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和国际金融

时间:2021-11-09 09:18:41 资料 我要投稿

中国金融和国际金融

论国际金融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发展密不可分。

一 :国际金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大概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4.3%-4.4%左右,但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6.7%。所以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今天在中国或者美国,如果两方,有一方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将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所以全世界都理解也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由中国和美国推动的。

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第一是美国的经济结构。在美国的消费增长很高,占整个GDP的比重70%以上,美国是一个消费推动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这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为了维持美国的消费,美国维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美国的利率水平,从97年以来,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在不断地减少,形成了美国很大的财政赤字,这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在谈的双赤字问题,美国的赤字占GDP的5.5%。与此同时,美国的预算赤字也达到4.8%左右,约有4800亿左右。所以,美国基本上是在靠借贷过日子的状况。

从2000年开始,布什政府上台以后,所有的数字都开始上升,卫生服务、保险在上升,国防开始上升,所有的都要上升。

美国国防的开支在“9.11”以后不断地直线上升,这也引起了美国预算赤字很重要的因素。美国的政府财政开支过渡,所以政府借钱,居民开支过渡,所以居民借钱。美国今天居民的净储蓄率大概只有2.6%,如果再往那边看,居民的储蓄率跟美国经常的帐目赤字完全吻合,使得美国不得不靠资本的赢利为利,现在美国变成了大规模的进口国家,美国平均要25亿到30亿美元来弥补财政赤字。

如果把美国经济从头看一遍的话,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政府,美国居民大多数消费,没有储蓄,大规模的消费,引起了大规模的进口,引起了美国大规模的经常帐目赤字,与此同时,政府大规模的借钱,大规模的消费,使得美国大规模的借钱,使得美国变成了资本的净流入国家。美国经济今天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今天有源源不断地钱流入美国。之所以今天有源源不断地钱流入美国,是因为美国是今天典型的金融霸权。

美国的GDP今年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34.3%左右,但是美元的比例远远超过GDP比重。2003年美国占全球外汇储备的72%。全球外汇交易68%是关于美元的,全球的贸易结算68%是通过美元进行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市值,52%在美国。日本从88年的40%一路下跌,跌到今天只占资本市场的7%。同样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资本市场的市值。美国大规模消费,居民大规模消费,政府大规模消费,大规模的消费引起了经常帐户的巨大赤字,巨大的赤字引起了美国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引起了美国的债务增长,今天美国的外债已经超过了美国GDP的25%,这个水平在一个像美国这样的经济来说是相当高的。之所以美国人能够维持今天借贷消费的格局,是因为美

国有强大的美元的霸权和美国强大的金融市场,所以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使得美国得以在外部资本的支持下维持借债消费水平,维持在全球的高增长消费。借钱总是借不长的,这样的日子即将结束。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速。中国的水平远远高于全世界GDP的总数。中国的经济增长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越来越重要,中国今年会变成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进出口国。中国的GDP水平会超过德国,成为全世界第三大国。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这是假设汇率不动的情况下,超过日本的时间还可以提前。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的GDP在那个时候还是相当于美国GDP水平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快,大家都很高兴,这是一件好事,15%IT的增长是很高的,中国经济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非常依赖于贸易的经济,中国的贸易增长非常快,中国的经济比重已经占到整个GDP比重74.2%,今年中国有一万亿美元的出口,所以中国整体经济今天非常大的依赖于贸易,这也是中国经济整体和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大规模的进口以后,这个特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中国现在进出口对全世界的影响,特别对亚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总出口的比重,这个比重在日本占13%左右,在韩国占25%。但是对中国出口增加的部分,等于这个国家全部增加出口的绝大多数,比如说日本占了45%,韩国占48%,台湾省占了66.7%左右。所以中国今天在世界上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很快,中国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等,中国成为全球生产链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的进口跟亚洲的进口,和亚洲国家的生产增长,亚洲国家的出口完全不同,所以现在亚洲国家的出口相当大的.程度依赖于中国的进口。

因为中国的储蓄很高,所以中国资源性投资和生产很重要,但是又此也产生了别的问题,居民的储蓄存款成长非常快,1978年到今年,中国的居民存款已经成长了400倍,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中国的高储蓄率,在另一个侧面形成了中国的高投资率,这是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特点。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占23.23%左右,去年达到13.2%。在美国,71.6%是消费层,在中国44.2%是投资,中国的经济对全世界的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国的直接投资,今年580多亿美元,估计超过600亿美元。中国现在在整个亚洲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18%到今天的5.9%,中国在全世界位居第二。

