台地,似为角楼遗址和角楼附近建筑物遗址。城中部偏南也有一处较大的建筑台基。城内其他地区遍布建筑材料,特别是曾出土有典型的汉代瓦当和“长乐未央”铭文砖,此为其断代的依据之一。城中出土的器物有陶制罐、瓮、瓶、盆、鼎以及两汉五铢和新莽大泉等货币。除了两汉的器物外,还出土有环状石器和典型的战国大铁鼎,这证明汉代之前,此处已成为要地。古城遗址的西部和东北部有大量的古墓葬。

  7、临戎古城遗址

  临戎古城遗址位于瞪口县补隆淖乡河拐子村西。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该城呈长方形,城垣由黄土夯实筑成。南北垣长约450米,东垣长 637.5米,西垣长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东北部还残留着0.5~2米高的土垣。城内出土文物有:绳纹砖、瓦、罐、壶、瓮、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带有绳纹、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纹饰,此为汉代陶器的明显特征。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铁制作坊遗址,距遗址近千米的地段上布满铁器残片。还有极少灰陶片和红陶片,类似辽至西夏遗物。古城垣外的东南部,也有制铁作坊遗址,出土文物有箭头、戟、刀等残存物。从地形看,临戎择河而筑,在黄河拐弯的地方。

  8、三封古城遗址

  三封古城亦称陶生井古城,位于瞪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约5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古城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土垣长约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残存的土垣。内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内城内外,砖、瓦、陶片俯拾可得,箭挺、箭簇数量不少,均为东汉遗物。内城东南角和外城相近处0.5米深的土中,发现有文化层。遗址范围内有武帝和王莽时期的五株、大泉钱币等文物。

  9、沃野镇古城遗址

  沃野镇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东南5公里处,建于北魏。古城东西长104O米,南北长68O米,南墙东部还有东西约340米,南北约200米的外墙。城墙残高0.5~1.3米。城东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可能是角楼遗址。城内到处有砖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

  10、西受降城遗址

  西受降城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西南15公里的圄圈补隆村东。建于唐代。此城东西宽280米,南北长42O米。城墙大部分坍塌,只留北墙示口东南城角楼。出土文物有“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等铜钱数枚。受降城是唐代设置的军事城堡。

  11、其它古城遗址

  除上述古建筑遗址外,还有乌拉特中旗的城圄圈古城、石兰计山口南西夏古城、乌拉特前旗增隆昌古城(汉、北魏)、城二壕古城(汉唐)、张连喜古城、城台子古城(北魏)、西山咀晚唐遗址、麻个奈古城(北魏)、五原县西土城古城(汉、唐)、蔡家地古城(汉)、向阳乡西夏遗址、五份桥古桥(汉)、临河县的黄羊木头古城(汉)等。

  内蒙古古城遗址

  1、托托城

  托托城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

  2、敖伦苏木城遗址

  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是一处元代(公元1271~1368年)城市遗址。敖伦苏木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是著名的景点。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3、云中城

  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于其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不久赵武灵王在"云中郡"开始兴建"云中城",作为"云中郡"驻地。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归呼和浩特所管辖)古城乡古城村。城垣周长8公里,现存有南城墙、西城墙及部分东城墙。土城墙残高8米,底宽23米,人工分层夯成。在城内西北方向,有一大土丘,当地群众称为"钟楼",瓦砾遍地,俯首即拾。秦汉时仍为"云中郡"的"云中县"。王莽更名"远服县"。北魏称"云中"、隋大业初年称"云中宫",唐高宗将"云中"改名"云中都护府",后又荒废。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古城址。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北方历史和呼和浩特历史有重要价值。

  4、辽上京城遗址

  辽上京城遗址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公元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后改称辽国,神册三年(918年)开始建筑京城,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由汉城、皇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周围约9公里。汉城在南,为汉、渤海、回鹘等族人居住区,有官署、寺院、市肆及驿馆等建筑。皇城在北,为契丹族居住区,东、南一带有府第、官署、寺院等建筑,道路交错,建筑遗迹甚多,地表现存有石刻观音像一座;西、北一带,地表空旷无物,原是契丹贵族们搭设毡帐区。大内在皇城中央,即宫廷所在,原台基突出地表,宫殿建于岗阜之上,四周绕以宫墙,气象恢宏。城址曾多次遭洪水侵害,皇城南墙及汉城城墙多倾塌,残墙高6米许,皇城各门及瓮城遗址犹存,皇城南部近年全被泥沙淤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绥远城

  绥远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乾隆四年(1739年)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设绥远城厅,为绥远将军驻所。1912年改为绥远县,1913年和归化县合并,改名为归绥县。城垣周长1960丈,通称“九里十三步”(以一步五尺计)。城为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面的中央各开一门,门的上面建城楼一座,系二重三楹式样;每个门的正对面,又都各建有“箭楼”一座,系二重式。在四个城角墙上又筑一组二重七楹式的高楼,这就是简称的“角楼”,它陪衬着四面的正城门楼为一个整体。四个城门名称,都是由朝廷命名:东城门名“迎旭”,北城门名“镇宁”,西城门名“阜安”,南城门名“承熏”。在各城门对面的箭楼左右,到各城门的左右两侧(包括便门),建成一个月牙式的半圆城墙,来环卫每面的城门,这就是“瓮城”。如今其著名的景点还有将军衙署以及内蒙古博物馆。

  6、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7、黑山头城址

  黑山头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是金、元时期的遗址,距今已经有700多年。该古城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居住城池之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土筑。整个建筑呈“干”字状,遗址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该遗迹对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及蒙古汗国时期直至元朝早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8、大同城遗址

  大同城遗址,位于达来呼布镇区东南19公里处,东南距黑城4公里。大同城,蒙古语称阿格塔音哈沙,意为马圈。清代,蒙古族旧土尔扈特牧民在大同城遗址发现马骨。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额济纳旗多勒贝勒巴依尔莽奈所属马群在此过冬度春,故命名为 “马圈城”。由于大同城东北有温都尔波日格城遗址 (K749),所以当地牧民称温都尔波日格城遗址为东城圈,称大同城遗址为西城圈。

  大同城北为古弱水干流,自城南绕经城北,然后向东北方流入古居延泽。古河道宽约500米,大同城位于古河东南岸平缓台地。大同城坐北向南,为内外两重城池,均为夯土板筑。内城东西长64米,南北宽52米,周长232米,残高5-6米,城门开于南墙正中。外城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64米,周长748米。东门宽6米,外有方形瓮城;西城门宽4米,亦有瓮城建制,倾圮较甚,不太明显,呈骆驼形状。内城有一座砖瓦房舍残迹,外城东南也有一片房舍遗迹。

  9、红城子遗址

  红城,蒙古语称乌兰都日博勒金,即红方城,红城这个名称是后人依据城墙颜色特征附加。红城近似正方形,长23米,宽22米,面积仅506平方米,墙基厚4米,上厚2.8米,高7米,并建有矮城堞。城墙均以土坯砌筑,每隔三层加一层芦苇,以增加墙壁稳固性。红城在居延地区汉代建筑遗址中,为保存最完好城鄣之一。1988年,红城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古城遗址】相关文章:

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09-05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09-04

四川阆中古城07-19

红河州石屏古城资料03-16

内蒙古乌兰夫故居资料10-31

内蒙古喀喇沁亲王府09-17

内蒙古雅布赖山的资料08-23

内蒙古一、二、五塔资料08-13

内蒙古孟家段水库旅游区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