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张建岗

时间:2021-10-30 19:40:34 资料 我要投稿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张建岗

第32卷第6期2012年11月

辐射防护RadiationProtection

Vol.32No.6

Nov.2012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

张建岗,姚仁太,任晓娜,汤荣耀,赵兵,徐向军,张俊芳,郝宏伟,张雷,徐潇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030006)

要:介绍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开展的响应工作,主要包括跟踪事故进程,

进行释放源项和后果估算,开展环境监测,提供技术分析和专家支持。对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国核与辐射应急的启示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建议提升核设施应对严重事故的安全功能,加强应急计划和准备的基础和各级应急组织的响应能力,改进应急专用设施和设备的可靠性,完善核应急运行机制,重视核与辐射应急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

关键词:核事故;福岛核电站;自然事件;安全;应急;对策;措施;经验中图分类号:TL73;X830.7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3月11日13:46(以下时间均为东9区时间),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致使福岛第一核电站所有机组场外电源全部丧失,但是没有破坏反应堆主体。虽然各应急柴油发电机启动,但是随后15:41的高度14m的海啸袭来,使场区泛滥,造成核电站全面失电,柴油发电机以及应急的供水厂房的发动机停止工作,只剩下蓄电池可用(提供堆芯隔离系统的运转),仪控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和冷却系统全部停运。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于2011年3月11日16:00接到通知,宣布进入应急状态,跟踪事故进程,进行释放源项和后果估算,开展环境监测,提供技术分析和专家支持,主要工作概述如下:

(1)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简称福岛核事故)进程和应急响应措施跟踪分析,包括核电站事故进程及工况,核电站应急减缓措施、公众撤离和隐蔽等应急响应措施,公众与工作人员受照射情况。

(2)福岛第一核电站环境辐射数据和电厂周围环境数据跟踪与分析,包括福岛第一

收稿日期:2011-12-20

核电站场址辐射水平、环境气溶胶监测数据和周围环境监测数据。

(3)核事故释放源项及辐射后果预测与评价,包括1)源项预测:根据事故工况估计放射性释放源项,利用近距离环境监测结果对源项进行粗略估计。2)核素大气扩散后果预测:进行风场分析、污染物迁移轨迹模拟,预测分析福岛核泄漏放射性物质的输运趋势;根据估计的源项、实时气象数据,计算得到地面风场、可能的影响范围、空气污染和等剂量曲线图;我国环境辐射监测放射性物质溯源分析。3)水环境可能后果调研与分析: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的辐射影响跟踪,调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海洋和陆地水体的辐射影响。

(4)在山西地区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同时应急小分队还在黑龙江进行了一次监测。工作内容包括: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的制定,气体放射性监测,气溶胶放射性监测,水体放射性监测,生物和土壤样品的放射性监测,并指导10个省、自治区的环境辐射监测工作。(5)核应急技术支持与咨询,包括受污染船只的控制标准及导出水平估算,出口到

1988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作者简介:张建岗(1966—),男,研究员。E-mail∶zhangjiangang@cirp.org.cn

我国食品、建材的控制标准,公众成员的辐射控制标准及人员污染控制导出水平估算,内照射监测方法,钚对人体的辐射与化学影响,并为新闻媒体提供技术咨询。

1

福岛核事故的环境辐射影响和日本采取的安全对策

福岛核事故的环境辐射影响

事故后,日本政府决定由文部科学省负

1.1

责开展环境监测。在常规情况下,环境辐射监测由地方政府负责。

监测区域包括陆地、海洋和空中。监测项目包括:剂量率监测(100多个固定监测点、监测车、航空监测、海洋监测),累积剂量监测(固定点),核素定量分析(主要是131

I和137Cs,包括灰尘、土壤、池水、草、饮用水、沉降、海水、海洋沉积物)。

福岛核电站周边设置了100多个固定监测点,各监测点采取轮流取样测量的方式,每天约进行40个点,每周对固定监测点的样品测量至少循环一次,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每周汇总通报一次。如果发现辐射剂量较高的点,将提高该监测点的取样频次。文部科学省还开展了公路沿线的环境辐射剂量调查工作。日本与美国能源部(USDOE)合作进行了航空辐射监测,DOE使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日方使用的是直升机。通过空中取得的数据,利用软件推算出距离地面1m高处的辐射剂量率,同时,通过地面取样测量数据对推算结果进行了校核。日本对海水也进行了监测,福岛核电站30km范围内由东电公司负责,30km以外由日本海洋研究机构负责。

