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

时间:2021-11-06 19:52:08 资料 我要投稿

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

老皇帝将死,小皇帝年幼,社稷的担子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来挑,于是便有了“托孤”。到后来,托孤又称为“顾命”。历史上最著名的“顾命”,莫过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谦逊自抑,扮猪谋虎

小说里刘备有三句话值得一提。第一句,抚其背日:“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第二句,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第三句,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http://www.wenku1.com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情感的表达层层递进,越来越浓烈。

刘备的一贯风格,就是会笼络人。能够谦逊自责,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装大度,站在诸葛亮的立场表态,从而博取人情和理智上的加分。扮猪谋虎,诸葛亮没法招架。或许应了那句俗话: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永远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事办不成。

同时笔者也发现,刘备的情感表达始终是建立在诸葛亮的情绪反应上的。比如第一句话说后,孔明“泣”,心意有所相交;第二句话过后,孔明“泣拜于地”,又深了一层;第三句话说后,孔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叩头流血”。至此,托孤的目的达到了,刘备可以放心的去了。

人,永远是事业的'关键。刘备待人确乎是用“心”的,时时处处以心机待人,绝不疏忽大意、懈怠放逸。不能怪他煞费苦心,毕竟他此时只能寄希望于“如鱼得水”的孔明,别无选择。

还有一个情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李严。

从蜀汉政权内部结构来看,以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在数量上占多数,而刘备的心腹班底在其中只是少数派。作为一个善用权谋的政治家,刘备不会不知道政权内部潜在的危险。所以,他看似无意的安排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接受遗诏,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其实是着眼于尊重新旧双方阵营的利益、比较公平的用“心”考虑。

打预防针,预留后招

学界一直认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从权谋的角度来分析,恐怕不是试探,而是提醒诸葛亮,李严这人得看好,防备其不轨。同时也是在给李严“泼冷水”:若图谋不轨,孔明先生会要你好看。

我把刘备此举称为“打预防针”,大概比较贴切。

凡事多考虑几种可能性,预作防范,总归没有坏处。

刘备托孤前的二十多天,不可能不对国内形势作出正确的研判。刘禅年纪尚幼,无法和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抗衡,必须依靠自己的心腹来完成平衡内部矛盾、整合新旧政治资源的工作。而真正可以托付的,只有诸葛亮。诸葛亮既是刘备的心腹,又是入川之前的老班底,更是老部下中的领袖人物。

在遗嘱授权上,诸葛亮固然为正,但就两股势力而言,他和李严在政治地位上应该是平等、不分高下的,否则难以做到实际上的平衡。但是,如果要预防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发动叛乱,就必须授予诸葛亮特别的权力,让他可以有控制李严而不被李严压服的特殊名义,即“君可自取”。

通过在接受遗命的李严面前,突出诸葛亮的特殊地位,暗示二人:如果有了变故,出现危机,国家行政力量无法有效处理时,诸葛亮可以为了本集团的利益,不顾君臣名分,走向前台,自取帝位与叛乱者(李严)相抗衡。

从后来发生的事儿来看,刘备打预防针果然效果很好。

诸葛亮一点即透,领会了刘备的用意,在其去世后不久,即以皇帝的名义,外放李严到江州,还委派亲刘备的将领陈到做永安都督,随时监视李严。这样一来,李严对蜀汉中枢权力也就够不着了,只能做一个象征性的朝臣领袖。刘备预留的后着,为诸葛亮赢得了一段时期的“和平”环境,及时启用亲刘备集团的新人充实统治基础,最终化解了新旧矛盾。

【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相关文章:

托孤05-29

刘备语录02-09

刘备简介09-06

评刘备04-22

打预防针07-23

打预防针07-20

干得好VS嫁得好 -管理资料01-01

关于刘备的成语01-10

刘备名言名句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