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的一点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0:52: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的一点读后感

《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的一点读后感 (2010-10-15 10:42:08) 转载: 水晶苍蝇拍   由于过去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对于企业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化的矩阵式组织运作并不陌生,因此读本书的过程经常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快速的读完了本书后,对于企业项目化管理课题本身,固然有很大启发和所得,但是作为天士力的投资者当然也同时也有其他的一些“不相关”的感受,供同好们参考讨论。   第一个感受就是企业的魄力,或者说远大的目标是多么重要。企业项目化运作本身并非一个学术研究,从本书中对于当时提出这一设想的背景(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后产生了“大机构病”)和目标(适应国际化和多地区化的复杂企业运作),我们不难看出天士力自我加压的剑锋所指。就像福探曾经分析过的,一个企业的经营自有其水到渠成的地方,或者说“因果报应”也好,呵呵。一个卓越的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始终对现状存有高度危机感,以及具备远大理想的企业,是一群这样的人凝聚在一起,然后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和保持专注的结果。   在本案例中,如果天士力不是一个对现状远远不满意并且具有“破坏性创新”魄力的企业,不是一群这样的人的聚合,那么也就丝毫不可能产生“企业项目化管理”这样的“前因”,也很可能就不会产生更多的“后果”。   第二点,天士力在组织创新上的努力让我不免想到了比亚迪-----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特别不像一个典型的行业内公司。比亚迪在同行们热衷于高投资建设自动生产线的时候,“大踏步的后退”到全民战争的大手工型流水线,引多少人不解。同样,天士力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型企业,非要“自寻烦恼”的进行艰苦卓绝而国内没有先例的全程组织变革,同样会引起很多人的不解。这里又不免让我想到了董明珠的格力,在与苏宁国美决裂后被一致看衰的时候,创建了国际上都没有成功先例的独立空调品牌专卖渠道,当年又是多少人的不解?还有万科,公然逆流而上的“不行贿,不做暴利项目”,多么不解啊,等等。   说了半天,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我看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伟大公司的基因,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没有什么“出格的”“让人不解”的重大举措^^   第三点是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执行力。对与本书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讲述如何将项目化运作从理论引入企业实际运作的过程,里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例子似乎就在演绎我身边的故事。从我切身的体会来看,矩阵型的项目化运作最困难的地方就是2点:第一,如何让全员参与起来;第二,如何解决好职能“经线”与项目“纬线”之间的天然冲突。   从案例来看,天士力在执行推进中通过“一把手强力推进”“分级别细分处理措施”“宽进宽出-严进宽出-严进严出—化于无形”“多方位的激励刺激与绩效考核的2线平衡”等等措施,确实非常的有想法和到位。回顾过去的工作经历,我能想象这其中会遭遇多大的困难甚至是责难,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科学细致的准备和执行工作,这么大范围内这么大程度的组织变革是很难想象会成功的。实际上从天士力2002年萌发这个想法,到初步有所成也是4年后的事情了(IPMA银奖)。   所谓轰轰烈烈易,持之以恒难,有经验的人应该不难体会。如果不是真的深思熟虑并且不给自己后路的决心,类似这种到处是阻力而效益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显性的组织变革,是很容易热闹一场后而偃旗息鼓或者最终流于表面的。   第四点是关于建设这一组织变革后产生的管理能力的优势。一个传统的中药企业来做这种自讨苦吃的组织变革,我认为其目的性在第十三章的第三节讲述的分外清楚:未来的组织如何面对多变的环境?从这一方面,又可以延伸出几个点:  如何从传统的重复性工作为主而反应缓慢的制造为侧重的企业,转变为反应敏捷而更加侧重创新任务的知识性企业? 如何在企业资产不断壮大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解决不断堆积的企业隐患并保持着“大象的身躯,蚂蚁的舞蹈”的能力? 如何为企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不断发展的舞台和主动参与和成长的机会,并使得重要的人力资源得以凝聚和自我价值实现? 