部分环境辐射监测结果见图1和图21.2

[1]

图1Fig.1

空气剂量率分布

Distributionairdose

rates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采取的安全对策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针对福岛第一核电

站恢复和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图

[2]

日本建立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恢复路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为3个月,

图2Fig.2

铯(

134

Cs+137Cs)的地表沉积分布

Surfacesedimentarydistributionofcesium

目标是稳定冷却反应堆和乏燃料池,使污染水安全储存;第二阶段约为3~6个月,

目标

是使反应堆进入冷停堆状态,使乏燃料池进一步稳定冷却,并减小污染水的量。其中一

些重要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反应堆安全屏障失效后的重建,建立覆盖反应堆厂房的设施,使放射性物质重新得到包容,防止和减少气载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减少污染废水的产生量,并控制污染废水进入环境;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和缓解,主要采取对地表污染热点采取污染固定的措施,有效减少放射性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这两个阶段的任务已于2011年12月完成,并发布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第一至四号机组退役的中

[3]

长期路线图。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于2011年4月30日要求11个电力营运商立即采取应急安全措施,目的是防止反应堆堆芯受损,假设的条件是由于海啸

表1

Tab.1

切尔诺贝利事故源项

放射性核素

85

[4]

导致3个安全功能(AC供电,海水冷却功

能,乏燃料贮存池冷却功能)全部失去的情况。近期采取的措施是以防止失电和厂房进水为主进行整改。长期工作将解决冷停堆有效性问题和海啸应对措施。日本还在准备提高海啸设防的标准,原标准海浪设防高度为4.5m,今后标准将提高到14m。

2

中辐院针对日本核事故的源项估计与后果预测

核事故源项估算

2.1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组于2011年3月21日讨论后,确定开展日本核事故后果预测。为便于比较,表1列出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的释放源项。

(1996年修正,取各种计算的最大值)

半衰期10.72a5.25d33.6d8.04d20.8h2.06a13.1d30.0a50.5d29.12a39.3d368d12.7d64.0d2.75d32.5d284d2.36d87.74a24.065a6537a14.4a376000a163d

释放量(Bq)3.3×10166.5×10182.4×10171.0×10171.8×10182.5×10184.48×10173.6×10168.5×10161.15×10171×10161.7×10177.3×10162.4×10171.96×10172.1×10172×10171.4×10171.7×10183.5×10133.34×10135.3×10136.3×10159×10101.1×10151.47×1019

SourcetermoftheChernobylnuclearaccident(revisedin1996,Maxofallcalculations)

KrXeTeIITe

惰性气体

133

129m133

131

挥发性元素

1331341361378990

CsCsCsSrSrRu

中等原子量元素

103106

高熔点元素(包括燃料微粒)

Ru140

Ba95Zr99

Mo141

Ce144

Ce239

Np238

Pu239

Pu240

Pu241

Pu242

Pu242

Cm

合计

根据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工况估计释放源项时,考虑源项计算的工况为:一号机组三分之二堆芯熔化,二号机组三分之一堆芯

熔化,三号机组三分之一堆芯熔化,一回路、抑压水池等对放射性核素的滞留因子按90%考虑;三、四号机组乏燃料储水池考虑气隙

释放。由此估算的放射性释放源项列于表2。

表2

Tab.2

核素

13113313713385

根据事故工况估计放射性释放源项(单位:Bq)

二号机组5.61×10

16

Radioactivereleasesourcetermestimatedaccordingtoaccidentconditions(Unit:Bq)

一号机组

三号机组5.99×10

16

16

II

8.06×101×1017

三号乏燃料池

———2.19×10162.19×1016

四号乏燃料池

———5.21×10165.21×1016

合计1.97×10171.79×10172.51×10164.90×10177.64×10169.91×1017

3.13×10167.92×10151.35×10177.64×10142.39×1017

4.76×10167.92×10151.48×10177.64×10142.71×1017

CsXe

9.28×10152.07×10178.96×10144.07×1017

Kr

合计

利用福岛第一核电站近距离环境监测结果估算释放源项时,假定源项的核素构成与切尔诺贝利事故源项具有相同的组分份额构成,应用简单高斯模式对日本核事故释放源项强度进行了粗略估算,估算的源项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源项的1.4%~10%。

