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小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6:09: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曾国藩精选小故事读后感

故事一: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 有天,一个串通串子会的秀才--林明光被抓。而通过林明光叙述他与魏逵之间的过节,林明光可能是被诬陷,从他房间里搜出来的串子会令牌亦不能作为定罪的铁证。曾国藩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决定判处林死刑,他的依据是--《明史》中讲李自成在牛金星、李岩两个举人投归李自成后,李气象与以前迥然不同,结果推翻明王朝,做了大顺朝的皇帝。“读书人附逆匪,则逆匪有可能成大事”。他要借林的头教训其他不安本分的读书人。   后感:①处理事情以史为鉴很重要。历史上的具体事件也许不足以让人效仿,但由很多事件总结出来的规律就很有说服力了。文化传统都是一代代继承下来的,考虑、处理事情的思维已经不知不觉的深入我们的骨髓,再结合现代的环境加以变通即可解决好许多问题。②臭知识分子从来都不臭,出谋划策起来岂可小觑。   故事二:靖港之败曾投河自弃,左宗棠怒斥曾此举 靖港之败让曾国藩很是感到窝囊,竟然病倒。左宗棠来到曾的指挥船上劝诫:太史公说:“顾着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汉高祖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最后垓下一战,项羽自刎;诸葛亮初辅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最后才鼎足三分。左一番慷慨激昂的议论给曾平添百倍勇气,使其振作。   后感:再厉害的人物也有“窝囊”的时候,不要盲目崇拜以为他们事事顺利。这不曾涤生也想自杀过吗?要不是当年左宗棠对他的一番劝慰,估计就没有他的名垂千古了吧?但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屈辱也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凡事都有变数,时好时坏,活着就有机会享受成功。   故事三:一箭双雕 一盗寇名叫申名标,被曾收容在军队中后旧习不改,私自挪用五千两银子,怕被曾查账查出受惩罚,他就用从太平军那儿收缴的一个里面嵌有牡丹花的珍贵玛瑙贿赂曾国藩。曾摆宴席宴请多隆阿(皇帝派来监视曾的将军,很贪财)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并将此玛瑙送与了多隆阿,但没提申名标的名字。宴会上的`申名标恨不得将头钻进地里去,事后他跪在曾面前,坦白认罪请求宽大处理。曾撤了他的营官之职留在军营以观后效。   后感:①妙用一箭双雕。大部分情况下,事情的发生总会对多人多事产生影响,不妨多动动脑子借用一件事来实现两个目的,提高效率,节省资源。②领导还是要给下属留面子的,批评理当面后进行。领导的主要任务还是管理下属而不是管理事,下属也是个常人,爱面子,作为领导你总需要下属帮你完成工作,当众批评倒是很解气,下属愤怒了还会给你好好干活吗?私下严厉批评呢,下属知错了,还会感谢你给他留面子呢,当然会好好工作。   故事四:康福的绝密任务 康福被曾派去京城打探皇城对曾组建湘军的看法,这在两湖是永远无法知道的。如果不了解朝廷的真实意图,再好的作为行事,都有可能成为瞎碰乱撞。康福对此非常佩服曾派他进京打探消息的决策。   后感:作为下属,努力工作不一定能得到上司的肯定。这需要了解上司的真实想法和同事对你工作的评价(尤其是同事向上司如何反应你的工作成果)。因为你的工作可能威胁到上司和同事的利益,怎么说呢?最终目的是大家间利益的平衡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在此,曾组建湘军是为了灭掉太平军(假如他没私心的话),但皇上就会考虑他是不是要掌握军权强大自己,所以,曾处理时就要把握好分寸,自己建业的同时也要让皇上对他放心才行。   故事五:石达开三败曾国藩,曾再次选择自弃 石达开抓住湘军的弱点后三次打败湘军,曾不堪其辱再次选择自杀,但此时传来好消息“太平军撤了”,援军也从各方赶来。曾感慨万千的说:“前几天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真不料还有今日相逢之一天”   后感:世间万事瞬息万变。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变,也就会淡定的接受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时一事的失败总会过去,一时一事的成功也不会长久。总之,never give up!  

【曾国藩小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左宗棠智对曾国藩的故事01-01

名人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的故事01-01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01-01

名人曾国藩刚柔并济的故事01-01

名人故事:曾国藩十二条读书规矩01-01

曾国藩十二条读书规矩【名人故事】01-01

销售小故事_销售励志小故事01-15

小故事(小通讯)10-25

经典小故事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