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

时间:2021-11-06 20:11:51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偏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疼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5型辨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脾胃气虚证(含虚寒证):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消,食后痞胀,嗳气,纳呆便溏第一文库网,倦怠乏力,舌质淡红或胖嫩,边有齿痕,舌苔白或厚腻,脉细弱。

治宜补脾益气,温中和胃。脾胃气虚者方用香砂六君汤合良附丸加味,药用炒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木香、砂仁、高良姜、制香附、炙甘草等;脾胃虚寒者方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味,药用炙黄芪、炒白芍、桂枝、生姜、大枣、饴糖、高良姜、香附、炙甘草等。

肝胃气滞证:症见胃脘胀满,痞闷疼痛,两胁作胀,嗳气,纳呆口苦,神疲乏力,舌质红,苔黄或白,脉弦细。 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或柴胡六君子汤加减,药用柴胡、炒枳壳、白芍、川芎、香附、炙甘草、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等。

脾胃湿热证:症见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滑。

治宜芳香化湿,和胃醒脾。偏湿重者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藿香、清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鼓、泽泻、厚朴等;偏热重者用三仁汤加味,药用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厚朴、清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藿香、佩兰等。

胃阴亏虚证: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口苦,咽燥,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少或光剥无苔,有裂纹,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胃。方用沙参麦冬汤或益胃汤加减,药用沙参、玉竹、生甘草、桑叶、生扁豆、花粉、麦冬、生地黄、百合、当归、白芍等。

胃络瘀阻证:症见胃脘痞胀疼痛,痛处固定如针刺、拒按,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弦涩。

治宜活血通络止痛。方用丹参饮配良附丸、失笑散加味,药用丹参、檀香、砂仁、制香附、高良姜、炙五灵脂、炒蒲黄、炒元胡、炒莪术等。

一、益气温胃汤

方药组成: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寒象明显加良姜12g、肉桂6g,甚者加附片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加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不舒,隐隐作痛,脘部如坠,空腹为甚,食入稍减,喜热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不实,神疲乏力,少食纳呆,舌淡胖大,苔薄白或白滑,或边有齿印,脉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黏膜粗乱,或见散在斑片状充血。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胃阳不足,脾胃虚寒者。

二、益阴养胃汤

方药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艰涩加栝楼15g,决明子12g;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绿梅花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口干引饮,舌光剥或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轻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见腺体萎缩。中医辨证属肝脾阴伤,胃阴亏虚者。

三、清热和胃汤

方药组成:黄芩10g,连翘12g,败酱草20g,黄连6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蒲公英30g.吞酸加吴茱萸3g、海螵蛸12g、锻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且干,嘈杂易饥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胃镜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等。中医辨证属中焦郁热,邪热犯胃者。

四、疏肝安胃汤

方药组成:柴明12g,白芍15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乌药12g,苏梗10g,炙甘草10g.痛甚加九香虫10g、元胡12g;胀剧加枳壳12g、佛手12g;嗳气加旋覆花10g、佛手12g;吞酸加左金丸。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或隐痛,痛引两胁,或攻撑作痛,舌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属肝失疏泄,木郁犯胃者。

五、化瘀理胃汤

方药组成:丹参30g,檀香10g,砂仁6g,五灵脂10g,蒲黄10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台乌10g.若挟郁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30g;若兼气虚加党参20g,白术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锐痛,痛处固定,舌质暗红或暗紫瘀斑,舌底络脉多粗乱而长色青,脉涩滞不畅。胃镜多见腺体萎缩或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中医辨证属肝脾气滞血瘀。气滞易致瘀,血瘀多夹气,临症要区分气滞与血瘀的主次,灵活用药,要注意气中血药、血中气药的选用。

六、苦辛调胃汤

方药组成: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吴茱萸6g,干姜10g,党参12g,甘草10g.偏寒者加良姜12g、川椒6g;偏热盛者加山栀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食后为甚,或隐痛绵绵,便溏,兼见烧心泛酸,口苦而黏,以烧心而不喜凉饮食为突出表现,舌质淡红苔腻,或黄腻或淡黄腻,脉细弱。中医辨证属虚实寒热并见者。本证大多是在久病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或情志化火,或服食辛辣煎煿,郁而化火,或虚火内灼而引起,因此在用药上要掌握寒与热、虚与实的主次进行调治。

七、化湿醒胃汤

方药组成:藿香12g,佩兰12g,薏苡仁30g,白蔻仁10g,苍术12g,厚朴10g,茯苓12g,菖蒲12g.偏寒湿加半夏10g、陈皮10g、干姜10g;偏湿热加黄芩10g、黄连6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胸脘痞闷,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漉漉,大便稀溏,身倦困重,苔腻(黄腻多湿热,白腻多寒湿),脉濡细或缓等症。中医辨证 八 茯苓20 白术12 白芍20 神曲12 佛手12 郁金15 胡索12 苏梗12 甘草6,有溃疡加白及10 有反酸加海螵蛸12g 合并湿热加木棉花15 鸡蛋花15 合并便密加麦冬20 火麻仁30 九 , 竹茹清胃饮(桃子扬) 〔组成〕竹茹12克芦根30克公英15克枳壳10克石斛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功能〕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者。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答黄,胃无大热,服清胃散太过者。

慢性胃炎验方秘方

[辨证方] 1、寒 证

岳美中: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日本医家对此方颇有研究,《汉法医典》中即收录本方。其临床应用指征:①凡见胃部时有剧烈之疼痛者,且疼痛往往波及于左侧胸部及肩胛部;②凡见患者喜屈其上体抵压疼痛之部位,以冀图减轻疼痛者;③疼痛时发时止者;④多嗳气欠伸,呕吐后疼痛可缓解者,均可投用本方。