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和核安全委员会(NSC)估算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源项列于表3。

表3Tab.3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源项FukushimaDai-ichiNPS

福岛第一核电站假定释放总量(Bq)NISA评估

131137

[5]

质的大气迁移途径,还关注女川核电站和东

海核电站假想核泄漏后的情形。随着地震影响的势态逐步趋于稳定后,从3月27日开始,只模拟分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作为示例,图3给出了利用NCEP预报数据计算的福岛核电站3月12日不同时刻释放未来120h迁移轨迹,图4则给出利用我国T639全球预报产品进行3月15日(北京时间+8,北京时间用BJT表示)05:00—12:00时释放的迁移轨迹的模拟结果。总体上,日本地区仍受偏西气流控制,3月中旬间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在未来5天的主要迁移方向类似,主要集中在日本岛以北、以东地区。对我国产生直接影响的可能很小。图5给出了利用NCEP预报数据计算的福岛核电站4月22日不同时刻释放未来120h迁移轨迹。由图可见,从4月20日晚些时候(18时)至22日的释放,基本上向北部迁移,然后可能在高纬度地区形成回流,在未来几天影响我国东北地区。2.2.2

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概率分析

利用美国NCEP全球对流层分析数据,

Releasesourcetermestimationof

NSC宣布1.5×10

17

I1.3×10

17

Cs6.1×10151.2×1016

综合各方面的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约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10%。2.2

福岛核事故放射性释放的后果评估中辐院对福岛核事故后果评估开展了持续两个月的响应工作,主要包括:(1)进行风场分析、污染物迁移轨迹模拟;(2)核泄漏事故影响的概率分析;(3)近场辐射影响分析;(4)我国环境辐射监测放射性物质溯源分析。

2.2.1风场分析、污染物迁移轨迹模拟重点分析日本地区当时及未来几天流场特征,模拟本周岛东海岸从北到南6个城市(青森县东通、八户、仙台、磐城、东京、静冈)假想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后的大气迁移。3月12日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之后,除了重点关注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预测其放射性物

2004年至2008年共5年中3—5月的数据,以福岛第一核电站为中心,考虑经纬度各±0.2°的区域设置4个释放点,计算每天8次(UTC(CoordinatedUniversalTime)时间00,03,06,09,12,15,18和21)的正向3D轨迹,轨迹起始高度为50m,轨迹长度为5d,轨迹时间间隔为3h。这样,每个释放点5年共3680条轨迹,4个释放点5年共14720条轨迹。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所计算的轨迹分成类,这些类可代表主要气流迁移途径。图6给出了3月份的聚类分析结果,轨迹分为4类,

图中还给出了每类轨迹出现的频率。选取我国北京、上海、哈尔滨、海口和台湾作为关心点/区域,图7给出了春季三个月中迁移轨迹到达关心点/区域的频率(%)随月份的变化情况

图3Fig.3

利用NCEP预报数据计算的福岛核电站3月12日不同时刻释放未来120h迁移轨迹Future120hmigrationtrackofDai-ichiNPSreleasesatdifferentreleasetimesonMarch12

calculatedaccordingtoNCEPforecast

data

图4利用我国T639全球预报产品进行3月15日BJT05:00—12:00时释放的迁移轨迹的模拟结果Fig.4

SimulatedmigrationtrackofreleasefromBJT05:00to12:00onMarch15using

T639globalforecastproductsofChina

结果表明,在春季三个月到达我国各关心点的频率普遍相对偏低,其中5月份最高,如,哈尔滨为0.9%,上海为0.6%,台湾为0.2%,北京为0.1%,平均迁移时间分别为3.2d、4.2d、4.5d和4.6d;其次为4月份,如,哈尔滨为0.3%,上海为0.2%,平均迁移时间分别为4.0d和3.6d;3月的频率最低,3月到达台湾的频率为0.1%,到达哈尔滨的频率为0.1%,到达我国其余关心区域的频率均为0。2.2.3

