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时间:2021-11-05 14:53: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路栗平

  放暑假前,校长推荐给我们两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和《国学与人生》(傅佩荣)。因为从校长那里先拿到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所以,对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阅读,做了读书笔记,并在暑假的四天时间里,把这本书拜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的精神食粮,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吴老师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这本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会受益的。

  在通读看全文之后,我对吴老师的几个观点感触颇深,感同身受。

  一、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

  吴老师说对他的学生说: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你们这么年轻,会犯的错误还在后面呢,为了以后少犯些错误,你现在要大胆地尝试,把以后可能的错路堵死。

  我的课堂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情景:当提问学生问题时,他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当我想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时,他们却个个低头,默不作声了。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学生是害怕说错,成为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的对象。我为此感到痛心,不是为学生,而是为自己。我们不能让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要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怕学生说错,就怕学生不说。

  二、业余,要有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吴老师说:如果教师没有属于个人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不可能成为有智慧的教师。读书多、爱思考的教师比只会模仿的教师发展得好。多读多思,举一反三,学科教学"变小了",人站得高了,境界就出来了。

  前段时间,正好是期末备考,感觉自己很不在状态,课不知道怎么上,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管,看着身边好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应对自如,总觉得自己不是当教师这块料。现在看来,是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吧。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判断,缺乏自信,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自己"底子"薄,要多下功夫,要给自己留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多阅读,勤思考。

  三、备课,不依靠教参才是真功夫。

  吴老师说: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教师备课必须自己想办法查找资料,独立设计。教师没有这类依靠,业务才能长进快,长得壮实。

  我很赞同吴老师的说法,这让我想到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去设计,你会发现,一节课原来可以用这么多种方式去讲,多有意思。这种活动不仅是教师的自我挑战,更是自身素质得以提高的最好途径,因为一直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是永远无法超越别人的。

  最后,我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合格的教师总能有个人见解,也会鼓励学生有属于个人的思考。教师不要怕下不了台——你的胸襟有多宽广,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大。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我们多思多想才能明白。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相关文章: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心得07-12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心得体会范文05-19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心得体会09-12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01-10

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01-20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06-23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呢05-03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管理资料01-01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书心得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