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赏标准参考

时间:2021-11-08 20:01:30 资料 我要投稿

玉器鉴赏标准参考

玉器鉴赏标准参考

玉石的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我国常见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间,高于铜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说,玉石均能在铜上刻划出痕迹,也能被玻璃刻划出痕迹。

人们常通过宝玉石的硬度来区别宝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宝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宝石,但欧珀宝石比较例外,其摩氏硬度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为6-7.5之间,如和田玉、南阳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间,如绿松石、岫玉(部分蛇纹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矿物质,一般不再称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划硬度之外,还有一种硬度标准叫抗压硬度,或者压入硬度,即绝对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击力的能力,在玉石行业中也叫韧性。自然界中抗压硬度最高的乃黑金刚,标记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压硬度为9度,翡翠、红宝、蓝宝为8度,钻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等等。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压硬度为1000,翡翠则为500,岫玉为250,而玛瑙仅为5。和田玉具有如些高的韧性,是由于其晶体分布有如毛毯一样编织而成,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在实践中,玉匠通常通过观察碴口来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锤击断,观察断口,与韧性强的相对而言为玻璃性。韧性强的玉石,不易打出断口,即使有断口,断口也参差不齐;而玻璃性的玉石断口处,通过断面光亮,叫“亮碴”,类似贝壳形状。介于韧性与玻璃性之间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为粒状、平行束状、针状等等。通过这种观察,还可以观察到玉石有无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纹,在敲打时,玉石会沿解理或裂纹的方向断开。

因此可以看出,韧性极好的玉石—和田玉,在加工过程中可塑性非常强,在相同摩氏硬度或高于其摩氏硬度的宝玉石当中,和田玉在雕刻过程中,阴刻线绝不会起碴起崩口,故它的质地细密,温润而泽。当然,韧性硬度同样受到玉石杂质的影响,通过测定韧性硬度也可以了解其杂质情况。——这是对决定一块玉石的用途的比较大的因素,例如制作玉山子、器皿对玉石的杂志要求就不十分严格,但做首饰配件,则要求玉石纯净、均匀。

玉的硬度是鉴定玉石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宝玉石的光泽同样是鉴定宝玉石真伪、档次高低的基本标准。

一般来说,宝玉石的光泽在光亮度上可简单分类为“灿光”、“灼光”、“闪光”和“弱光”几种。灿光是最强的光亮度,人必须把眼睛眯起来,例如磨好的钻石全反射面就具有这样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辉,硬度高的宝石抛光之后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闪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为强闪光与弱闪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强闪光,硬度低的玉石为弱闪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抛光之后,则具有弱光的光亮强度。

除了光亮程度,光泽也是宝玉石的鉴定特征之一。它也分为四类:半金属光泽,折射率在2.6-3之间,如针铁矿;金刚光泽,折射率在1.9-2.6之间,如金刚石;玻璃光泽折射率在1.3-1.9之间,如翡翠;油脂光泽,似动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每一种特定的宝玉石,具有特定的折射率,代替物质是很难在硬度、密度、折射率、光亮度这些各种条件下均做到与其一致,因此,通过这些标准的鉴定,便能确认一块宝玉石的身份与初步价值。

玉器题材之:官运亨通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所谓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官运亨通之类的题材也是吉祥图案所包蕴的一个重要方面:

(1)“喜报三元”:图案通常以“喜鹊”栖于“桂圆”树枝上引颈鸣啾构成。“桂圆”三枚,寓意“三元”。“三元”者,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的第一名:即称“解元”、“会元”、“状元”。图案亦有于三枚荔枝或三枚香橼旁绣一嘉蛛。取意相同。

(2)“状元及第”:殿试第一名即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后列榜有甲、乙次第,通常前三名由天子赐进士及第,后七名赐进士出身。图案通常以戴冠童子乘龙构成。“冠”与“官”谐音,戴冠寓言为高中。童子乘龙即“独占鳌头”而喻“状元”及第。

(3)“一路连科”:封建社会科考之中连连及第谓之“连科”。“一路连科”,意即闱场得意,一路顺风。图案中通常以“鹭鸶”(白鹭)、“莲花”、“荷叶”及“芦苇”等构成一幅池塘小景。以“一鹭”寓意“一路”,“芦”与“胪”谐音。科考之殿试由天子钦定并至殿宣唱,唱毕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侍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借寓“连科”和“传胪”之意。

(4)“黄甲传胪”:亦称“二甲传胪”。明代称殿试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二甲传胪”即高榜中元。由于及第者名单多用黄纸书写,故又称“黄甲”。宋人华岳《王诸同舍》诗:“三举不登黄甲去,两庠空笑白丁归。”即谓此。图案通常以二只“鸭子”或“二只螃蟹”和“芦苇”等构成。回“鸭”、“甲”谐音,二只鸭子寓意为“二甲”;“蟹”有甲壳,亦寓意为“甲”。

(5)“杏林春燕”:以“杏树”数枝或“杏花”数朵及“飞燕”一对构成图案,明清以科举取www.unjs.com士,规定每年二月进士考试,其时正值杏花开放,故“杏花”有“及第之花”的美誉。又殿试中第者,将受皇帝赐宴。燕为知春瑞禽,又与“宴”谐音,宴意为“进士及第”。

