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痛读后感

时间:2021-10-03 13:19: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生命之痛读后感精选范文

  生命之痛读后感

有关生命之痛读后感精选范文

  中午和梦中人聊Q,他提到了曾子墨的作品,我忍不住地拾起她的生命之痛,几番想看,但看不成。读书或许必须也要有因缘吧,某个人某件事促使你去看这本书。

  这本书为社会能见度三周岁的生日礼物,辑录社会能见度开播三年来有代表性的事件。读这本书,重温了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中,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人事物。白河边,癌症村,因严重的工业污染,癌症死亡成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唯一归宿;还是因为严重的工业污染,湘江边的土地空气弥漫着镉,镉中毒威胁乡亲的健康,更侵蚀他们生存环境,地下水不能喝,地里德瓜果蔬菜也受污染,让他们更不能忍受的孩子也是同样的境遇,一生的希望让他们绝望;断落的手指,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的引擎,中国制造的神话,却以农民工的指头为代价,GDP高速增长的背后有多少的血与泪,有多少的心酸和悲惨;穆薇的抑郁,采访一个治疗抑郁中的女孩,大家真的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但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这一人群,心理学家将抑郁症比喻为心灵的"小感冒",这个描述与其说是抑郁症的易于治疗,倒不如说是抑郁症的随处可见,读后感《生命之痛读后感》。或许有你一天你不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请及早治疗,或者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请给以耐心和包容吧;女教师杀童案,这是一个怵目惊心的案件,对生命的杀戮已是非人的行为,匪夷所思的是老师也疯狂,说明老师的压力也需要发泄的渠道,老师更应该关注心灵的健康;42日精神病,叶正生被精神病,这样的事例频频见诸报端,他是否是精神病人在与医生的争辩中已无意义,他四十二天的精神病历程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个痛苦的折磨,更深的意义在于,谁有资格将人送进精神病院,被精神病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是来保障精神病人的人权?无罪嫌疑,李志平,赵新建,都因刑讯逼供,严刑拷打这种仿佛是野蛮社会才能看到的情况下不得不屈打成招,被关押10年20多年之后,在家人不断的上访下最终才释放,但还不能洗刷有罪的罪名,我们要质问司法的公平公正在哪里?

  正如书中最后一部分,没有答案的纪录中写到: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精简得只有四五个人的团队陪伴我走遍大江南北,在边缘的城市角落,在偏僻的乡村田间,面对芸芸众生,用镜头、用心记录着转型期的中国。

  那些画面或残酷,或悲凉,从不美丽,但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3年,太多的哭诉,太多的无助,太多的生命之痛。

  常有朋友问,看多了灰色的人生,你悲观吗?抑郁吗?我总是摇摇头,说不,说数不清的`生命之痛反而让我们学会珍惜,懂得知足。

  我常想,假如我出生在某个癌症村,喝着污染的河水长大,也许我的身体里早就埋下绝症的种子,早就闻到死亡的气息。又或者,我的父母身陷冤屈,一贫如洗,也许我从未有机会读书识字,小小年纪便不得不在社会底层漂泊、挣扎…

  上天的恩赐,感谢,感激。

  感恩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力所能及,善待他人。幸运的是,《社会能见度》给予我们一个平台。30分钟的节目或许不能改变他人的命运,但至少,我们在尽微薄之力。

  感悟之余,还有思考。

  工伤,污染,医疗事故,不公正的遭遇…这是天灾?抑或人祸?这是飞速转型的中国必须付出的惨痛代价吗?这是急速现代化的中国真实的写照吗?在令人惊喜却缺少体温的经济数据背后,谁会去留意那些追随不上GDP脚步的脆弱生命?

  我常想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法力,但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身边最细微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舒展的笑脸多起来,也让人们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拥有生命该有的尊严。

  我常想,也许我们的节目不能给出答案,但至少,我们在记录。

  生命之痛再次领略了曾大美女加才女的才情。她的犀利的提问,她一针见血的点评,她有高度与深度的思考,她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一颗感恩的心。

【生命之痛读后感】相关文章:

《生命之痛》读后感03-30

心灵之痛04-22

酒之痛作文11-26

青春之痛作文09-27

弱视儿童之痛07-06

生命的痛,我的痛作文900字04-01

小儿拙作之-《生命,生命》读后感03-12

生命之线读后感01-18

生命之线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