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1-11-09 08:32:03 资料 我要投稿

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学分制收费作为一种新的收费模式,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文章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就学分制收费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分制收费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48—02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学分制收费是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学分制收费作为一种新的收费模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针对学分制收费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收费模式、难点和对策等问题,已开展了有益的分析和讨论。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就学分制收费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措施。  一、学分制收费的意义  1.学分制收费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计算与核定办法(试行)》的有效举措。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成本核算,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有所不同。根据“利益获得”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学费标准应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只有通过学分制学费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学分制学费以教育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促使高校将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因此能有效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  2.学分制收费有利于提高收费的透明度。学分制收费主要按教育成本设定每门课程的收费标准,收费精确到每门课的每一个学分,学生可经济合理地进行选课,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也可在学校规定的学业年限内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本;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偏好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依据成本分担,制定合理的课程学分学费,学分制学费符合市场的经济原则,有利于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提高收费的透明度。  3.学分制收费能体现公平原则。学年制收费是按照政府规定的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年收取学费,而学生在一学年内的课程数量却不能与学费标准挂钩,这对课少的学生有失公平,而对课多的学生学校无法收回合理的教育成本。学分制收费按照学生选课的数量来收取,多选多收,少选少收,学费直接与学生所用学校的资源挂钩,与成本挂钩,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4.学分制收费能缓解贫困学生交费困难问题。学分制学费属弹性学费,每学年的学费可由学生自主控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来安排选课,安排学业。学生可以以修满学分为限,尽可能提前毕业,以减少在校生活费总额、提前领到工资等来减轻家庭负担;学生也可以每学年少选课,通过半工半读完成学业,虽然学习年限会有所增加,但能解决家庭的燃眉之急。  5.学分制收费能有效遏制学生欠费现象。学年制收费中学生欠费问题一直是高校收费管理的难题,欠费现象较为严重,年级越高欠费率越高,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恶意欠费。学分制学费与学生选课紧密相连,学生只有交纳了学分学费才能取得选修的学分,促使那些恶意欠费的学生主动交纳学费,学生欠费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学分制收费管理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1.学分学费标准难以合理确定。学分制学费应体现高校的教育成本、市场对专业的需求,热门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差异。当前高校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原则不利于教育成本归集,对教育成本尚处于测算和探索阶段;另外,政府部门对学分制收费的指导性意见也不够充分,政府只要求按学分制培养方案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能高于实行学年制学费总额,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收费标准一样,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基本相同。在学分制收费的实践中,高校对学分制学费的收费方式和定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尝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固定学费加变动学费法、简单折算法、学科成本系数折算法等,但归根到底学分制学费只是根据学年制学费简单换算得到,没能体现成本分担、专业需求、课程的难易情况。学分制学费定价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但仍缺乏实践基础和完善的计量方法,如何科学、合理的定价是学分学费难点所在,有待高校进一步探讨。  2.收费及收费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可自主安排毕业时间,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打破了原来班级概念。学生收费金额随学生所选课程学分多少而变化,学生对学费的关注会大大提高,不同学生收费金额会有所不同,同一学生每次交费金额也会有所不同;收费对象也从原来的同时进校同时毕业的统一管理,转为同时进校不同时毕业的差异化管理,收费对象和收费金额的个性化加大了财务收费管理的难度。  在学年制收费中,大部分高校的财务与教务还是自成一体,除学籍异动信息通过原始的手段进行传递外,其它的基本不相往来,学年制收费从学生基本