(6)“蟾宫折桂”:亦称“蟾宫桂兔”。古代科考夺魁即称“蟾宫折桂”。图案以“蟾蜍”、“桂树”及“玉兔”等构成月中仙境。

(7)“兰桂齐芳”:亦称“桂子兰孙”、“兰桂胜芳”,以“兰花”及“桂花”构成吉祥图案。因东晋名士谢安将子侄比作“芝兰”,五代窦禹钧教五子俱成功名,人称贵(桂)子,合称“五桂”。后即以“兰桂齐芳”为吉语。《红楼梦》第一二O回即有“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图案多以“生色”为表现手法此外,还有“一甲一名”(图案通常以一只“鸭”或一只“蟹”加带“芦苇”组成)、“状元祝寿”(图案以“香橼”、“翠竹”、“绶带鸟”构成)、“五子夺魁”(图案有五个童子争夺一盔帽组成)、“五子登科”(图案以一只“雄鸡”及五只“雏鸡”同处于“鸡窝”构成,相传五代燕山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均中举人科,名扬天下。后世喻后辈学业有成、科场得意为“五子登科”)、“一品清廉”(图案以一枝“莲花”及若干莲叶构成)、“洞天一品”(图案以“太湖石”构成。以太湖石有瘦、透、漏等特征,故名)、“一品当朝”(图案以“仙鹤”、“水浪”和“朝日”构成,以仙鹤为羽族之长,为文官一品“补子”之图案,有“一品鸟”之称)、“官上加官”,(其图案或则“鸡冠花”下立一“雄鸡”,或则“鸡冠花”下横“螃蟹”,或则“鸡冠花”下栖一“蝈蝈”,俱寓意“官上加官”)。此外还有“平升三级”、“高冠晋爵”和“马上得利”

牌饰的题材

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祝贺之词。每逢春节,人们总要供奉活鲤,并要在晚上吃芋(鱼)头,以示来年丰收。在包饺时也要剩很多菜馅以示来年财余。今天,连年有余不仅常见于平常百姓,在各企业单位中亦能盛

行不衰。

古代吉祥图案。主要以鲢鱼作成装饰纹样,寓意“连(鲢、同音)年有余(鱼、余同音)”。在清代的各种装饰上常见应用。

玉器典故——连年有余

“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祝贺之词。每逢春节,人们总要供奉活鲤,并要在晚上吃芋(鱼)头,以示来年丰收。在包饺时也要剩很多菜馅以示来年财余。今天,连年有余不仅常见于平常百姓,在各企业单位中亦能盛行不衰。

古代吉祥图案。主要以鲢鱼作成装饰纹样,寓意“连(鲢、同音)年有余(鱼、余同音)”。在清代的各种装饰上常见应用。

玉器典故——三星高照

三星原指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也指福星、禄星、寿星三个神仙。指有福、禄、有寿,命运好。

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我国有句民谚:“三星高照,新年来到”。除夕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间隙中,您从朝着南面的窗户里向夜空望去,就会看到“三星”发着闪闪的蓝光直入眼帘。

那么,究竟是哪“三星”呢?在夜空,牛郎星和他挑着的一对“儿女”是“三星”;天蝎座的“心宿”是“三星”,一颗大星两旁各有一小星;天鹅座的翅膀上也有三颗星……那些“三星”都是夏季夜空的重要角色,并不是迎接新年的“三星”。

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

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怎么在夜空中找到这三颗星呢?猎户星座是冬季星座之王,主要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左上方一颗红星最亮,“三星”恰好在猎户星座的腰部,不难找到。

除夕夜21时左右,“三星”升入正南方的天空,也是这一夜最高的位置,这就是“三星高照”的准确时刻。其实,这三颗星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只是在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合家团聚的时候,它们在空中升至最高,“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就这样流传至今。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和田玉》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和田玉》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分类、鉴定方法、鉴定特征及质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的鉴定贸易及市场规范。

2、定义

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3、分类

3.1按地质产出状况分类。

a)山玉:产玉原地的原生矿。

b)山流水: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

c)仔料: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表面光滑。

3.2按颜色分。

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七大类。

4、鉴定方法

和田玉鉴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规定进行。

和田玉的主要感观鉴定特征,在自然光下按颜色、光泽、手感、水头、声音、质地进行鉴定。

5、鉴定特征

a)英文名称:hotan jade

b)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

c)化学成分:ca2mg[si8022(oh)2

d)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

e)材料性质

i.从常见颜色:白、青、墨、黄四色,这些颜色当中有若干过渡颜色,此外还次生糖色、皮色。

ic.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

ib.摩氏硬度:6--7

iv.密度:2.98(+0.15,-0.05)g/cm3

v.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vi.多色性:无

vii.折射率:np=1.600-1.614,nm=1.613-1.630,ng=1.625-1.641

viii.双折射率:不可测

ix.紫外荧光:常见无,偶见中等白(长波)

x.吸收光谱:无特征,偶见碧玉青玉有吸收谱。

xi.放大检查:主要为毛毡状,其次为针柱状和纤维状。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

xii.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xiii.手感:较沉重,光滑滋润。

xiv.水头: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区别,总体呈微透明-半透明状。

xv.声音:和田玉器碰撞声音清脆悦耳悠长,仔料玉器尤甚。

f)重要鉴定项目:颜色、密度、折射率、手感、水头、声音。

6、质量等级

a)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

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

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 下等:青玉

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

b)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五个等级。

等级 质地

特级 油脂光泽,很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一级 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二级 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较致密纯净,少杂色。