半夏12克 槟榔6克 桔梗3克 枳实3克 前胡6克 鳖甲9克 人参3克 吴茱萸3克 生姜3克 水煎温服,可获神效。

回忆早年曾治40岁一男性胃脘痛患者,每一发作,遍地翻滚,呕吐不止,疼痛难忍,脉弦细而紧,遇怒更甚,多方医治无效,经用本方数剂而愈。

--《岳美中医话集》

吴伯平:寒气凝阻,胃痛骤发,痛势较剧,喜热贸,喜热饮,宜用厚朴温中汤。 厚朴30克 干姜21克 陈皮30克 赤茯菩 草豆蔻 木香 炙甘草各15克 共为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孙咸茂:慢性萎缩性胃炎经临床验证及实验室研究,其病机主要是虚寒瘀,拟方益中活血汤,已治疗300多例,治愈率在75%,总有效率在95%。

黄芪30克 肉桂8克 吴茱萸10克 丹参15克 乳没各8克 生蒲黄15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川芎12克 乌药10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张震夏:胃脘时痛,嘈杂纳少,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舌尖红,脉细数。 麦冬12克 南沙参12克 川石斛12克 半夏4.5克 炒川楝9克 太子参12克 玉竹9克 竹茹12克 白残花9克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朱小南:治顽固性胃脘痛方地丁散,为先君手订的家传方之一,临床上用于肝部化火伤津而久年未愈的胃脘痛有确效。

公丁香2.4克 鲜生地30克 白术4.5克 陈皮6克 姜川连2.4克 厚朴花4.5克 党参1.8克 麦冬4.5克 五味子2.4克 乌梅3克 甘草节2.4克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3、虚 证

宋善安:荣胃散对恢复胃粘膜而防止恶性病变有明显效果,且药力平和持久,故可适用于各型胃炎的治疗用药及辅助用药。

西洋参60克 金钗石斛60克 白木耳60克 香蘑菇60克 灵芝60克 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 --《千家妙方》上册 4、实 证

万潜斋:家秘祛痛散,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疮,及妇人血气刺痛,此方屡用,无不神效。

青皮 五灵脂 川楝子 穿山甲 大茴香各3.6克 良姜(香油炒) 元胡索 没药 槟榔各4.5克 沉香3克 木香3.6克(2味不见火研) 砂仁少许

上咀,用木鳖子仁3.6克,同前药炒令焦燥,去木鳖仁不用,共为细末。每服6克,加盐一星,用酒或滚水送下。此散加入七制或九制香附末6克更妙。

--《寿世新编》

虞持:祖传方加味枳术丸,治清痰、食积、酒积、茶积、肉积,在胃脘当心而痛,及痞满恶心,嘈杂嗳气,吞酸呕吐,脾疼等症,其效如神。

白术90克 枳实(麸炒黄色) 苍术(米泔浸二宿,焙) 猪苓(去黑皮) 麦芽面(炒黄色) 神曲

(微炒黄色) 半夏(汤泡透)各30克 泽泻(去毛) 赤茯苓(去皮) 川芎 黄连(陈壁土炒,去土) 白螺蛳壳(煅)各2l克 缩砂仁 草豆蔻 黄芩(陈壁土同炒) 青皮(去白) 莱服子(炒) 干生姜各15克 陈皮(去白) 香附米(童便浸) 瓜蒌子 厚朴(姜汁制,炒) 槟榔各9克 木香 甘草各6克

吞酸,加吴茱萸汤泡,寒月15克,热月7.5克;久病挟虚,加人参、白扁豆、石莲肉各15克;时常口吐清水,加炒滑石30克、煅牡蛎15克。 上为细末,用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70~100丸,清米饮送下。

--《医学正传》卷四

王建勋:治胃痛实证,脘痛而大便不畅,腹痛拒按、少腹坚满,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白脉实。

熟军咀10克 焦三仙各10克 焦槟榔6克 厚朴6克 鸡内金6克 炒枳壳10克 青皮6克 木香6克 女贞子10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食疗方]

赵学敏:莲花肚,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之下左右也。(寒证) 肚子1个 莲肉30克 红枣30克 肉桂3克 小茴香9克 白糯米30克

将肚子洗去秽气,入药煮烂,1次顿食,蘸甜酱、酱油食之;如未饱,再用饭压之,而痛如失。肚子入药之后,必须用麻线将口外扎紧,清水煮之。

--《串雅外编》卷三

陈修园:黑枣胡椒散,治心口胃脘痛。用大黑枣去核,每个中间入胡椒7粒,仍将枣包好,炭火上假黑存性,研末。每服1.2克,陈酒送下三四服必愈。(寒证)

--《医学从众录》卷三

忽思慧:荜茇粥,治脾胃虚弱,心腹冷气绞痛,妨闷不能食。(寒证) 荜茇30克 胡椒30克 肉桂15克

上3味为末。每用9克,水3大碗,入豉10克,同煮令熟,去滓,下米60克作粥,空腹食之。

【萎缩性胃炎】相关文章: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电脑资料01-01

萎缩性胃炎加肠化中医如何治疗01-17

中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GIM的诊疗进展综述论文09-05

新型猪萎缩性鼻炎疫苗07-29

什么是胃炎 -电脑资料01-01

什么是慢性胃炎 -电脑资料01-01

宝宝胃炎饮食调理是关键08-23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01-10

牛前胃炎的病因及诊治方法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