因为大规模的投资,使得中国今天成为全世界原材料的主要消费国,中国的GDP比重占全球GDP比重的4.3%左右。中国的铝消费是18.8%,中国的铜消费是19.9%。不在于中国消费的绝对量,而在于中国在去年消费世界增长原材料的60%-70%左右,去年全世界增长的基本原材料,三分之二是中国的,引起了世界巨大的价格变动,因为原材料的价格,是由至少十年期的期货市场决定的,中国短期的大幅变动的需求,使得供给方面没有办法,所以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因为大规模的出口以及出口的因素,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多,今年已经达到了5000

多亿美元,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中国的高增长,贸易占主导地位,而贸易的出口非常多,与此同时,因为中美高端的投资,因为投资,消耗了世界上大量的原材料,引起了世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所以在中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产模式,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消费模式,这就是今天全球经济很大的变化。

美国向中国进口的是长的柱子,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是短的柱子。左边的是中国生产的曲线,右边是美国的消费曲线,这两根曲线非常美丽的会合在一起,这还不是全部。中国的生产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美国的需求源源不断地消费中国好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呢?问题发生在另外一个方面,美国的出口非常不行,亚洲国家都有非常大的赢余,与此同时,亚洲整体的贸易额在不断增加,亚洲的贸易赢余对美国的贸易赤字占据相当大的部分。整个亚洲的贸易赢余和美国的关系,中国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1400亿美元。赢余变成了美元,回到中国,中国怎么用美元了?中国又用美元买美国的债券。在过去的两到三年里,亚洲购买了56%左右的美国债券,美国源源不断地消费中国的产品,把美元还给中国,中国拿美元再购买美国的债券,所以今天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同时中国向美国出口资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理由向美国出口资本。中国今天的情况,40%左右的储蓄转换成14.2%的投资,这个投资转换成巨大的商品出口,出口赢来的钱又变成资本,所以最终中国的储蓄,通过投资,通过贸易转移到美国市场,这个时间当然是不平衡的。中国需要就业,中国需要增长,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制造业,大规模的生产,满足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满足大规模的增长,这是完全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中国把资本输出到美国,中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个模式在美国是可以存在的,美国愿意消费中国的产品,当然很高兴,美国所有的消费都是借债,如果美国按照现在的情况,不改变,经过五年以后,美国的帐目赤字能达到10%左右,美国的外债会达到45%-50%左右,在那个时候美国人发现,他自己挣的钱已经无法偿付美国高达50%的外债利息,所以美国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必须调整。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全球经济格局。这个格局在过去几年运转的很好,不是没有问题,但是双方都很高兴。但是今天,当美国的外债超过了20%以后,世界开始关注美国的市场能否支持,美国人开始关注美国能否支付今天借的钱。在世界的另一端,经过了去年和今年整个经济过热以后,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我们能否通过大规模的消耗原材料,大规模的创造工人,从而把我们的产品输入到美国,通过我们的储蓄支持美国,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议题,所以这个格局必须调整,所以这个格局必然会调整。

为了达到有效地控制经常帐目赤字,美国必须压抑国内消费。第一,美国必须减少开支,增税,减少居民消费,增加净储蓄,增加投资,增加出口,美国必须通过压力压制国内的消费,留出余地出口,来平衡过量进口。这是美国政策的变动,我们会在2005年下半年看到美国政策朝这个方向走。之所以可以自信地这么说,是因为美国今天的不平衡状况已经到了临界点。这个结果很可能使美国GDP下降1-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下降,中国跟美国是1400亿美元的进口赢余,美国消费需求的下降会引起中国出口的下降。与此同时,在美元走软的时候,为了防止资本发生变化以及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美国汇率会很高。一方面,美国必须让美元走软,另一方面必须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如果资本不流向美国的话,美国就会发生巨大的经济灾难,所以美国的利率必须增高,在未来六到十二个月里逐渐会提高至少一百到一百二个百分点。

美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利率调回到正常的水平。因为利率水平的升高,所以全球的流动性会进一步激活。随着美国利率水平的提高,整个资本市场,包括中国的资本进一步激活。外资到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要加入生产。与此同时,当美国整个经济利率开始上升,

美元走软的同时,油价会继续调升。油价确实会实现翻天。今天的油价水平还不是最高价。最高的油价水平发生在80年代第二次,两伊战争的时候。油价维持在40元左右,相对过去25美元到30美元的增加水平很高。与此同时,油价上升,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往上走,黄金还有上扬的余地。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把原油的价格跟世界非原油商品价格放在一起的话,可以看到原油价格往上走。大宗商品的价格反弹会引起通货膨胀,引起经济紧缩,引起全球的经济增长。

二 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中国经济

1:设必要的基础设施

金融危机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急剧下降,当然,这只是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一个短期现象,不可能改变长时段的供求关系,当世界走出衰退时,各国经济建设加速,或者能源国若发生动荡,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很有可能加速上升。而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发展中国家。

