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中国央行通过SLO向金融机构注资约500亿

时间:2021-11-06 11:55:35 资料 我要投稿

消息称中国央行通过SLO向金融机构注资约500亿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上证回购行情 银行间市场行情

据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MNI)引述三位消息人士称,为应对本周流动性紧张局面,中国央行向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兴业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提供500亿人民币以内的资金支持。

今天,机构打新潮临近致使上交所国债逆回购利率早盘飙涨。

其中,1天期上证国债逆回购利率今日早盘大涨,涨逾450%,报772个基点。4天期上证国债逆回购利率也大涨近250%,报520个基点。上交所7天期回购利率涨幅接近40%,明显高出今日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的水平。

此外,截止北京时间11:00,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也大幅上涨近22个基点,报3.4975%,创9月1日来盘中最高。

而昨日中国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今日延时20分钟结束,据路透援引数位交易员称这是因为因资金面紧张,在收盘前仍有一些机构仍未能补上资金缺口。

-----------------

抵御下周1.6万亿IPO洪峰 央行选择开闸“放水”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100亿元的资金净投放,结束了连续五周的平衡操作

昨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了1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结束了连续数周的200亿元“定量”操作。结合本周二的正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向公开市场实现了100亿元的资金净投放。此前,央行已连续五周在公开市场实现平衡操作,即到期资金和回笼资金规模相等。业界人士表示,央行此时向市场“放水”显然是为了应对下周新股发行带来的资金锁定高峰。今年6月份以来,每逢新股发行高峰期,央行都会通过公开市场向市场适量投放资金。

国内大型券商国泰君安预计,本轮新股发行将达到今年单次IPO的最大冻结资金量,规模在1.6万亿元左右。

按照本轮IPO公司排定的时间表,资金冻结高峰期将出现在下周。其中7家公司将在11月24日进行申购,3家公司将于11月25日进行申购,1家公司将于11月27日进行申购。

“依照今年6月份以来的惯例,在IPO比较集中的时候央行会适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预计下周央行将会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注入资金,规模或超过以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十条措施之后,估计央行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落实。比如再次调降公开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虚高”的贷款利率。

今年央行已三次调降正回购中标利率,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虚高”的贷款利率:10月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4%,较上次下调10个基点,创三年半以来最低;9月18日,央行主导14天期正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3.5%;7月31日,14天期正回购以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的.方式重启后,央行于8月27日宣布定向降息。

“下调正回购利率之后,央行采取的措施仍可能是定向货币政策工具。”上述交易员称,近日市场有消息称央行已对江浙地区的城商行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投放指向的就是特殊小微企业。

市场普遍认为,由于受IPO密集发行、财政缴税等因素叠加的影响,短期资金面仍面临时点挑战,机构希望央行“放水”的需求变得强烈起来。令市场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是,尽管昨日央行“放水”100亿元,但当日又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两者相抵后仍相当于从市场上抽走了400亿元资金。

从近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利率走势看,中短期利率均呈小幅上扬趋势,市场资金面趋紧的形势已经显现。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曾预测,到明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变得更大,决策层很可能将使用降息或降准这样的重磅武器。(证券日报)

银行间市场再闹钱荒 货币政策遭研究员吐槽

几乎毫无征兆,11月20日午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现象再现,导致今年首度延时闭市。这再度引发了市场关于货币政策的激烈讨论,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姜超今天称,导致昨天钱荒再现的主要原因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货币政策,他强烈呼吁直接降准降息。不过,也有研究员认为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

昨日收盘前,因一些金融机构仍未补齐资金缺口,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曾两度延迟交易,至17点左右才结束。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系统闭市时间通常为每日16点30分,在去年流动性紧张的5月和7月曾出现过因流动性紧张而延时的先例,但在今年流动性相对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出现延时闭市尚属首次。

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之后利率就上去了

市场普遍认为,昨天出现钱荒,主要原因是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的十项措施(简称“融十条”),其中,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的措施是导致昨天货币市场出现异动的主要原因。

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的初衷是,受存贷比限制,银行没钱放贷,而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意味着银行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放贷。

不过,姜超在今天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如果把同业负债算作一般性存款,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补缴准备金。过去同业负债不用缴准,一般性存款需要缴纳20%左右的法定准备金,按照10亿的同业存款计算,这就意味着银行需要补缴2万亿左右的准备金。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若非存款类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按9.8万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和18%的存准率计算,存款准备金也将多补缴1.76万亿元,至少需下调三次存准率对冲。

降息是最有效的工具、没有之一

“前晚出了‘融十条’,目标的核心是降低融资成本,结果第二天国债期货就暴跌,市场利率全面上升,资金紧张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被迫延迟。第一天发文降低融资成本,第二天就钱荒,实在太令人无语。”姜超今天在名为《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之后利率就上去了》的报告中如此吐槽。

在报告中,姜超指责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政策”。他认为,目前的情况不是银行不肯放贷,而是市场需求不足。

“在新政出台之前,主要上市银行的贷存比平均在67%左右,意味着并没有达到75%的上限,存在提高空间,但银行并没有充分使用。说明融资总量偏少并不一定源于信贷供给不足,而很有可能源于融资需求不足。”

至于现在推出的各种创新工具,如PSL、SLF、MLF,虽然规模也不小,动不动就是几千亿,上万亿,但这些工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期限太短。

“如果换做是你当银行行长,你手里头的钱只能用3个月,你会拿这笔钱去放贷吗?即便敢拿去放贷,1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你敢放吗?”

