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

时间:2021-10-31 09:40:33 资料 我要投稿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

作者:陈怡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

语文教学通讯 2015年05期

微课教学是以视频为载体,由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在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中,所展示的教学课例内包含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小环境”。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价值究竟何在?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微课”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精简、规范

语文教学的外延极其丰富,因此教学内容较易脱离规范。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即使相同的课文、相同的知识点,由于不同教师的经验、思维、个性的差异,均会延伸出不同的内容。“百花齐放”是需要的,但是教师间所授内容相距甚远,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微课”恰能弥补这一缺憾。微课只占常规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一。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教师必须清晰地讲解某个知识点,必须教会学生某种技能,必须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这就促使语文教师必须精简教学语言,提炼相关知识点。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把在常规课堂上应该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强化。

比如,教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要设计背景介绍、作者介绍、课堂朗诵、局部的感悟感受及主题探讨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常规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有感性的一面,并非仅仅掌握某些技能就行。没有做好情感铺垫,没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有缺憾的。所以,常规课堂必须留出相应时间让学生感悟、体验。但是,当教师带领学生在戴望舒的精神世界中徜徉的时候,对该诗的主要写作手法“意象”的讲解却往往难以兼顾。而通过“微课”,教师就可以专设一个小专题,把什么是意象、意象的特征、意象特征与含义的联系及意象的类型等进行比较透彻的讲解。

在常规语文课堂中,若对教师的语言、教学的内容过度限制,那就是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扼杀。语文教学必须允许“延展”,允许“差异”。但是,语文教学也需要理性地讲解,“微课”为此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解决了常规课堂中情感体验和技能把握间的矛盾。

二、“微课”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知识点的巩固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繁多,知识点庞杂、琐碎,对学生的记忆力和知识梳理整合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对所学知识系统整理、长久储存的要求。很多知识点散乱地储存在学生的短时记忆中,教师必须不定时地反复讲解,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还需要逐个辅导。虽然教师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仍不甚理想。

借助“微课”平台,语文教师就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微课”一旦经由教师制作上传至互联网后,学生便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随时进行查阅、学习,不需要等待教师下一次讲解。学生一旦碰到疑难问题,可以立即打开电子设备,自助巩固相关知识点。

比如,有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标准问题,学生遗忘率较高,教师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复述一遍。而借助“微课”这一形式,不仅能把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由自身的需要出发,利用手边的移动设备主动上网查阅而习得知识,比课堂上被动灌输知识,印象更为深刻。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教师反复讲解的题型、反复强调的阅读方法等等,都可以通过“微课”得以巩固、强化。

当然,借助“微课”,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琐碎的知识点,还可以借此完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目前,绝大部分“微课”仅仅讲授一两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不具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教学。

“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虽然每节课所关注的知识点各有不同,但是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可汗学院各学科“微课”制作往往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这是制作“微课”者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否则微课堂就会如杂草般无序而肆意地生长,让师生无所适从。

基于“微课”的“系统化”这一自身要求,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有了可能。

比如,教师初定微课的目标为教授学生命题作文审题的技巧若干。那么,能否考虑随后推进半命题作文审题、材料作文审题、话题作文审题等相关的“微课”教学?甚至,能否自“审题”之后继而推出“立意”“结构”“选材”等一系列关乎写作技巧的“微课”?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对高中语文知识点的巩固、强化,甚至系统化,能够起到一定作用。教师若能掌握“微课”特征和规律,有效地将其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必能使语文教学知识点更明晰,知识构架更完善。

三、“微课”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

课外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内点拨,学生在课外操练、巩固,甚至进一步体验,这是语文学习的常规做法。但是,高中生在课外学习时,常会碰到各种困难。首先,有了疑惑,身边无人咨询,尤其在高中阶段,父母难以对作业中的问题作出深层次回应。其次,教师所布置的非书面的作业或者体验、实践性质的作业,教师本身无法检测,而高中生学业繁忙,常常对此有所忽略。除此之外,课后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很难进行过程性的辅导。诸多问题影响了语文课外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微课”却有助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首先,“微课”本身就是针对课堂中重要的知识点或学生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制作的精练的短片,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移动设备查阅相关视频,快速地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在视频中,也会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这样,即使在课外,学生也能够接受具体有效的指导。

其次,微课“情景化”的特征,能有效地引导高中生完成体验性的作业。比如,通过《项脊轩志》一文的学习,学生可体会到中国文学中“哀而不伤”这一审美理念。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笔者推荐了龙应台的《目送》、杨绛的《我们仨》、张爱玲的《爱》、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等作品,供其自主阅读、观看。但是,许多学生不会欣赏,即便欣赏了,也难以体会其中的妙处。所以,笔者采用了“微课”的形式,在视频中指导学生体会、感知,在指导中交流、反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随着创新观念的深入,课后的合作、探究学习频频涌现,但是效果如何,教师很难操控,也较难评价。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翻转式教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过去学生在学校上课,回家做作业。但在“微课”教学中,课是在互联网上,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家里把相关知识学会后,再到学校跟老师和同学讨论、探究。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也能较好地实现生生之间的沟通。

“微课”教学,使得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的内容得以巩固、延伸、拓展,也使得语文学科的课外有效学习成为可能。

经过几个月的课堂实践后,笔者发现,“微课”教学规范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巩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完善了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实现了对常规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借助“微课”这一形式,语文学习的效率得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语文创新教学实践得以进一步推进。

当然,这一切,都基于合理利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常规语文教学依然处于主体地位,“微课”教学再精彩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只有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微课”补充常规教学,才能让高中语文教学历久弥新,进一步得到学生的青睐。

作者介绍:陈怡,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 200438)。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相关文章:

网络游戏应用于教学的价值08-20

“靶课”探寻新课程教学的好途径11-10

试析微课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论文05-08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09-11

探寻我国佛教生命伦理的当代价值10-06

微课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论文05-01

《探寻光的路线》教学方案03-11

微课教学反思07-11

高中语文教学课改反思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