三级 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色。

四级 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色或瓷性大。

解读百种产品质量 - 白玉

产品简介

白玉即白色软玉,是自然界中产出的主要玉石品种之一。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偶见黑色包体。其产地主要有新疆和田、青海、俄罗斯。品质好的称羊脂玉。

关键指标

1.矿物组成。白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次要有透辉石、白云石等。

2.光学性质:颜色、光泽、透明度、折射率、光性特征。白玉常见颜色白色,可微带灰、黄、青色调。一般具典型的油脂光泽。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半透明、不透明。折射率为1.60~1.61(点测),有些因表面光洁度不好,较难测得。光性特征为非均质集合体。

3.力学性质:密度、硬度、韧度、断口。白玉的密度为2.95g/cm3左右,与同等大小的石英岩玉和蛇纹石玉比较用手掂较重些,有打手感。摩斯硬度一般为6~6.5,小刀划不动(特殊处理过的样品除外)。具极高的韧度,参差状的断口,这些特征是仿白玉饰品不具备的。

4.结构。由于构成白玉矿物颗粒比较细小,肉眼几乎看不到透闪石矿物纤维。用强的透射光照射可见毛毡状交织结构。正因为白玉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温润、细腻的质地。

选购提示

由于白玉的收藏持续升温,其价格连续翻番,大量的仿白玉饰品也随之涌入市场,它们的外观有时与白玉十分相似,希望白玉爱好者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辨别。

笔者在日常鉴定中见到了大量的白玉和仿白玉饰品,通过鉴定分析总结发现,市场上的仿白玉饰品主要材质有以下五种:石英岩玉、大理岩玉、玻璃、蛇纹石玉、水镁石。其中前三种较多,后两种少之。尽管外观相似,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红外光谱特征与白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石英岩玉是目前最多的一种白玉仿制品,玻璃光泽明显,通常折射率为1.54(点测),密度为2.65~2.70g/cm3,均低于白玉。而摩斯硬度高于白玉,通常为7,为仿白玉饰品中硬度最高者,放大观察可见矿物呈粒状。

大理岩玉,有些俗称“阿富汗玉”,市场上多见以手镯、手把件、花瓶、香炉和白菜摆件出现。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用稀盐酸滴试剧烈起泡。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摩斯硬度为3,小刀易划动。具粒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波纹状),这种条带肉眼明显可见。

市面上常见两种仿白玉玻璃,早期的一种借助笔式手电易见气泡和拉长的空管和流动线,具贝壳状断口,易与白玉区别;近期多见一种无气泡和流动线的玻璃,放大观察内部有纤维丝絮状物分布,呈半透明乳白状,这种玻璃酷似白玉,摩斯硬度为5~6。

水镁石为一种新的白玉仿制品材料,多以手镯和茶具工艺品出现。颜色为白色,微带绿色色调。玻璃光泽,有时见蜡状光泽。硬度远低于白玉,一般为2~3。折射率为1.57(点测)。较易区别于白玉。

市面上出现的仿白玉蛇纹石玉手链,多具蜡状光泽,密度为2.57g/cm3,硬度为2.5~6,均低于白玉。

鉴别白玉及其仿制品在实验室是比较容易,但肉眼鉴别,经验则是举足轻重的,此外需要认真学习,仔细观察,不断总结。建议白玉爱好者对于自己确实拿不准、价格较高的,还是送权威珠宝检测机构检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购买和田籽玉谨防“磨光料”

近年来新疆和田玉的投资收藏越来越热,尤其是品质高的籽料。2007年“禁采令”颁布后,玉龙喀什河下游河段大范围禁止采挖,致使籽料的产量下降了90%以上, 市价飞涨,寻求籽料的投资收藏者急剧上升。

据和田产地市场了解,目前高品质的和田籽料已经很少,价格高企。市场上除了把上游河段出产的山流水料当籽料外,更多的是用山料、俄料、青海料等磨去锐角冒充籽料, 俗称“磨光料”。磨光料观感与籽料十分相似,检测证书上也统称为“和田玉”,因此很多欲买籽料又不很懂行的消费者,买到的大多是磨光料。

磨光料与籽料相比,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品质、文化三方面。从资源看, 优质籽料的匮乏将支持其价格长期走高, 即使在今年全球经济大滑坡的颓势下仍保持上涨趋势;山料在昆仑山有较多的资源可以开发,而俄玉每年进口500吨,青海玉也年产2000吨左右,市场可供量的极大差距使得磨光料的价格与籽料落差悬殊。

从品质看,籽料经过河水的长期养育,观感温润,肉质细腻,油性和密度很好,在软玉中是品质最好的玉种;磨光料虽品质各异,但均不能与籽料相比,价值也就大大低于籽料。从文化看,籽料历来都是官玉,玉龙喀什河也是皇家专用采玉点,拥有籽玉是高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青海玉和南阳玉则不同,而俄玉更不具有中国玉文化的血脉,因此爱玉者都以追求籽玉为荣。