姜超称,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最有效,降准、降息都很管用。和创新工具相比,降准的优势有两点:一是资金投放是永久性的,银行想放多长贷款都可以,没有心理障碍。二是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银行降低其贷款利率。

至于降息,则是降低融资成本最有效的工具、没有之一。而且在经济低迷、通缩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降低存款利率可以降低储蓄意愿、促进消费、对抗通缩,也是非常合理的货币政策行为。

“那么为啥中国不愿意降息呢,别说降息了,连降准都不用,视降息降准为洪水猛兽,仿佛降息降准一用,改革转型就泡汤了。”

央行不会轻易降准降息

不过,针对“融十条”,不少业内人士得出了与海通证券截然不同的结论——尽管市场呼声逐渐高涨,但“融十条”明白无误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央行不会轻易降准降息。

申银万国认为,接下来央行有可能采取分批上缴保证金,或给予SLF的方式予以周转,采取降准方式对冲的可能性较小。

“使用降准的方式虽然立竿见影,但直接提升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将成倍增加,这与‘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货币政策思路相悖。相反,若央行予以SLF周转,可掌握主动、灵活,同时避免释放过于强烈的政策信号。”

至于降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近期推出的可能性仍然较小。在朱海斌看来,“融十条”与央行近期推出的货币政策运作框架相符。不同于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新框架重点采用针对性和微调措施,包括:

用下调银行间市场利率(通过多种流动性手段)取代下调基准利率;用针对性量化政策取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针对性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抵押补充贷款(PSL)、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MLF)等);重点关注信贷构成变化,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间市场交易罕见延时30分钟 去年钱荒曾出现

11月20日,多位商业银行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http://http://www.unjs.com/news/55D29EC5C584C799.html,当日中国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延时30分钟,至下午5:00才结束。

某股份行债券交易员介绍,下午资金面较为紧张,作为资金融出主力的国有大行使得交易延时,直到临近下午4:54时还有成交。

实际上,上述交易系统延时现象并不多见。一般来说,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每天下午4:30结束,只有在资金面紧张、银行没有平资金头寸时,银行提出延时申请,以继续寻找资金。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2012年仅在1月、2月出现两次交易延时,2013年则在6月前后、12月底出现多几次,正是当时市场资金面紧张时。

资金面的波动,11月19日就有所预兆。

据本报记者从多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获悉,11月19日,民生银行同业线下报价多个期限品种价格高出其他银行约40BP左右。民生某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介绍,是因为资金面特别紧张。不过,11月20日,报价又回到正常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将近期资金面的波动归因于IPO冻结资金,以及沪港通开启、财政缴税叠加年末资金需求等因素。11月19日,上交所7天期债券质押式回购定盘利率GC007大幅跳涨近100个BP,至5.515%。

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报告,IPO扰动或是近期资金面的负面因素所在,下周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峰值将达到1.5-1.6万亿元,为今年以来单次IPO最大冻结资金量。

11月2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也出现一定波动。截至下午2:30,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各期限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上扬,其中隔夜R001、7天期品种R007、14天期品种R014分别上涨40BP、2BP、180BP至3.00%、3.22%和5.00%。

与之相对应,11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短期限品种也均小幅上扬,其中隔夜、7天、14天期shibor分别上涨3.50BP、4.30BP、4.40BP,不过仍位于2.5390%、3.1170%、3.5620%的低位。

不过,某城商行债券交易主管则指出,近两日资金面有所波动,可能会延续到下周,但并没有到资金面整体非常紧张的情况。监管当局一般也会采取相关措施,比如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投放资金等。

事实上,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继续开展了14天期正回购,规模是近两个多月来首度下降至100亿元,中标利率则持平为3.40%。

据本报记者统计,自今年10月9日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从3.50%下降至3.40%以来,“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3.40%”此前连续相同操作了11次。

缩量正回购的信号意义在于,此前五周,公开市场持续中性对冲策略,正回购操作量和到期量规模相当,共实现了五周的零投放/回笼,包括本周二(11月18日)亦是如此。由于缩量正回购,本周公开市场转为净投放100亿元。

央行在近期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继续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功能,结合各阶段流动性供求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的力度和频率,有效应对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缩量正回购,对应了近日资金面的波动。

不过,由于11月20日,还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因此本周全市场实际共计净回笼400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F010)

【消息称中国央行通过SLO向金融机构注资约500亿】相关文章:

知情人士称央行将继续向第三方支付发牌 -电脑资料01-01

南海局势最新消息:越媒称中国船只倒车撞击越南渔船07-28

社保基金称拟扩大在港投资消息参考01-15

通过消息从数据中心提取数据 -电脑资料01-01

通过Office 助手显示提示和消息 -电脑资料01-01

消息称阿里云主机百度收录异常 官方称正在接洽 -电脑资料01-01

红杉资本等向AdMob注资1570万美元网络广告 -电脑资料01-01

央行通过六大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03-11

高校自主招生联考或取消 武大北大称尚无消息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