福岛核事故对局地环境的影响分析为了评估福岛核电厂泄漏事故对西北方向

60km(福岛市)的大气弥散途径带来的影响,以核电厂为中心的半径80km范围内开展了模式的计算,并结合早期大尺度的分析结果,充分考虑源项与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事故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考虑为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的10%。但是,源项释放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对局地扩散影响是最为密切的,考虑到目前尚未有相关机构给出随时间变化的源项,事故发生时刻起,气象资料表明气象条件90%以上为离岸流,因此分析时只能对源项的随时间的释放作偏保守的估计,以避免向岸流时,源项释放率过低,而对内陆区域

张建岗等: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

·367·

图5Fig.5

利用NCEP预报数据计算的福岛核电站4月22日不同时刻释放未来120h迁移轨迹Future120hmigrationtrackofDai-ichiNPSreleaseatdifferentreleasetimesonMarch22

calculatedaccordingtoNCEPforecast

data

图6Fig.6

三月份所有轨迹的分类结果

ClassificationresultsofalltrackinMarch

结果估计不足。因此认为主要源项释放在前7天内完成(3月12日—3月19日),剩余约总量10%的源项在后期释放,直至4月13日止。

气象条件选用事故发生时刻起至5月11日的小时平均的气象数据。

大气扩散模式采用风场诊断与拉格朗日烟团模式对扩散结果进行计算,考虑到需要的是目前的影响因素,烟云外照射γ剂量率已随放射性烟云的迁移扩散基本消除,因此给出可导

致长期影响的地面沉积γ剂量率场,作为本次事故的中后期评估依据。

131

图8和图9分别给出了事故释放造成的I137

和Cs地面沉积γ剂量率分布情况。结果表137

明,福岛核电站西北60km处:Cs的γ剂量

-10131

率基本为4.43×10Sv/s;I的γ剂量率基本

为4.67×10

-10

Sv/s。

为了说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对3月12日—19日期间大尺度迁移轨迹模拟结果的分布进

图72004—2008年春季由日本核电站释放的轨迹到达我国关心区域的频率(%)随月份的变化情况Fig.7

Changeovermonthoffrequency(%)ofinChinaduring2004to2008

springssupposedreleasesfromJapaneseNPPsarriving

Fig.9

图9

137

137

福岛核电厂周边80km半径范围Cs

地面沉积辐射剂量分布

CsgroundsedimentaryradiationdosedistributionaroundDai-ichiNPS80kmradius

场变化情况,反演计算污染物可能出现迁移到监测点的`途径,从而可以判断环境辐射监测点监测到的污染物质可能的来源。

利用美国NCEP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资料分析和全球预报系统模式(GFSG)资料,以环境辐射监测点所在城市为起点,进行反向迁移轨迹模拟,模拟黑龙江抚远点时刻为3月25日UTC12:00至3月27日UTC06:00,间隔6个小时;模拟我国上海、广州等地以及韩国春川点的时刻为3月27日UTC12:00至3月28日UTC12:00;模拟我国北京、太原、银川点的时刻为3月28日UTC18:00至3月28日UTC23:00。

针对2011年3月31日及以后全国除西藏

图8

Fig.8

131

福岛核电厂周边80km半径范围

131

外的所有省市均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

131

I,为

I地面沉积辐射剂量分布

Igroundsedimentaryradiationdosedistribution

aroundDai-ichinuclearpowerplant80kmradius

此挑选若干代表性点位进行溯源分析,选取的环境辐射监测地点:(1)第一组,兰州、太原、北京;(2)第二组,成都、长沙、上海;(3)第三组,乌鲁木齐、昆明、广州。以这些环境辐射监测点所在城市为起点,进行反向迁移轨迹模拟,模拟时刻为3月30日UTC18:00至4月1日UTC18:00,间隔6个小时。

3月30日—4月1日之间的模拟结果反映的情况与针对3月15—29日模拟的结果类似,我

行统计分析,并与文部科学省(MEXT)和美国能源部于4月6日—4月29日和5月18日—5月26日的两次航测的地面沉积量分布进行了比较。

2.2.4我国环境辐射监测放射性物质溯源分析

以环境辐射监测点为起始点,

根据气象

国大部分地区监测到的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来自欧洲北部地区和俄罗斯中、东部地区。我国云南地区的来源相对比较复杂,有来自中南亚地区经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地区,有来自我国东南部,也有来自我国西部、中部地区的。

