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笔记:守候一场雨(盘妙彬 思无邪 邱籽)

时间:2021-07-13 17:38: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诗笔记:守候一场雨(盘妙彬 思无邪 邱籽)

读诗笔记:守候一场雨(盘妙彬 思无邪 邱籽)

  

读诗笔记:守候一场雨(盘妙彬 思无邪 邱籽)

  在我的阅读范畴,与雨有关的题材里,有三首诗歌印象最为深刻。每一首我都读过不下20遍,因为太喜欢,所以反复诵读,甚至全部刻意背过。想就它们写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得不当之处,在此先说抱歉。就不寒暄了,反正都是熟人,谁不原谅我的造次我跟谁急。

  很想听雨们讲讲美学讲讲修辞

  很想那片桃林快一年了

  该浅红色地笑一笑

  很想那件蓑衣唐朝的渔人

  披过后一直绿着诗意

  很想湿了头发湿一株垂柳

  栽进水彩水粉

  很想湿了鞋子湿两叶扁舟

  摇入词里曲里

  很想濡染大地也濡染香草

  很想淋淋天籁也淋淋心事

  是啊很想——

  很想下雨下雨

  盘妙彬,广西桐城著名诗人。许是美好的山水,塑就了他诗歌独特而迷人的气质。当然,他不愿意别人称他老师或是诗人,所以他的粉丝大多为了使他心情熨帖而投其所好,称他老盘或是老盘盘。在我非常欣赏的诗写者里,有不少是他的粉丝。

  最初经一位老师推荐读到他的诗歌,是很不适应的。老盘盘的诗歌,素以大开大合的山水写意为代表,在浓浓的禅意中凸显人生哲理,读罢直教人叹服:大写意,大手笔,大智慧,大况味!无奈他的半数以上文字,都需要懂行的读者平心静气反复细看细品,用灵魂与之对视,不过要想四两拨千斤,也绝非易事。以我对诗文全无内力修为的浅表水准,通常在他诗句的山脚喟然长叹,生出一种蚂蚁搬泰山,使不上劲甚至全然不知从何处发力的懊恼与挫败感来。

  只是没有想到,老盘盘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小情小调,这首《好想下雨》我只读了一遍,便被深深吸引,按网络语来说:这就是我的菜!其实在另一篇文字里,我已经谈过感受了,现在,就当是换个包装再装一次,谁让酒香呢!

  整首诗如同闺阁女儿绣出的清愁,又或者丹青高手描出的工笔淡彩。起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一场雨水的渴望,以拟人手法,将读者成功带入粉雾氤氲的桃林,铺开一幅无比美妙的雨境。首节后三个接踵而来的“很想”涵盖了美的三个基本领域,既有诗词之美,也有绘画之美,更有音乐之美,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第二节,诗人继续采用排比手法出其不意地数起数来。七八九,数的是雨水清新鲜嫩的颜色;五六七,数的是雨水婉转动听的声音;一二三,数的则是雨水的古典气质和文学修养了。在这里,雨水如同一位优雅的诗人,一滴又一滴,滴出的都是唐诗。

  尾段从实景着手,谈到雨的样子,气味,声音,最后一句由实化虚,由物到人,再次点明意旨,深化主题,收束干净利落,让人意犹未尽。

  整首诗结构清晰,极富歌韵之美,节奏感掌握得恰到火候,因此读来朗朗上口。读罢不禁一再唏嘘,实在不敢想象这样的清丽雅致,不是出自女子之手!老盘盘,你让我想起李玉刚了。。。

  苏醒的雨滴 文\思无邪

  入夜。什么在我的笔尖上舞蹈

  我分明听到久远的敲打,像是唐宋开出的鸟鸣

  将绿如清风的鸟喙

  湿漉漉 印在我的胸口

  宣纸上流泻出 江南鲜嫩的春天

  声色江山。是燕子斜穿杨柳的美

  诗经婷婷步出闺阁的美,落红中蝇头小楷的美

  唐的.樱桃一夜红了 宋的芭蕉一夜绿了

  词语的池塘生出春草和蛙声

  连屋檐也如此干净唯美。弄堂的琴声 纯粹

  想起我佩玉的哥哥 在韵律上行走

  手上 托着那只绣满春风的鹧鸪

  那必定是一场守望已久的邂逅 必定是远古来的小调

  最古典最干净的一个 雕琢我

  随着夜风的翅膀一同潜入

  坐镇在江南一首词里 与我对饮 弹琴 复复长啸

  此番 我见到都是经年

  给大地绣花的女子 在兰亭写序的男子 他们满腹才气

  手捧祖先的恩赐 和我同去

  以红豆的母语 赴那场盛世的约会

  雾岚 氤氲在他们腰间 青山的衣袂亦闻风而动

  思无邪,我严重欣赏的一位女写手。她什么文体都有尝试:古诗词,散文,评论,小说。就现代诗歌而言:思辨、婉约、古典、华丽、平实、传统、西化、乡土、童真、谐趣……这些看似毫无关联又包罗万象的词语,在她的诗句俯仰皆是。而她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在于无论是说理还是抒情,不管是古典还是现实题材,她都可以做到极致。

  如果用金庸笔下的人物比对,我觉得她最像东邪黄药师,连名字里也同带一“邪”字。当然,是小东邪。曾经玩笑,强烈要求她开创“邪派”,从此戏称邪老大。扯远了,还是以字见字吧——

