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6:31: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读者:孙玲  中午的时候终于把《中国人的焦虑》这本书看完了,只是今天有些奇怪,既不是小说也不是什么悲剧,仅仅是一些大师的名言以及等等议论性的语句吧,我竟然看着看着哭了。有点难过,有点伤感,有点失望。不为别的,竟为自己的无知。不知道是几百年抑或几千年前人家就想到的问题、事实以及道理我直到今天才开始接触。而如今还在一味的虚度光阴,自己都觉得无地自容了。   理性的本分只能是限定于人所能经历到的世界的范畴,也就是说,理性是以人类经验世界为对象的活动,费经验的世界则非认识理性所能为。凡是不能被我们的认知、计算和逻辑所了解和掌握的,都是我们经验以外的东西,经验以外的东西不能被理性所承认。    “浮士德的精神”说明,在理性的驱使下,人所具备的这种无限进取精神拼命要去寻找彼岸的世界,但却最终找不到彼岸世界的苦恼和困顿。于是人只好在彼岸世界的无限性中苦苦寻觅,这种寻觅却被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自我所限制。人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宁,必须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向前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目的不见了,人只是为了前进而前进,为进取而进取。“浮士德精神”就是为进取而进取的精神。这意味着,理性作为工具在人文领域中已经获得了最极端的发挥。    不断地追求知识,内心永远不能满足,最后对知识彻底地失望。    万事忍耐是中国人对付苦难现实的秘诀。“中国人的性格中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们的忍耐了。”这不仅仅是出于无奈之举。中国人的忍耐并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忍耐。这很像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主动性遗忘”,进而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罗素还认为“中国文化有个弱点:缺乏科学。”他在《中国问题》一书也写到“我们可以教中国人的并不是我们的.道德,也不是治国箴言,而是科学与技术。中国的知识分子所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学习西方人的知识而不要染上西方人机械的人生观。    中国人认为发起人和种类的争吵都会招来混乱。因而,他们尽可能避免直接的对抗,如果需要的话,就间接地予以处理。。。。对人际和谐的要求如此强烈,以致暂时的经济利益不能征服它。    传统中国人因顺应中国文化并不产生明显的焦虑。现代中国人出现双重焦虑:因两种文化的冲突的焦虑和西方文化价值造成的焦虑。   我开始想念我的《小王子》了。 (十二月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相关文章:

焦虑10-25

切勿把焦虑情绪当做焦虑症01-16

紧张焦虑不好焦虑怎么办01-15

焦虑交感神经异常 焦虑咋办?01-10

克服焦虑焦虑心得体会12-15

沙鼠的焦虑05-02

焦虑散文09-10

容易焦虑怎么办 缓解焦虑的食物及方法01-16

焦虑优秀作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