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2:54: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

  今天下午起床后,我读了《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这本书,对这本书开始感兴趣,一连几天都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叙述了一百个乡村教师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确实感人,他们当中有的跪着教书一辈子,有的揣着氧气袋上课,有的女老师一个人留在孤岛上,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坚强的人呐,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可是,仔细想想,我有些迷惑了。当今社会发展那么快,首都北京,深圳,南京,天津等,许多现代化的大城市,高楼大厦,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对这些乡下老师都没有吸引力吗?先不说到大城市去,也可以到中、小城市去发展,混上几年,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她们却不这样,宁愿在艰苦的岗位上做平凡、普通的事。 书中《她留住了一方最美的山水》这一故事最令我感动。孙晓兰这个刚从师范毕业的小姑娘,主动要求到永顺县两岔乡当一名教师。几乎空荡荡的教室唤起了她要劝回所有学生回来读书的决心。于是一条条崎岖的`山路绾结成她生命的主调,也绾接了一颗颗求知的心。自己的生活再艰苦她也从来没有一刻停下资助学生的脚步。她用一颗真心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爱心告诉我们:只要当一天老师,孩子就一个不能少。她的这一品质很值得我钦佩。科技不断地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教育事业也要加快步伐。我们教育事业就需要像孙晓兰这样的人才。特别是山区小学,那儿的留守儿童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关心。书中:“晓兰奔忙了整整一天,劝回八名学生。第二天,又跑了八十里山路,带回六名学生。整整一个星期,晓兰跑烂了脚板、、、、、、”。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这几年来,我已经两次去比较偏远的小学支教。的确,那里的留守儿童特别多,早上,很多孩子都是空腹上学。下雨天,鞋子、衣服都淋湿了。有的孩子直打哆嗦,看着很心疼呐。有一天,看见一个男孩拿着一把雨伞站在学校门口,下半身都淋湿了。走过去问他:“你家往哪条路走?孩子顺着山路指,说:“那一条,翻过那座山,再走一点,又翻过一个坡,就到我家了,老师,你想到我家玩吗?”望着崎岖的山路,我说:“想,有时间一定去!”我撒谎了。想到这些往事。我更钦佩孙晓兰了。 书中《笑对病魔的“妈妈 老师 ”  》这一故事最令我惊讶。 方佑青老师患上颌窦癌被切除半边脸,医生断言她只能活十五年,可十六年后2004年,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十七年后的2005年,她被评为湖南娄底首届“十大杰出女姓”。这就是生命的奇迹。方老师生病了,她没有惊慌,而是很镇定。她说:“不!我不能屈从命运的安排,我还有我爱和爱我的学生们,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阿。”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方老师意志坚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她不但战胜了病魔,还以纯净无瑕的心灵向学生们展示了慈母般的关怀。读到这里,我想起了1994年的一件往事,当时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学校里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唐老师),一向工作勤恳。有一天,唐老师突然生病了。第二天,学校派我到卫生院看望她。到了那里,唐老师正在打点滴,就跟她聊了一会儿,她说,平时上课、改作业经常头疼,有时头疼得像要爆炸一样。一天晚上,正在改作业,头又疼了,心想:坚持改完去。后来实在是疼痛难忍,就顺手拿了一瓶云香精往头上倒了半瓶,头开始清凉清凉的,就改完那些作业。听完唐老师的叙述,我的心里既心疼又有点埋怨,你为什么不休息呢?过了一段时间,唐老师转到了市医院,确诊为严重脑萎缩。最后,病魔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可是,方老师、唐老师等许多老师,只要是为了那些孩子,他们就不惜一切;只要是为了教育事业,他们就义无返顾。在教师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做出的是不平凡的事,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人!    读了这本书,细细想想,也该检查自己了。我工作也有二十余年,这些年好像都是朦朦胧胧过来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经不起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把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被动地接受领导安排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分内的工作,从未思考过怎样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有时,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事后,这些孩子又亲切地跟我打招呼,他们是否真的原谅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教的资本。我们要以郑青、李子梅等老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用我们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影响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灵的震撼02-12

心灵的震撼07-26

心灵的震撼作文03-04

震撼心灵的句子01-18

震撼心灵的作文01-10

震撼心灵的话01-10

震撼心灵的句子07-26

心灵的震撼作文08-03

心灵的震撼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