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

时间:2021-11-07 11:01:54 资料 我要投稿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

郑州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这一状况发生在() A西周成王时期 B西汉高祖时期 C唐代玄宗时期 D北宋太祖时期 4、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

5、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代在地方设立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7、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未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希腊 D城邦制符合小国寡民的特点

8、“梭伦的金权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还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

9、《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规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B此法的制度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10、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处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想出某种办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 A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B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C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http://www.unjs.com D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

11、罗马法中有确立了许多原则。例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的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的要求

C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D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12、《三字经》里有“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

13、《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各的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1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15、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农村集市出现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清雍正帝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 大约商贾居首, 其次者犹肯力农, 再次者谋入营伍, 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 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17、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①西方国家侵华,掠夺金银、原材料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8、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9、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0、《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 C 趋向三教合一 D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家 21、宋代朱熹和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22、明清之际,出现了有别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外的实学(或新儒学)思潮,下列主张反映了这一新思潮的是()

:A.“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 C.“崇实黜虚,废虚求实 ” D.“天理之正,人心之安”

23、顾炎武指出“以天下之权寄于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入君之治”。对上述材料评价正确的是()

①已经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②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②有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 ③ 反对君主专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24、古代思想家“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这位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25、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指南针

26、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四项出自史前、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唐代两项,宋代六项,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巅峰状态

B 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秦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C 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盛世”,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

2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文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此时期市民化的特征主要表现有 ①文人画 ② 宋词 ③ 京剧 ④ 元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8、欧阳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具备

29、“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A 《水浒传》 B 《红楼梦》 C 《儒林外史》 D 《聊斋志异》

30、《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57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A 文献资料不可信 B 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C 考古资料不可靠 D 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事实

二、非选择题

31、(1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权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利,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相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驶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制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中国传统政治》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6分) (2) 结合材料二三,谈谈西汉与魏晋时代选管制度的相同点。(6分)

32、(18分)经济现象能够折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设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出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缙绅官僚,此时也多“以货殖为急”,或开官店,或营高利贷,或贩盐走私.....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

明嘉靖四年(1525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材料三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周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

(1)材料一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6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中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原因?(6分)

33、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了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三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6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期中必备考试题08-28

高二英语期中考试书面表达考试题04-23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计划01-11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计划01-01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02-10

高二历史的教学的计划01-15

高二历史培优计划09-04

高二历史的教学反思06-08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