作为示例,图10给出了3月26日几个时刻黑龙江抚远监测点的溯源分析情况。

结果表明,我国许多内陆地区监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来自两个途径:一是由福

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向东北方向迁移,经勘察加半鸟、白令海等地区,进入极地,然后受极地环流影响,经俄罗斯高纬度地区(如西伯利亚地区),回流到我国;二是由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向东迁移,经美国、欧洲后又转回亚洲地区。这种经过长距离迁移后,放射性烟云分布的幅度已经很大,浓度稀释很大,辐射影响水平非常低

图10

Fig.10

3月26日几个时刻黑龙江抚远监测点的溯源分析

TraceabilityanalysisofHeilongjiangFuyuanmonitoringstationdatasofafewmomentsonMarch26,2011

3山西地区开展环境辐射影响监测

2011年3月13日中辐院在院内(山西太

原)开始启动环境监测。2011年3月12日15:36一号机组发生爆炸后,中辐院启动了空气采样。2011年3月13日11:0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又发生爆炸,中辐院又启动了环境剂量率连续监测系统,同时在中辐院内选择固定测量点,每天定点测量瞬时剂量。3.1

测量方法

(1)固定点贯穿辐射剂量率:在中辐院图书馆前草地上选择一测量点,用高气压电离

院低本底实验室2楼楼顶布设了4台采样器,每天更换1次滤纸,合并为1个样品后测量。每次采样结束后详细地记录采样时间和标况体积及相关的环境数据。

采集的气溶胶样品主要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

131

137134I、Cs、Cs和132Te,开始阶段还进行

了总α和总β测量。

(4)大气中气态碘采样及测量:气态碘主要包括有机碘和元素碘。根据目前中辐院的情况,气态碘采样器使用中辐院自制的DQ-

3

Ⅱ型采样器,采样流量为3m/h,活性炭盒

室测量贯穿辐射剂量率,每天测量1次。

(2)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在中辐院低本底实验室1号楼顶,安装中辐院自行研制的网络化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高气压电离室可以连续监测环境剂量率,同时提供部分气象参数。

(3)大气中气溶胶采样及测量:大气中气溶胶样品的采集采用KC-1000型大流量采样器,滤纸用玻璃纤维滤纸,其规格为20cm×25cm,瞬时流量调为1.05m3/min,在中辐

尺寸为?5.5cm×2.5cm,按照GB/T14584—1993《空气中碘-131的取样与测定》方法采

3

样,采样时间24h,采样体积约72m。用高

纯锗γ谱仪测量。

(5)沉降灰采集及测量:从2011年3月24日起,开始沉降灰采样,放置2个收集盒,每7天收集1次。2个盒的样品合并收集为1个样品。蒸干后用γ谱仪测量。共采集2个样品。

(6)雨水采集及测量:2011年3月31日晚上—4月1日上午太原地区下小到中雨,4月1日晚上降雪。4月1日上午收集雨水样约

50L,4月2日上午收集雪水约50L。共2个降水样品。

(7)地表水采集及测量:在太原市滨河公园采集2次表层地表水,自来水公司汾河水库源水的中层5~10m深采集地表水1个,汾河二库各深度混合水样品1个。

(8)蔬菜采集及测量:2011年4月8日—9日在山西晋城、长治、临汾等地采集3个菠菜样品和1个菜子油菜样品。其中2个菠菜采用不同方式清洗后再测。

(9)土壤采集及测量:2011年4月9日在山西临汾市高河村和平陆县崔家坡采集2个表层土壤,采样量大于1kg。粉碎后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3.2测量结果

气溶胶样品中除检测出微量分样品还检测出微量出极微量的

131

测出I。

132

137

131

严重外部事件的考虑应结合中国场址特点,特别是海滨场址、山区场址等存在严重自然事件及迭加的可能,研究建立相应的设防标准。

福岛核事故的厂房氢爆突出了氢气点火与复合装置、厂房承压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安全壳包容系统的重要性。

4.2改进应急专用设施和设备的可靠性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应急电源不足以应对

——海啸的冲击,应急监测系统事自然事件—

故时失效。这个序列启示我们应根据事故情

景提高专设应急设施的可靠性、多重性和冗余性;应急设备应考虑故障安全型,或设计减缓措施,保证应急时的可用性;应急监测系统应考虑自给电,设计足够的量程,保证事故时获得必要的信息。4.3

