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3:42: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琉寺中心小学巩燕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学校能否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中仍然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被动式的满堂灌,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2、课堂上突出"结论式"教学,学生缺乏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于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3、教师对"教是为了不教"认识模糊,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差,步入了重传授轻方法、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的学习误区。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请我们首先来思考下面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摘桃子"还是"找桃子"的思考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教师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学生在收获知识时,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看来教师想到的只是教学生去摘现成的桃子,不曾考虑让学生通过努力去寻找品种更优秀的桃子。而学生也乐于坐受其成,充其量不过"跳一下"而已。这种教学活动就永远停留在"传授"加"模仿"的框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设置一定障碍,这种思维定势,也难以步入到"探索"加"尝试"的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来,素质教育永远是喊一喊口号而已。

二、从"一杯水"与"一桶水"之比的思考

要想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技能功底,又怎么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呢?这样看问题是教师固守"主导者"角色的潜在心理反应,从当前探求为标志,以创新为重点的课堂教学要求来看,问题的实质不是"一桶水"满足"一杯水"的问题,而是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的填鸭式的因循守旧的思想体系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看,教师的"一桶水",未必能灌满学生"多元素"的"一杯水"。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系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使学生由"苦学"变"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二、如何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则终身收益无穷"。这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要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是"好的老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去思维。正确引导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使学生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

三、如何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象、对比、归纳,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应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教师还要多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

总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因势利导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教学实现最佳教学目的的良好开端。

(中国大学网)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01-13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01-10

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1-18

如何做鸽子汤最好喝01-17

李开复:如何做最好的创新_创业01-18

最好的老师01-10

最好的老师01-20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01-10

我最好的老师01-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