籽料与磨光料主要通过观察比较来鉴别。

从表面看, 籽料的外形流畅圆滑,表面有细密针点状毛孔,皮色沉着厚实;磨光料虽已磨掉锐角,但外形仍可看出山石的形迹,表面通常无毛孔。如留石斑纹来充当毛孔,也是粗糙和横向块面状的,人工毛孔则是网线状的。磨光料表面也常做有红色或黄色的假皮色, 但色泽生、薄。从肉质看,籽料细腻,糯性强,光照下似米汤;俄料僵硬,色冷,光照下可见纹理较粗;青海料和南阳玉透性大,水性较重,密度较籽料低。从把玩看,籽料把玩数日手感就有脂性, 而俄料长期把玩难以改变僵状。

新疆白玉鉴析

新疆白玉产状不同,有子玉、山料玉、戈壁滩玉和山流水玉之分,各自的特征也比较明显。

1、子玉的特征

子玉又名子料,其特征可从外皮、外形、块度、质地、颜色等方面考察。

A、外皮

有外皮的玉。可称之为璞。外皮是新疆子玉的重要外观特征。外皮有色皮、石皮之分。

——皮色指子玉外表带有黄褐色或其他色泽的一层很薄的皮(约厚1MM),系氧化所致。

皮色有白、黑、秋梨、糖红等许多种。行业中常以子玉外皮的颜色来命名子玉,如白皮者,称“白皮子玉”;黑皮者,称黑皮子玉,乌鸦色者,称乌鸦皮子玉,似鹿皮色者,称鹿皮子玉;桂花色者,称“桂花皮子玉”。色如红糖的,称“糖皮”(糖皮者,山流水玉和山料料玉中也常见),等等。子玉的外皮颜色比较多,人们认识颜色又带有主观感受,因此同类子玉在皮色上略有差异时,会出现不同的名称,如“烟袋油皮子玉”,它与“秋梨皮子玉”、枣红皮子玉的差别甚微,仅颜色上深浅不一而已。

——石皮指白玉的石质围岩外层,去除围岩后才能得玉。

B、外形

新疆白玉子料属于冲、洪积型,出自河流的中下游。千万年来由于风化剥蚀,水流冲击,体态光滑,无棱角,外形呈鹅卵状。

C、块度

子料都是块状。块度一般比较小,“如盘、如斗、如拳、如栗”,份量一般在几公斤左右,最小者仅小指一般。上百斤的,则属罕见。

D、质地

细腻紧密,光泽滋润、柔和,微透明,是新疆软玉中的上品。

E、颜色

以白色为最佳,也有带青、带灰的,但质量要差一些。

※羊脂玉的特征

新疆白玉的子料中,玉色白润,质地致密、纯净,油脂感强,无玉性表现而杂质极少的,称羊脂白玉,其价格十分昂贵。 羊脂白玉“白、润、细、柔”,精光内蕴,细腻无暇,体态滋润,晶莹如脂,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羊脂白玉的矿物颗粒度大小基本均匀,一般为0.006×0.033~0.001×0.01毫米。

目前,质地特别好的羊脂白玉已不多见,有的玉色闪青,有的玉有性,有的表面不洁净,人们看到或感觉到的质地差异现象,其实都反映玉的缺点的存在。

2、山料玉的特征

原生矿床产出。以往,玉雕行业中对产于山上的这些白玉料,都以矿坑分种类。如戚家坑,杨家坑,卡羌坑,等等。 戚家坑:清末民初时,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在新疆且末地区开采软玉时所建矿坑,产出的玉料色白而质润,是出名的好料种。

杨家坑:位处新疆且末地区,所产玉料有栗子色外皮,内部色白而质润,属好子种。

卡羌坑:在新疆且末山上,所采玉料有白口、青口、黄口之分,质坚性均,常带有盐粒闪星。

A、外形

呈不规则棱角块状,块度较大。

B、质地

与子玉相比,山料质地多数较粗,阴、阳面明显,内部结构显示的不同玉性比较明确。

C、颜色

有白、青玉、灰白色,以青白、灰白为多。

3、戈壁滩玉的特征

戈壁滩白玉,有些是原生矿床产出的山料,由于地壳变动、雪崩或其他大自然营力现象将其搬运到戈壁滩后,长期受风沙冲击后形成的,也有些是已经形成子料,后受自然外力运动等被搬运到戈壁滩中,经受风沙的磨砺、石流的冲击而成;也有些是已经形成子料,后受自然外力运动等搬运到戈壁滩中,经受风沙的磨砺、石流的冲击而成。

A、外形

由于受到沙尘、石流的长期磨蚀、冲击,石材失去棱角,表面较光滑,常常带有砂石冲击后留下的波纹面,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沙孔。块度大小不等,片状为多。

B、质地

较为紧密、细腻、坚硬

C、颜色

白、青白、灰白、墨黑等。

4、山流水白玉的特征

山流水白玉一般出现在河流上游,矿床属残积、坡积、洪积型或冰川堆积型。这类玉材距原生矿近,虽受自然剥蚀及泥石流、雨水和冰川的冲蚀搬运,但自然加工的程度有限,尚未完全变成子玉,所以,新疆玉料商人平时戏称它是“子玉的妈妈”。

