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读后感

时间:2021-12-18 11:44: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读后感

2011-04-06 17:14:00 by

读后感《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读后感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读后感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是由世界银行发布的一篇关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的报告。这篇报告共分为三部分,一是从三维观点(即密度、距离、分隔)看待世界,二是从"规模经济和集聚"、"要素移动和移民"、"运输成本和专业化"谈如何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三是关于再次权衡政策的辩论,其中包括"无拥挤集中"、"和而不同"、"赢者无边界"等内容。

认真读完这篇报告后,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再何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该何处何从?两极分化现象是否可根除?一体化真的可以实现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

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不平衡发展的,发展的成果也并非是平均分布在各个地区的。世界上大部分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大城市、领先省份以及富裕国家。半数的生产活动位于1.5%的陆地区域。开罗的产值占埃及GDP的一半以上,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仅占该国总面积的0.5%。巴西中南部三个州的土地面积占该国总面积的15%,但产活动却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就是差距!

在全世界范围内,北美、欧盟和日本的人口不到10亿,却拥有全世界3/4的财富。与此同时,却有许多地区被繁荣拒之门外。例如,在巴西、中国和印度,落后州/省/邦的贫困率是经济活跃州/省/邦的两倍以上。发展中国家2/3以上的穷人生活在乡村。有10亿人生活在最贫困和最闭塞的国家,大多数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以及南亚和中亚,他们赖以生存的财富还不到全世界财富的2%。

而在今后几十年内,美国人的工资水平是赞比亚人的上百倍,寿命要高出30多年。但是,隐藏在国家平均数字背后的数字更是令人怵目惊心。一个出生在远离赞比亚首府卢萨卡的农村孩子,其寿命不及纽约市孩子的一半,而且,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其收入仅为纽约人的二百分之一。如果没有发生剧变,上述现状将持续下去。纽约人一生的收入高达450万美元,赞比亚农村人口的收入却不足1万美元。

这些真实的数据是否让你难以置信,甚至触目惊心?无论你是信还是不信,这就是现实的存在。市场总是青睐一些地区,而忽视一些地区。这似乎是经济发展不可改变的定律。

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发展国家永远都在追赶,何时才有出头日?面对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正视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经济不平衡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我们也得暂时允许它的存在。正如我们国家政策允许一些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富起来,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共同富裕是一样的道理。无数事例表明,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只会阻碍整个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的先天禀赋就是不尽相同的。如果非要平均分配,只是一纸空言,不切实际。

尽管如此,和谐型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这篇报告所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和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当经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增长时,生产也随之日趋集中。生产者会青睐某些地点,譬如城市、沿海地区和相关国家。发展成效最为卓著的国家往往能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趋同。同时实现生产集中的短期利益和生活水平趋同的长期利益,其途径就是经济一体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并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途径,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原则和政策是普适的。这是由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各个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差异性也有共同点。

例如:在农村地区,政府应当尽可能保持中立,并在某些地方为可能发生的城市化建立制度基础。良好的土地政策至关重要,为所有人提供基本服务的政策同样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哥斯达黎加。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区,除制度以外,政府还必须保证连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扩大不断增长的经济密度所带来利益的受惠范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重庆。

而在城市化发达的地区,除制度和基础设施外,有必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来解决贫民窟问题。但是,如果土地和基本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效率不高,交通基础设施缺位,这些干预措施将不会奏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哥伦比亚的波哥大。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发展国家或地区可以努力促进本地区的增长,尽量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世界经济地理也将慢慢重塑。

这样的愿景描述起来似乎非常美好和理想,我也不否认这对经济发展确实非常有用,可我仍然忍不住要怀疑,只要遵从这些所谓的基本原则,努力发展经济,就真的可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繁荣经济、共享成果吗?这就是我对这篇报告的质疑之处。

报告的前言就提到:要获得经济集中化和社会平等化这两个方面的效益,就需要采取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政策行动。之后的阐述和政策都是围绕着一体化的途径来解释的。如:一体化的第一步是建立必要的机构,确保所有人都获得基本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基础医疗服务、适当的卫生条件以及清洁的饮用水。随着一体化难度的上升,国家应该调整政策,包括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通讯系统,促进地方、全国、国际间货物、服务、人员和思想的流通等。

该报告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早期经验,对当今发展中国家制定城市化政策具有符合实际需要的借鉴意义。针对非洲和亚洲最贫困的内陆国家和因其他原因而远离世界市场的国家,报告论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方法,有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将机构合作、公用基础设施和特别奖励措施结合起来。在蓬勃发展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普遍的兴旺景象可能掩盖某些地区的持续贫困。针对这些国家,报告还提出了有关的战略,可用于促进国内的一体化,帮助最贫困地区的人口。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途径是一体化。可事实表明,并非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能通过这条途径实现自身发展。许多贫困地区不是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吗?"一个国家穷是因为它穷"。仔细想想,这样的悖论并非不无道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中被动加入和发展的例子举不胜数。

事物的发展得依靠内因和外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发展国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自身不懈的努力,并适时辅以外界的帮助。经济是理性,无情的,可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人,不是吗?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应该以人为本。发达国家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应更具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和谐的世界经济地理才能重塑,两极分化才能缩小,人们才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历史上的今天:

满满的都是爱2011-04-06看到的一个好帖子2011-04-06表扬2011-04-06南京游2011-04-06

【《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读后感】相关文章:

世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影响02-23

浅析世界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07-10

试论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07-07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9-12

民营经济发展自评报告09-13

某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2-10

经济发展社会实践报告12-2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11-06

让中国化标准逐步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