  以这首《苏醒的雨滴》为例。《苏醒的雨滴》这个题目我不止在一处见到,应该是一次同题抒怀。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无邪的这一首。这是一首非常有古典意蕴的诗歌。她擅于将诗意自然过渡,由实化虚,并加以蔓延。这首则是从一次随风潜入的夜雨开始,引发的想象。

  在她的笔端,雨在舞蹈,是来自久远的敲打,是唐宋开出的鸟鸣,有着湿漉漉的鸟喙。下过雨的江南有多美,第二节中无邪的三个以排比列阵的比喻给出了答案:“燕子斜穿杨柳的美,诗经婷婷走出闺阁的美,落红中蝇头小楷的美”,之后化用蒋捷的诗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色彩感上继续加以渲染。之后笔锋转而描写雨的声音,从纸上的词语中听到池塘的蛙声,弄堂的琴声。

  第三节则开始在情境中加入人物描写。踏着悠扬的琴韵,来自古代,佩玉的哥哥千呼万唤始出来,他“手上托着那只绣满春风的鹧鸪”,一个“绣”字,何等传神!哥哥为赴一场久远的约定,来到一阕词中,坐镇江南,与作者“对饮,弹琴,复复长啸”,此处,小女儿的情态闺思,跃然纸上。

  尾段,无邪把目光从小我转向天地之间,视野豁然开朗。几笔泼墨写意,点出“给大地绣花的女子,在兰亭作序的男子”,这些才子佳人,他们秉承了祖先的恩赐,有满腹才气,以红豆做引,共赴一场盛世的约会。这约会,我理解为以文说爱,以字传情。最后两行中描写雾岚缭绕青山,在视线不可触摸到真相的虚幻里,引发无限诗意的想象和回味。

  至此,无邪借一场轻柔的夜雨,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刻画得入木三分!尾段里是不是含有对写作者回归传统文化的一次呼吁和倡议的隐语呢?我不知道。我更愿意在这样美艳不可方物的一首诗歌里把自己灌醉。就此,不问今夕何夕!

  铁皮屋说下雨了 文\邱籽

  ——下雨了

  说这话的是铁皮屋

  接下来

  是木兰,是香樟,是冬青,是油菜

  我只是跟在后面重复

  在雨中,土地原谅了天空

  屋顶摆脱灰尘

  两个不再争吵的人,带着手上的泥巴

  弥补春天的裂痕

  我大笑着,从大路跑向屋檐

  下雨了

  一只鸟,把头伸到暮色的外面

  下雨了

  我的春夜还没开始,坡上的婆婆丁

  就举起亮亮的灯

  前几天在生活中认识到几位写诗的前辈。在闲聊中,一位姐姐感慨她发现诗歌写得好的人,通常都是从乡村成长起来或者至少有很长一段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我觉得她的看法很有道理,只有长时间与大自然直接对话的人,他们的文字,才是接地气的。

  邱籽(就不称老师了,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优秀诗写者,低调而安静。我经常会泡在他家博客,捕捉文字里那些让人心安的气息,这种气息用第一段话得出的结论来形容,就是“接地气”。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山水,村庄故土为主,自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这些平实的叙述如同一场细雨,或许你的心灵早已被轻轻叩动,却还处于不自知的状态。由此联想到一个词来,不知合不合适:大象无形。

  以这首《下雨了》为例。邱籽的这场雨下在白天,应该是临近傍晚。从降雨量上来看,老盘盘的那场雨一直没有下起,仅止于想象,而无邪文中的那场雨是江南夜雨,细细的,软软的。所以邱籽所见的这场雨,明显是冠军,最活泼,最响亮。何以见得,且看起句:“下雨了,铁皮屋最先听见”,不太确定是否所有人都有过这种生活经验,因为处于地震带附近,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板房,自然体会深刻。接下来,雨声落在几种身材由高到低的植物上,声音相对轻一点儿。“我说的这一声,只是重复”,这一句有多妙,我说不好。在自然界里,作者自觉把自己排在自然天象和植物之后,不难看出他对于大自然有多么尊崇和热爱。

  此佳句一出,后面更是妙语连珠,一发不可收拾了:“土地原谅了天空,屋顶挣脱了灰尘”,这场雨不仅下在天地之间,更下在心里,是对人心灵的一次洗礼,这之后,一颗诗心将更加澄澈若镜。

  “下雨了,我大笑着,从大路跑向屋檐”,有着孩子般的俏皮;而檐下的鸟儿止不住好奇,“把头伸到暮色之外”,止不住对飞翔的渴望。这一向内,一向外,两相对比,让我又陡升旁逸斜出的联想——钱钟书的《围城》。许是想错了,赶紧打住。

  最后一段也是我爱不释手的,“下雨了,我的春夜还没开始,披上的婆婆丁便举起了亮亮的灯”。婆婆丁,在我的印象中是一种在草地山坡贴地而开的亮蓝色小花,柔柔弱弱,它不是遍地覆盖的那种,通常是东一团,西一簇,星星点点的,碎碎的闪烁在葱笼的绿叶里。即使是暮色降至,被一

【读诗笔记:守候一场雨(盘妙彬 思无邪 邱籽)】相关文章:

《午夜的守候》读书笔记01-01

思无邪经典散文07-28

复盘读书笔记06-1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妙摘01-01

一场雨作文02-13

一场雨作文01-10

一场雨作文11-15

一场雨作文07-26

一场雨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