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程燕萍

时间:2021-12-16 13:02: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程燕萍

《《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 本书作者周勇致力于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国学术教育史,中国名校与名师等领域的研究。书中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而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追寻着那份令人沉醉的“教学之恋”。而这种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正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最动人之处。 一、大教教心 学校学什么,教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品质。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孔子并未提出“大教教心”这四个字,而其最杰出的后世教育薪火传递者朱熹则说过许多类似“大教教心”的话,而且他也觉得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学第一,教第二 孔子以“学”作为人生第一乐事,“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才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建立在自身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即“授之以渔”。 三、在大自然中畅游 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进行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智者是那些喜爱山水的人,且能够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顿、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孔子非常善于欣赏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还非常善于用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来滋养心灵。当代教师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才不会为无法将大自然搬到教室里来而遗憾。 四、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 在教师可能得到的各种生活中,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无疑是境界最高,最让人幸福的命运,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师的终极命运。对于孔子来说,相恋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活,无论有多麻烦,有多变化无常,都像当初一般美好,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均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这种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至情媲美。 许多人在经历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可能会向往自己早已失去或尚未得到的生活方式。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也许我们无法像孔子那样,但即使是“心向往之”,也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快乐。孔子以及孔子之后,多少杰出的中国教师,让这份“教学之恋”在自己不息的学问、人格与情怀中燃烧下去。 孔子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程燕萍】相关文章:

来!跟孔子学定位 -管理资料01-01

来!跟孔子学传承 -管理资料01-01

来!跟孔子学心胸 -管理资料01-01

吉学萍10-26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01-18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11-01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11-15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10-15

「转载」《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