A、外形

无尖锐的棱角状态,表面较光滑,常带有沙滩般的水波纹面。块度稍大,常见片状。

B、质地

比较细腻、紧密

C、颜色

较白,也有其他色泽。

钱振锋:

高级经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以来,出版《古今说玉》、,发表《浅谈艺术品投资》、《玉文化探秘》、《玉器与珠宝》、《遨游翡翠世界》和《白玉资料》等文章。

乾隆与和田玉

古代中国是一个标榜“德治”的社会,具有“温润而泽”物理特征的玉石,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仁者爱人”这一儒家思想的物品,受到整个社会的喜爱,形成“以玉比德、君子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的习惯。自此,和田玉(包括产于新疆昆仑山的

透闪石玉,以及和田白玉河的子玉)与我国东北、东南之古玉一起培育了中华民族爱玉、崇玉、礼玉、赏玉、玩玉、藏玉并视玉为命根子的传统观念。

据著名玉器专家杨伯达先生的研究,自夏代开始,从和田到中原王朝首都的运输玉料之路已有不少于4 000年的历史,堪称我国和世界上最早一条沟通东西政治、文化及商贸的运输线,也是距离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陆路交通大动脉,在玉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和田玉玉器最后的光彩是乾隆二十五年至六十年(1760年~1795年)这35年间,以宫廷玉器为龙头,带动了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以及北京等地玉肆的长足发展。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和具有“玉痴皇帝”雅号的乾隆皇帝的极力推动有密切关系。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准战役取得胜利,出产和田美玉的新疆正式归入清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和田玉玉贡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对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他特制碧玉刻诗大盘以为纪念(现在养心殿后寝)。在御制《和阗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并说:“回城定全部,和阗驻我兵,其河人常至,随取皆瑶琼。”

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一般来说,玉料送达内廷后,择其优者,根据材料特征和需要确定应制器物,重要的要上奏皇帝批准。之后,一部分留玉作加工,大件和部分小件送苏州、扬州、南京、杭州等地加工。乾隆二十五年后的制玉高潮时期,每年外包玉器达200件。

古代帝王多喜爱玉器,《左传》就记载了许多诸侯王之间用玉为礼物进行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流传至今。清代的乾隆皇帝喜爱玉器超过历代帝王。清宫遗留的古代玉器,大多为乾隆时期收集的,他还亲自进行鉴别、定级,许多清宫遗留的古代玉器,配置的木托、木座、木匣,都是乾隆时期置办的,并带有乾隆钦定的甲乙丙等字样。

得到一件珍贵的玉器,乾隆总是题诗吟咏,或表示愉快的心情,或对古人工艺的赞叹,或对其用途略加考证。对于当代所制玉,则是记叙其经过,以为传承有续。仅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御制诗中有咏玉诗近八百首,仅现存的《御制谷璧诗册》就收录了他在乾隆辛巳年至庚戌年所作咏叹玉谷璧诗54首,体现了他对谷璧的喜爱。

乾隆对于宫廷玉器制造给予极大的关注,亲自过问造办处玉作的人员构成、工匠的选派及其技术情况。重要的器物,他还对画稿、制木型、蜡样,以及最后的装饰、摆设等,一一审查,亲自指示。如乾隆四十六年初,制作《大禹治水图》玉山的石料运到北京后,他令画师依古人《大禹治水图》稿本画《大禹开山图》纸样正、背、左、右四张,御览后令画师贾铨照图样在大玉上临画,并做成蜡样,经御览后,再交两淮盐政图明阿,按照蜡样做法、纸样大小制作,并要求图明阿:“座子照玉形配做铸料铜座,其大玉山所画钻心,照依大小并照纸样所贴深浅尺寸数目打取钻心,俟打得时,即送京呈览。”山子制成后,他又下旨令指明安设地点和刻款工匠,将他亲笔题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及题诗,以及他最得意的两方印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刻于玉山背面。

乾隆还亲自过问玉器的生产过程,并制定对玉工的惩罚办法,轻则扣除薪俸,重则降职、革职以及体罚或监禁。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所画汉玉熊佩上座样,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此熊佩的座样如何画不来,是什么画匠!着海望将画匠重责四十板。钦此。”

乾隆最爱的珍贵玉器,往往收藏在叫“百什件”的盒子里。百什件共分为9层,抽屉中有每件玉器专用的小格子。《弘历鉴古图》是一个叫丁关鹏的宫廷画师所做,真实地描写了乾隆皇帝鉴赏古玉的情景。

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桐荫仕女图”,是一件表现江南庭园景色的巧夺天工的作品。圆门内外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玉料中间的凹陷处顺势雕成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的扉门内外各立一白衣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乾隆非常欣赏这件品, 因而在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御识。”及诗:“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簷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把它与春秋和氏璧相提并论。

乾隆时期利用新疆和田玉制作的大型玉件还有许多,著名的有:乾隆三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五年完成的《秋山行旅》玉山、乾隆四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完成的《南山积翠》玉山、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完成的云龙玉瓮、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四年完成的大玉瓮、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完成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以及“会昌九老图”玉山等,都是重达数千斤或上万斤的大件。