加强应急计划和准备的基础

我国目前核设施应急准备考虑的事故一般针对一个核设施的事故,建议应适当考虑多个设施在不同事故情景可能引起的共因失效和共模失效。

福岛核事故应急注水的决策过程延迟了海水注入时间,反思我国核设施的应急计划或预案,应强调应急程序和手册的可操作性,以提升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核事故后果预测方面,建议我国在先进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加快全国一致的、针对全球范围的核应急评价系统的开发,并加强核事故源项分析的研究。

核事故应急过程中公众信息发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重视及时性和渠道一致性,公众防护措施应通过统一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本次我国的权威信息发布在稳定公众情绪方面作用明显。

4.4提升我国各级应急组织的响应能力日本科技基础好,国家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经验的启示是我国应加强国家核应急整体能力的建设,整合资源,形成体系能力。

福岛核事故应急时日本地方的监测资源不足以承担全部应急监测任务,对应我国的特点,由于人口密度大,应考虑到撤离的困

I外,大部

Cs和134Cs,少数检测

Te;其他样品中只能检测出微

131

量的I,但土壤、深层水样和混合水样未检

在山西太原测出空气中放射性污染时间为2011年3月19日—3月24日的累积样品,峰值出现在2011年4月上旬,出现了2次峰值。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最高值为:

131

I为5.02mBq/m3(2011年4月4

1343137

日),Cs为0.48mBq/m,Cs为0.54mBq/

m3(2011年4月7日)。

4福岛核事故应急经验及其对我国核

福岛核事故造成的后果社会影响极其深

应急的启示

远。这起事故已引起国际社会对核电安全和应急的广泛关注,必将推动核电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中国的核电,福岛核事故的经验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需要进一步探索。4.1

提升应对严重事故的安全功能

福岛核事故导致全厂断电,引起余热累

积,以致堆芯熔化,这个事故序列启示我们应加强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的研究,而且非能动安全是提高安全水平的趋势,应加大对流、重力、扩散等自然原理的应用。

难,除调动社会运输资源外需要提出备用的应急撤离和管理方式。

严重事故情况下,核电站的运行机构可能陷入瘫痪,这就要求核电集团层面的应急能力提供支持,也需要国家的核应急总体能力提供支持。我国已经认识到国家核应急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核应急装备、响应能力和运行机制,以应对核事故情况下缓解事故进程,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国际上有这样共识,也许下一步需要建立国际组织协调下的国际核与辐射应急响应能力。

特别应在核事故缓解、国家核事故后果评价与决策支持、应急辐射监测、防护设备和机器人、医学应急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整合资源,建立国家层次的核应急响应能力。4.5

改进核应急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福岛核事故应急期间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应急需求,启示我们应进一步提升核电站运行人员的素质和应对事故的能力。核电站安全水平的提升致使运行人员缺乏处理事故的经验和心理素质,而且降低运行成本的追求使得运行人员数量不断减少,部分任务委托给承包商,这样可能使事故处理和应急响应能力降低。因此,必须从运行安全和应急处理的要求角度,加强运行机制的研究,优化运行结构,加强经验反馈,减少人因失误,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从而提升运行安全水平。

4.6重视核应急教育和培训

本次核事故也突出了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要性,辐射防护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专业人员和公众有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应研究培训、教育和沟通方式。

从国际上多次灾难性核事故的响应经验看,公众受核事故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表现为心理失调、紧张和焦虑。产生心理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由于公众对于辐射危害不可能正确评价,信息来源通常来自媒体和口头传播,而且信息之间的互相矛盾的信息加重了心理恐慌。另外,可能存在公众有时不信任主流媒体和专家介绍的现象,使

得社会恐慌更加明显。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必须加强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特别应有一个统一的权威信息发布机构。

使公众正确了解辐射照射及其效应和核事故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平时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使公众理解辐射照射及其效应,并与传媒有良好的沟通。但这决不是简单的科普,

[6]

而是包含着许多技术的问题。

对于公众而言,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辐射

防护知识;另外,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必须尽可能通过可信渠道了解国家的通知和信息,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必要时根据国家的通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果需要,可与国家政府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4.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核安全与核应急领域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核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经验和资源。目前中国在核安全和核应急政策、标准等方面参考了国际的经验,我们还应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并把我国的核安全与应急的经验反馈到国际社会,为国际核能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参考文献:

[1]ResultsofAirborneMonitoringbytheMinistryof

Culture,Sports,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

andtheU.S.DepartmentofEnergy[EB/OL].http://radioactivity.mext.go.jp/old/en/1280/2011/05/1304797_0506.pdf.2011-05-06.