基础设施服务既会影响到经济中的供给,也会影响到经济中的需求,政府应该把握住这个廉价建设的机会,大力推动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且集中精力发展过去一直滞后的公共交通体系、铁路体系、再生能源体系,增加用于节能减排的投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2.吸引人才

通过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可以从华尔街吸纳一些优秀华裔人才来华创业。危机之后,区域经济经济会受到打击和重建,包括华尔街的盈利模式、激励机制都会发生重大改变。未来各国将会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经济的发展。

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惊醒了华尔街的春梦。大梦初醒的“精英”们突然意识到了生活的无助。华尔街只是坏消息的一个起点,很快金融风暴便在西方世界开始蔓延。有媒体报道称,纽约市政府估计华尔街困境将使纽约丧失4万个高薪岗位。而本周,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报告则称,英国失业人数在一个月内猛增14万人,突破180万,达到11年来的最高位。

大手大脚惯了的许多普通美国人,不得不开始“勒紧腰带”过日子;一些失业的华尔街金融业从业人员,甚至不得不在街头卖艺挣钱。与此同时,华尔街“工作难民”东渡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疑,高端人才的跨国流动将成为一个常态。毕马威国际的一项新调查显示,录用国外优秀员工更有利于促进全球文化间的融合,并加深对新兴市场的认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未来五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创业最活跃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未来一个人才吸金地。

3. 产业优化

中国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主要还有自身问题:自二00三年以来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规律而言,自身有调节的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以廉价劳动力和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遭遇发展瓶颈。

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经受的历次外部冲击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是中国经济调动资源、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的重大机遇。

从短期而言,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防止宏观经济过快回落;从长期而言,首先要着力民生,把完善社会保障系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降低税收、启动农村市场等扩大内需的政策,作为全面应对危机的政策主线;其次激发企业活力,改革基础产业和一些准入门槛较高的行业模式,吸引和鼓励民间投资;第三促进能大量吸收就业的服务业的发展。

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中,目中国金融和国际金融前的第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明年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将呈现回升态势。从第四季度至明年全国“两会”,将是中国政府连续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抗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震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4. 国际地位影响

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贸易国和以巴西为代表的资源国。不同类型的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

响是不一样的,危机过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会削弱,中国经济也会暂时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可能会有所提升。

据《环球时报》报道,尽管中国日前传出了出口受全球金融危机所累,经济增长放缓的消息,但还是有不少西方媒体依然看好中国在解决全球危机方面起的作用。德国《每日新闻报》22日评论说,当美国打喷嚏,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都感冒了,但中国同时还是“开处方的医生”,它为应对金融危机开出的“方子”将影响全世界。

《柏林日报》22日说,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方案可能来自北京而不是华盛顿,因为中国有一个高效务实的政府,而美国刚好相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1日题为《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对美国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因为中国是美国重要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美国《时代》周刊27日(提前出版)文章在解释危机中的美元为何坚挺时,也认为是中国推动了美元稳定。

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鲍威尔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往届亚欧峰会,欧洲领导人重视程度不高。然而本届峰会因在中国举行,又赶上全球金融危机,“很可能会成为最具意义的一届”。鲍威尔说,西方媒体近日都在谈论如何劝中国参加全球金融峰会,这一方面说明法德等国确实难以独自应对危机,也说明中国的地位已和数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出口,国内市场还十分疲软。内需不足的原因,一是人们没有从经济发展中普遍且充分的受益,导致消费力滞后。二是由于国家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以及中国消费观念影响,公民有钱不敢花而是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美国之所以发生危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过度超前消费,但是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比我们国家健全,使得美国公民消费时心里有信心。

相对于美国的过度超前消费模式,中国又显得过于保守。这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中国必须要在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中寻找一个相应的交汇点,从刺激内需做起,切实转变中国的经济拉动方式。因此,中国应该以本次扩大内需为契机,建立良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退休金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公民才会有信心消费,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资金及时回馈到经济发展中,使中国有强劲的内需,更有能力抵御世界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冲击。

6 .加强和国际金融界合作,争取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

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金融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加强,谁也无法保证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6]。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甚至是重大的打击;同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也可能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之间加强金融监管交流和互通信息,在面临危机时共同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要强化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约束,推进多层次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国际储备分配的合理化。同时,要着手建立覆盖全球金融市场的关于资金流动、金融风险状况、国际储备波动状况等的监测和预警系统[7]。通过各个国家的合作才能更好的防范和化解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中国金融和国际金融】相关文章:

中国金融专业好的大学01-15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去与未来07-04

谈中国金融结构的走向07-12

SARS危机搅动中国金融07-31

国际金融动态12-29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概念01-18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01-18

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对策01-20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 (中)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