有意思的是,乾隆年间制作的宫廷玉器中,大多带有“乾隆年制”的制造年款,还刻有千字文顺序号。“天字一号”已经不知流落何处,也不知道是何器物。故宫博物院目前存有“地字二号”、“元字三号”、“洪字七号”和“火字七十五号”,都是仿古斧形玉器,至于千字文顺序号排至何字,“天字一号”是何器物,目前仍无定论。

乾隆去世后,清朝的国力迅速衰落,因此对玉器的需求大大减少,玉器的制造开始走入低谷。嘉庆四年(1799年),皇上甚至下旨和田、叶尔羌停止进贡玉料。道光元年(1821)以后直到清覆亡,新疆玉料进贡再也没有恢复。

和田美玉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新疆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我国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古籍这些记录,用今日和田产玉的现状来检验,足以令人深信不疑。

和田玉石深藏昆仑和喀喇昆仑的崇山峻岭之中,但古人难以登山采挖,只能在山下、平原地带寻找玉石。每年夏季,山洪暴发,将山上的玉石冲入河中,待至七八月,河水落浅时,沿河乡民便来河上的卵石群中拣捞玉石。清萧雄诗:“玉拟羊

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古代,新疆玉石大多数作为贡物、商品输往内地。《五代史》载,于阗国王李圣天遣都督刘再开以“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株”等向晋高宗献贡。《宋史》记宋徽宗时,于阗国岁岁朝贡珠玉,甚至一年两次。清代,新疆献玉尤盛。嘉庆年间,和阗献大玉三块,重量分别为六千、八千、一万斤。启运后,因朝政不稳,中途停运,弃置于乌什塔拉。现存故宫博物馆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是用新疆进献给乾隆皇帝的一块万斤重的和田青白玉雕成的。至于历史上新疆玉输入内地的民间贸易情况,在《天工开物》等古籍中也多有记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新疆玉石的开采利用。1957年在于田县建造了第一座国营玉石矿,70年代又增建且末白玉矿、玛纳斯碧玉矿,采用机械化采矿方法和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把深藏荒山中的玉石大量采挖下来。政府还专设玉石收购站,高价收购民间采、捞的玉石。仅和田一地,每年生产的玉石,即等于新中国成立前玉石年产量的数十倍。现在,全国有50多座玉雕厂使用新疆供应的玉石原料。每到采玉季节末期,许多玉雕厂派人专程到和田等地选料订货。不少玉雕厂采用新疆各种高档玉石,雕琢出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装饰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和赞赏。

琢玉,新疆自古有之。昔日,和田玉雕艺人就利用自然红砂以手工脚踩磨玉机琢磨各种简单的玉石器具和装饰品。新中国成立后,轻工业部门组织流散艺人,成立了和田玉雕合作小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个玉雕合作企业。60年代初,在乌鲁木齐建立了新疆第一座玉雕厂,和田也成立了玉雕厂。产品包括人物、鸟兽、鱼虫、花卉、瓶素(炉、瓶、熏、碗、杯、文具)等多种形象的工艺品。许多装饰佩件、陈饰小品,诸如鸡心、串珠、项链、象棋、戒指和夜光杯等,甚受国内外旅游者的赏识;各种高档玉雕工艺品更是供不应求,说明新疆的玉雕工艺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田玉将会更加闻名于国内外。

祈福纳祥话“如意”

近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把玩件的重要吉祥物——如意,在当代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在国内各地古玩交易市场,各类如意无论是古物还是新器,价格都明显上涨,且成交活跃。此外,在很多城市的珠宝玉器专卖店里,各种玉翠如意新品也颇得消费者青睐。无论是祝贺朋友公司开业,还是为家里长辈祝寿,花几百元或一两千元买一柄玉翠如意送上,祝愿万事如意,已很常见。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在中国古代,帝王、豪族、文士、高僧等都有执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称心如意与平安祥和。据了解,人们收藏如意,保值增值的同时还有祈福纳祥的需求。近年来,玉如意成为拍卖会上的一大亮点。如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柄估价为20万—30万元的 “清乾隆白玉雕年年有余纹如意”,以143万元成交,一时轰动整个收藏界。

“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为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然而更广泛地为人们所认同的如意起源,其实是古有雅称“不求”的搔背工具——“痒痒挠”。后来,因为它寓意吉祥,造型小巧可爱,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物馈赠演化。

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镶嵌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清代皇室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如意成为贵重礼品,达官贵人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从唐代开始,如意制作更加讲究,造型丰富多彩,到了明、清时期,从实用品逐渐转向陈设品和欣赏娱乐的艺术品,其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材质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有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今这些珍品有的深居世界各大博物馆,或者是成为藏家很少示人的珍藏。

和田玉的“体与皮”

和田玉的“体与皮”

和田玉子料

和田玉的各种皮色是经历数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现在玉石市场有一种观念,即带皮的玉才是好玉。有的消费者在购买玉石时,十分注重外皮,专挑带皮的买,这是否合适呢?首先我们应认清什么是和田玉的外皮?

从矿物学的角度讲,无论是玉的色皮还是原皮,只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皮色是和田玉的外部特征。有关玉皮的说法概

括有几种:

1、璞。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2、沁或浸。有的专家学者把玉器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沁”或“浸”,也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

3、氧化作用。这是矿物学家的称呼,由于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

大多数玉的皮,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这种皮色,其形状千姿百态,可以说无一相同。有的像云朵状,有的像弧线状,有的像散点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不规则;其颜色也丰富多彩,如秋梨皮、枣红皮、虎斑皮、葵花皮、洒金皮、乌鸦皮、鹿皮、桂花皮、芦花皮??