[2]CurrentStatusofRoadmap(issues/targets/major

.http://www.tepco.countermeasures)[EB/OL]

co.jp/en/press/corp-com/release/betu11_e/images/110517e3.pdf.2011-05-17.

[3]Mid-and-long-TermRoadmaptowardstheDecomm

issioningofFukushimaDaiichiNuclearPowerUnits.http://1-4,TEPCO(DigestVersion)[EB/OL]www.tepco.co.jp/en/press/corp-com/release/betu11_e/images/111221e10.pdf.2011-12-21.[4]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效应—

(UNSCEAR)2000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科学附件[

·372·辐射防护

2011-08.第32卷第6期[5]日本政府核应急响应指挥部,IAEA部长级核安

——东京电力公司全会议.日本政府递交的报告—

R].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编译.福岛核电厂事故[[6]潘自强.核事故对健康与环境的影响[J].核科2000,9(3):205-210.学与工程,

ImpactofFukushimaAccidenttoChinaandResponse

ExperiencesAccumulated

ZhangJiangang,YaoRentai,RenXiaona,TangRongyao,ZhaoBing,

XuXiangjun,ZhangJunfang,HaoHongwei,ZhangLei,XuXiaoxiao

(ChinaInstituteforRadiationProtection,Taiyuan030006)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workdonebytheChinaInstituteforRadiationProtection(CIRP)inrespondingtotheFukushimaDai-ichiNuclearPowerStationAccident(NPS),whichmainlyincludesaccidentprocessfollow-up,sourcetermestimation,consequenceevaluati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technicalanalysisandexpertsupport.ExperiencesaccumulatedonnuclearandradiologicalemergencymanagementinChinathroughtheFukushimanuclearaccidentarealsodiscussedthen.Basedonabove,suggestionsareproposedabouttheadvancementofnuclearfacilitysafetyfunctionsagainstsevereaccidents,thestrengtheningofemergencyplanningandpreparednessfoundationsaswellasemergencyresponseabilitiesoforganizationsatalllevels.Suggestionsalsoincludetheprogressofreliabilityofemergencyspecialfacilitiesandequipments,theimprovementofoperatingmechanismofnuclearemergencymanagementandgreaterattentiontonuclearandradiationemergencytraining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Keywords:nuclearaccident;FukushimaDai-ichiNuclearPowerStation(NPS);naturalevents;safety;emergency;countermeasures;measures;experience

(上接第361页,Continuedfrompage361)

ReflectionsontheEmergencyPreparationsandResponsesofChina

toFukushumaNuclearAccidentinJapan

ChenXiaoqiu,LiBing,YuShaoqing

(NuclearandRadiationSafetyCenter,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Beijing100082)

Abstract:ThispaperreviewedtheemergencyresponseofJapaninFukushimanuclearaccident,providedanddiscussedtheissuesshouldbeofconcernon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infuture:(1)modifyingtheexisting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system;(2)consolidatingtheconceptofemergencypreparednessastheultimatelevelofdefense-in-depth;(3)promotingtheemergencyresponsedecision-makingsupportcapabilities;(4)valuingtheinformationopeningofinvolvingnuclearnewsandradiationenvironmentalinformation.

Keywords:theFukushimaDai-ichiNuclearPowerStationaccident;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defense-in-depth;illumination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张建岗】相关文章:

核事故应急介绍06-14

酬张籍王建,酬张籍王建贾岛,酬张籍王建的意思,酬张籍王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赠张建,赠张建韩翃,赠张建的意思,赠张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中外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比较12-02

中国信保总部财务审计岗笔试经验01-01

中国联通营销岗的网上笔试经验01-01

日本福岛大学情况介绍06-21

日本福岛大学详情解读06-26

青城山建福宫对联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