第一文库网 信息的建立、收费标准的设定以及学费的收取等绝大部分高校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学分制收费必须打破这种格局,学分制学费由所选学分计算得到,学生选课的学分数据需要由教务部门来提供;另外,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休学、复学变得频繁,学生的学习进程不同,毕业时间不同,学分制收费管理需要教务等部门共同协作,密切配合。  学年制收费在每学年开学时集中收取,虽然平时会有零星收费,但收费相对来说是集中在开学这一“时点”。学分制学费要根据学生的选课信息不断进行调整,收费变成长期性工作,大部分高校为了收费时间的相对统一,往往采取每学年入学时预收,这就必然会遇到学分学费清算的难题。  3.与学生的信息沟通有待加强。推行学分制收费后,学费不再是固定数额,学生对学费的关注会大大提高,学生选课不同应交纳的学费也有所不同,学费的不统一容易使学生产生疑虑或冠以乱收费的帽子,高校应加大收费标准宣传力度。预收学分学费存在清算,清算的时间、方法及金额等与学生沟通的必要。   4.学分制收费容易促成学生功利化。学分制是以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每门课程都明码标价,每个学分都需要花钱“购买”。有些学生为了降低学习成本,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会选耗时、耗力最少,课程难度较低,容易学习、容易通过的课程,只求修满学分毕业了事,容易造成学生功利化。  三、加强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具体措施  1.夯实定价基础,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一套教育成本核算办法,规范和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归集教育成本项目。高校可以按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学历层次作为教育成本的归集对象,根据与教学的相关性将支出划分为教学成本和间接费用,教育成本直接按对象归集,间接费用可在年末按一定比例分摊,得出生均培养成本。同时,高校应对培养计划所确定的课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教师授课价值、市场对课程所属的专业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根据学费在教育成本的配比分担原则,结合课程培养体系的评估,在符合政府政策条件下,制定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收费标准。  2.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是解决学分制收费个性化问题的有效举措,高校部门之间应形成密切配合的格局,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依托学校局域网和互联网,建立学生选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平台,实时或定时交互数据。教务等部门实时传送的学生选课信息、学籍异动信息作为财务部门收费提供依据,财务部门实时传送的收费信息作为教务等部门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的依据。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提升学校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收费管理水平,为个性化收费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供更为方便、快捷、先进的缴费渠道,提高清算的效率。学分学费收取由“时点”变为“时期”,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借助银行系统平台进行收费显得更加重要。学年制的收费相对集中在秋季开学这一“时点”,虽然高校会通过银行批量扣收学费,但大多数通过人工手段完成。学分制收费根据学生选课信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收费变成长期性工作,为了方便学生,提高收费的工作效率,高校应调整收费方式,收费工作应从财务人员为收费主力转为借助银行为主、财务人员为辅的收费理念。首先,学校的学生收费系统应与银行系统对接,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批量扣收学费;同时应开发网上自助交费系统,学生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行网上自助缴费。  学分学费不管是按学年制收费标准预收还是按学生选课系统的学分换算的学费收取,都存在清算问题。为了减轻清算的J—作量,提高清算的效率,高校需制定方便、切实清算办法。对非毕业生年级,可采取按学年制学费预收,在每学年清算时将多交纳的学费结转到下一学年,采取“多转少补”的清算方法。因大部分学生都会前期多选课,后期少选课,对毕业年级的学生若仍按学年制学费预收,会存在大量多预收学费的现象。为了减少退费,对毕业年级的学生应按学生所选学分换算的学费来收取。  4.加强收费信息沟通。推行学分制收费后,学费的不统一需要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同,高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是加大宣传的力度,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做好学费制收费的政策、标准、交费流程、清算办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宣传。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开通学生选课和缴费网上查询系统,及时、完整、详细地为学生提供收费信息有关情况,为学生合理地选课提供方便;开通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学生对收费有疑问的可通过信息沟通平台进行提问,由相关部门进行解答;开通手机短信平台,将学生交费及清算信息传递给学生。  5.建立配套措施,保障学分制收费顺利实施。在学分制教学体系下,高校应尽快建立规范、合理的措施,如建立导师制、教考分离制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配合学分制学费顺利实施。首先,为避免学生的“功利化”制定对应的奖励办法,对超额完成学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建立奖、助、免等激励机制;其次,完善助学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建立“奖、减、免、缓、补、贷、勤”等资助体系,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困难学生的交费压力。要各方面配合尽最大努力,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财务部湖北武汉430072)  (责编:若佳)

【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相关问题探讨】相关文章:

高校思想教育与科学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10-05

高校班级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探究论文08-30

高校软件管理的探讨07-12

木材加工的特点及相关问题探讨07-03

城市污水防治相关问题探讨12-14

关于我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探讨10-10

高校效益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探讨12-29

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科学规范及相关问题探讨07-12

总氮测定中相关问题的探讨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