和田玉的皮分色皮和玉皮两种,色皮因玉的地质结构、生成条件、年代的长短不同,厚薄也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在1毫米左右。而玉皮为和田玉包裹的围岩。

眼下的和田玉市场重皮似乎成了流行病,爱皮重过赏玉,甚至一皮遮百丑。只要皮好价就高出一大截,玉质、油性、韧性、密度、硬度、光泽均不以为然。如此爱皮,势必干出“买椟还珠”的傻事。这也催生了造假皮现象成风,假皮造得让人难辨别真伪。许多玉雕大师无不痛心疾首地说:“由于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分辨不清各种玉料产地以及相应的品级,只好单凭皮色来鉴别是否为子料,最终陷入只沉迷于皮色而忽视了玉料本身材质的收藏盲区。”

玉雕收藏者的这种偏好,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趋势。由于大部分爱好者只会认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贪图小利,认为多花几百,上千元钱(四五年前的价)就能购买到所谓高档的“红皮”、“黄皮”等籽料作品,这促使了假皮的泛滥。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因此,和田玉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如何鉴别和田玉

中国的和田玉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公认的“软玉之王”。和田玉的珍贵性和稀有性也吸引着各商家,这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者。富士特和田白玉城为了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和田玉,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冒充和田玉的仿冒品。

1.大理岩 这种玉石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

2.水石 这种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结构是隐晶质结构。颜色呈苍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中国玉器网

3.岫玉 它是产于辽宁省岫原县,是中国另外一种玉石。岫玉产量较大,硬度低,易断裂,在价值上仅次于和田玉。 其内部结构呈云片状,含有90%的结构水。以绿色为主,光泽为蜡状光泽,主要用来冒充和田青白玉。

4.乳化玻璃 这是一种纯粹的仿冒品,是人工仿照和田玉用玻璃合成的。它没有明显的结构,用肉眼可以看见内部有少量气泡。^

其次,介绍一下和田玉的肉眼鉴定特征的方法:

一颜色 和田玉颜色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岫玉和南阳玉也有白色的,但没有和田玉色正,有的还带有绿色等杂质。青色的青玉,有时与绿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混淆,要掌握青色的特点,它介于蓝与绿之间。和田玉子玉有的有皮色,皮色色调多为褐色,限于局部。

二质地 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其它玉石也有质地细腻的,但是滋润和油脂光泽都不及和田玉。

三杂质 和田玉质纯,杂质极少。杂质常见为铁质和石墨。杂质多分布于裂纹处,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石墨呈黑色,分布于墨玉中。

四硬度 和田玉硬度在6.5-6.9,用钢刀刻不动,与其硬度相近的玉石有翡翠,南阳玉、玉髓等。翡翠硬度为6.5-7.0,南阳玉硬度为6.0-7.5,玉髓为6.5-7,可以用其它特征相区别。 在肉眼鉴定时,对以上特征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一点,最好用和田玉标本反复比较。肉眼鉴定中经验很关键,所以,尽可能由玉石专家来鉴定。

和田出美玉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至昆仑山,有人献白玉。

“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天子北征,舍于珠泽,……乃献白玉。”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昆仑山,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和田地区的南部。

和田,古于阗也。

实际上,早在周穆王之前,和田玉已经进贡至商王宫室。殷王武丁之妃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即可证明。周之后,春秋战国、汉唐期间的各种正史外传也频频赞扬和田 “山多美玉”。元代时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也没忘了在游记里谈及和田的玉。再后来,文字记载和实物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唐代玉器的历史贡献

唐代和平昌盛、国泰民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特殊、最少约束的一个时期,是思想文化开放型的杜会,善于和敢于向外来的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并将它吸纳融合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玉器一改以往的古风古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颇具浪漫主义色彩,显示山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格,为中华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

了玉器的创新和发展。

首创的玉带銙服饰玉器

中国古代衣着特点之—是穿长衫,腰部需用大带束住。唐代开创的按官级高低佩带的玉器服饰玉带銙富有时代特征,是一种“等贵贱”玉器,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首创。用玉带銙的佩带形式来象征官位及其权力,一般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方许佩用,其规范化与制度化,是中国古代礼仪玉器中的重要发明和创新。

玉带銙由鞋(鞋带衬)带板、铊尾和带扣组成,始于唐高祖李渊时期。据《唐实录》:“高祖始定腰带之制,白天子以至诸候,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许用玉带。”据《新唐书?銙车服志》记载:“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铂石带銙八。”

唐代玉带銙特点:其一,带銙的颜色由紫色向其它颜色递变,紫色位阶最高。紫色其义来源于紫微星,据传是天帝所居处,故以紫色位至尊。其二带銙以玉为最高,依次为金、银、铜、铁。其二,据官爵的高下,所用玉带銙的节数有严格规定,由13块至7块,尊卑有变。

唐代玉带銙制度的建立完全符合并突出显示了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等级与权力观念。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能在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来、元、明、清历朝历代官仪中沿用。