如何让企业不再只是高层管理者操心,而是产生某种自下而上的持久的自我优化的冲动和激情,以始终保持对市场和终端需求的“对的感觉”?  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天士力以企业的项目化管理组织变革来回答。所谓“成长中的企业不断进行着运作与项目的交替,运作带来企业的量变和稳定,而项目带来企业的质变和创新”。我认为本书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清楚的。   此外,我对于案例中反复提到了“小品种多批次产品在以往无法确保满足,组织变革后得到很大改善”有浓厚兴趣,这很类似于“长尾理论”所提出的一种企业生存环境:大量的小批次细分产品逐渐占据企业利润的重要地位,而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对于大多数“不断简单扩大生产规模”的传统型制造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这种企业能力的历练有点儿像药品研发,过程复杂满长,但是一旦成功其影响的也非常长效,且竞争对手不易模仿(天士力本身从酝酿到有所成也经历了4年的时间,且类似天士力的实施条件其实是很难具备的-----公司战略上愿意以阶段性的增长速度为代价练内功(而且那时是医药最为黑暗的时期,现在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如果重复天士力的路其机会成本会大得多),有一个坚定的一把手支持力度,有类似李文这种项目管理大师的直接推动)。   第五点是关于李文本身的一些感觉。以前一提到天士力我的脑海中就是闫希军的身影,在本案例中对于李文算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印象比较深的是李文原来是做一线销售起家的,对于一线销售起来的人一般感觉比较有冲劲和手腕,也有魄力,但是比较容易流于经验主义和“关系型”思维,在看待问题的高度和理论能力上不容易突出。而李文在理论高度以及推动组织变革上的执行力,包括策略方法等方面,在本书中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说闫希军更像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那么李文可能更像一个提供走向目标的切实路径的策略家。在一穷二白时期,犯错的机会成本很低,敢打敢想敢干无比重要,而在家大业大的时代,管理者的侧重肯定与第一代创业者会有所不同,因为高额的“错误成本”已经不可承受,如何更加的科学和系统的`运营,让企业在创业的激情与发展的稳健上取得一个好的平衡,可能就是摆在第二代职业经理人面前的最重大课题了。   接着谈一些发散的想法。 企业的创新中,技术创新比较单纯和效果显性容易理解受到关注,而组织创新则比较复杂且效果隐性因此不容易被理解和关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单纯说技术研发成果,似乎各类研究院等事业单位的成果要远远高于企业,但是为何前者以及前者的附属企业,往往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组织特性的巨大差异导致的,或者简单说一个俗话:机制问题。组织的活力说虚特别的虚,但说实也很实在,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自己身处一个组织环境中的时候,会怎样?很难想象在一个暮气沉沉,老气横秋,尊卑严格的组织中能产生多少事业的冲动和个人奋斗的激情。为什么GOOGLE让那么多人向往?为什么华为被视为行业人才的黄埔军校?为什么那么多的好主意总是在苹果诞生?   同样,我在读书的时候把自己代入了书中的环境,我设想如果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这种企业项目化所带来的崭露头角的好机会一定是我所期待的!他会让有才能又有冲劲的人在几千几万人中有冒出来的可能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凝聚。   其实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道理不是也很相同吗?在创业的初期,一切可以很粗放,最主要是突出某种结构性的优势。但家大业大之后,如何让组织(企业和国家)实现制度上的“良币驱逐劣币”,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保障。如果我们把美国当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来考察,那么其实不难发现推动其200多年扶摇直上的,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是其中的“组织变革”是多么的具有决定性!看到了这些,组织创新还虚吗?

【《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的一点读后感】相关文章:

《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的一点读后感04-10

项目管理的一点想法 -管理资料01-01

我对项目管理的一点感触 -管理资料01-01

关于项目管理的一点体会 -管理资料01-01

浅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管理 -管理资料01-01

项目管理的实践要点 -管理资料01-01

不同专业及类型模块化项目管理与实践论文09-06

对项目管理负责人的一点看法 -管理资料01-01

项目管理实践报告范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