独放异彩的佛教文化飞天玉器

中华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亲缘关系由来已久,我国最古老的“玉石之路”(公元前4000午)不仅是西域昆仑美玉——和田玉向中原运输的通道,还是西域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佛教的文化之路,可见,中华玉文化与佛教文化天生就具有不解之缘。

佛教创于古天竺(古印度),于汉哀帝刘欣当朝时即公元前2年(元寿元年)传入中国。西域佛教国大月氐使臣伊存来朝,博士弟子景卢从伊存处受浮屠经,从此,佛教在西汉取得正式合法地位。佛教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较为流行,到唐朝则兴旺发达,与我国儒家的封建宗法思想合流,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传播。

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唐代玉器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以飞天为典型代表(玉飞天之源),是当今所见到时代最早的飞天玉器,是后世同类玉器的先导。

唐代飞天玉器用料均由新疆和田羊脂玉、白玉雕就,在玉材和艺术上表现山飞天的圣洁与高贵。飞天为印度佛教诸神之一,印度梵语称他们为“乾达婆”与“紧那罗”,即天歌神与天乐神,是飞天形象的原型。传说是一对夫妻,一同飞入极乐天国,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十宝山中,弹琴歌唱,娱乐于佛,故称之为飞天。杨衡之在(洛阳加蓝记》中称之为“飞天伎乐”,飞天是具有特殊职能的飞神,汉语称香音神。在佛教中被描绘成浑身散发香气,能歌善舞,给人们带来欢乐、幸福的神仙,造型特征为一体态轻盈女子,身披长裙飘带,祥云托起,手持莲花,悠悠漫舞,飘飘九霄,邀游天际,飞翔太空。玉飞天的艺术风格为飘然妩媚,淡雅萧疏,情韵连绵,尤显灵动之美,尽显镂雕之妙。

唐代佛教的飞天之所以能在中国被广泛地接纳,是因为在中国本土已有道教的升天仙人——羽人。道教有“仙人者,束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乘云,上造天阶”的羽人之说,与外来佛教的飞天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能一拍即合。玉器的形制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和导向的,飞天形象是在印度佛教艺术基础上“承与变”的混血种,中国式的玉飞天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溶入了传统艺术的创作,俱现实(歌舞伎)、想象(无翅而飞)、形象(飘逸飞舞)相结台,用以形(形象)写意(意境)的方法宋表达情(抒情)与理(意理)的统一,所表现的是生命无限之意境美。唐玉飞天是古人浪漫主义思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产物,歌颂了妇女的美丽、善良、智慧和尊严。飞天由二人之恋到合二为一,表现出超脱尘世的快乐人生观,飞到那里,是一片乐天、乐空、乐土,是眷恋生命意识的产物。

唐玉飞天表现了佛道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创新,佛教的极乐天国与唐朝社会吉祥太平相吻合,其审美价值观是欢乐向上社会和谐。表明外来佛教文化至此已演变成中国式的佛教文化,是唐代玉器为中国传统玉文化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东西部文化交流的伎乐纹玉带板玉器

唐代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营养。伎乐纹玉带板是唐朝引入西域音乐、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唐朝成功地进行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朝廷将新疆龟兹国(今新疆西部库车、沙雅)的伎乐人带进长安,并与汉族的音乐融合。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42年(贞观16年)将唐代宫廷燕乐九部乐增加为十部乐,有燕乐伎、清乐伎、天竺伎、高丽伎、安国伎、西凉伎、康国伎、龟兹伎、疏勒伎、高昌伎。

唐十部乐集汉、魏、南北朝乐午之大成,用于外交、庆典、宴享,具有鲜明的礼仪性。公元714年(开元2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将十部乐改为立部伎(乐)和坐部伎(乐)。坐部伎(坐式演奏)内容有长寿乐、天授乐、宴乐、龙池乐、鸟歌万岁乐、破阵乐六部,演出水平和地位高于立部伎(站式演奏)。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立部伎》诗中有:“立部贱,坐部贵”之说。今考古发掘所见唐代玉带板上的伎乐纹中,演奏乐器者属坐部伎,铊尾上的舞蹈者属立部伎,其形象为:深目,高鼻,卷发,留胡须,着胡衫,紧袖,束腰、肩披云带,足蹬乌皮长靴、舞于氍毹上,舞姿生动传神。白居易诗曰:“心应弦,手应鼓,弘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持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飞”。舞蹈场景所描述的属于盛行于唐朝的“胡旋”。

玉带板上的伎乐纹饰是唐代玉器善于向域外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吸收西域音乐舞蹈文化并将它融合于中华传统玉文化

之中的产物。

唐代玉器玉料精美,种类多样,工艺精湛,内涵丰富,以超凡的文化艺术品质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并为后人进行中华玉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其后,清代康乾盛世痕都斯坦(巴基斯坦及南亚)玉器的传入,可以认为是唐代玉器引入外来文化艺术成果的延续与发展。

【玉器鉴赏标准参考】相关文章:

学习玉器珠宝鉴赏课心得体会06-12

玉器鉴定12-16

怎么鉴定玉器12-14

玉器鉴定师12-18

怎样鉴定玉器12-16

上海玉器鉴定12-14

玉器购销合同05-26

王之涣拒收玉器01-21

卖玉器者诗,卖玉器者诗鲍照,卖玉器者诗的意思,卖玉器者诗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