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

时间:2021-07-07 20:47: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1)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又是大学者,莎士比亚全集汉译本第一人,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更是华人学者研读西方文化的必备参考词典。但他写作从不掉书袋,没有头巾气的酸。他常常信手捻来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还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朴素,充实文章的知识含量,是调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读性。时下一些写手,才看了几篇引文,甚至见了广告上几句古代诗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着”,企图点缀出文章的源远流长,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晒书的穷酸相。一坛回味尚可的米酒晒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洒了。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2)

  我在新华书店偶然的看到了《梁实秋闲适散文精品》一书,立即就被书中所收录的一篇篇散文吸引住了,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从此,它陪伴我度过16年闲暇时光,始终让我爱不释手。

  今年是建校60周年大庆,令我到铁工校工作27年来最为感动的事情是学校发放了旅游经费,鼓励我们四处游玩,开阔眼界。

  此时此刻,重读梁实秋的散文《旅行》,我心中颇为感慨。

  散文《旅行》开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对待旅行的态度。“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利————寿终正寝。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这绝妙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啧啧称赞。

  由此联想到我的奶奶——————一位贵州遵义乡间目不识丁的农妇。1955年跟着儿子来到陌生的四川成都,直至1987年去世,也没走出过成都府。记得我上中学时,她但凡生病,便向我父亲交代,病好后一定送她回遵义乡下,原由是她说在成都死后火化会“好痛哦”。不过最终还是一盒骨灰回到了她魂牵梦绕的家乡,葬于故乡的青山绿水之中。

  文中对出门旅行带行李————铺盖卷儿的描述,生动细腻、风趣自然。它一下子打开了我封存N多年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读中学时,每学期例行公事的学农劳动。打铺盖卷儿可称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好多女生的铺盖卷儿打得松松夸夸,从家到学校再到学农的住地,几次折腾,早就散落一地。现在好了,不管是出门读书还是旅行,几样随身携带的衣物,一个旅行箱便“OK”了。

  梁实秋先生写《旅行》一文的年代,距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可读来却没有一点时代的疏离感,反倒觉得与我目前的生活和心境是那么的相似。例如他在散文中写道:“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只有那么一大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头碰脑的不是人面兽,就是可怜虫。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虽无勇气披发入山,至少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耐不住的时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的折腾几回,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细品其中滋味,想想当下我们的生活,不正是这样吗?

  浮华而冷酷的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终日为生计披星戴月、拼命奔波的人们。一月到手的工资剔除房贷、必须的生活花销,基本上就成了标准的“白领”了。看着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富人们肆无忌惮的“生活”,穷人们苟延残喘的“活着”,我的内心自然变得焦虑、愤愤不平起来。日子一长,便对大自然的“月缺花残”毫无知觉,身边的人和事毫无兴趣。活着,也仅仅是麻木地活着。这时,旅行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虽然我不能够改变社会,但我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情不好时,出门去旅行几日,晓瞰日月山川,聆听雨声风啸,同一位素未平生的人促膝谈心。什么功名利禄,悲欢离合,似乎一下子看淡了。积蓄、压抑许久的心智得到了释放,我的心情豁然开朗,生活也因此过得舒坦了许多。

  “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Hszlitt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如果你说路那边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侣也许闻不见。如果你指着远处的一件东西,你的伴侣也许是近视的,还得戴上眼镜看。’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梁先生说得是多么精妙啊!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将旅行者在旅行时是否要伴侣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我对这一点深有同感。

  旅行是我最大的嗜好之一。到大兴安岭旅行是我儿时的梦想,但因路途遥远,一直排在无期的下一次计划中。

  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的游记。书中对大兴安岭的四季做了详尽的描述,春天的大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充满生机;夏日的大兴安岭,林莽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昼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的大兴安岭,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同时又是收获都柿、榛子、山丁子及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的季节。冬天的大兴安岭,万倾林海一片银妆,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几十年来,我常常幻想:自己乘坐着森林小火车,穿越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森林中,聆听林海涛声,闻着东北黑土地的芳香。那是多么的惬意啊!

  在2002年的暑假,这个梦差点就实现了。我记得那是我女儿小学毕业的假期,我带她到天津、大连游玩。我们在玩了大连后,准备到哈尔滨、漠河去旅行。哪知她不想走了,认为太遥远了,结果东北之行在沈阳便打住了。

  今年暑假,学校发放旅游费,又使我封存了N多年的梦想萌动起来,这次一定要到大兴安岭去。为了准备旅行,我可是做足了功课,上网查资料,到书店买地图。在网上查到: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境内,内蒙古的加格达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黑龙江的塔河位于大兴安岭的腹地,黑龙江的漠河位于大兴安岭的北麓。哈尔滨距中国最北端漠河,铁路线1200公里。我准备先到漠河,再回头到塔河。

  这次出行要不要伴侣?对我来说是很纠结的事。按梁先生的说法,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天马行空,一切我说了算。但是,我又十分需要一个伴侣来分享旅行中的快乐和感悟。最后,老公与我同行。我们一路从成都到沈阳、长春还算合拍,结果在哈尔滨游玩的几日里闹起了矛盾,可能因为出来时间较长,他不愿再继续北上,我准备独自前行。结果在哈尔滨火车站购买到漠河的车票时,他的一句“你的漠河之行,便是你的死亡之旅。”的话使我一下子犹豫起来。最后,梦中的大兴安岭近在咫尺,我与它失之交臂。现在,每每想起,实在遗憾。

  由于平时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应付工作,难于静下心来享受生活,品味人生。我发现:旅行它会使你的视觉、嗅觉恢复敏锐,那怕只是看到陌生城市的一个街景,炊烟缭绕的小村庄,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当你厌倦了目前的生活,出门去走走,转换一下生活模式。让自己的心在旅途中慢慢沉淀、平静,也许会对人生和世界产生不一样的见解。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3)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适小品”而闻名于世。正如有人是这样评价他:“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梁实秋文章面目温和中正,理性与感性兼至,语言素养无懈可击,趣味风格超妙脱俗,不过,在他的柔和背后,暗透那一层潜在的悲悯,引人窥见人生的无聊与无奈,空漠苦涩的况味。这正如吃盐水花生,入口极为面软,可是那花生“生硬”的印象却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确实,读梁实秋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如果您喜爱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您一定会发现,梁实秋的散文具有其独道的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所以我们也很难将他的散文与中国现代文坛的其他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黄裳、傅雷、张中行、陈从周,当然还有张爱玲,梁实秋与他们相较,与其说他是一名作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久识的老友、一位循循善诱的老者、一位正在教导你应如何面对生活的老师。他的散文是如此贴近读者的生活!你不会从他的散文中看到许多难懂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过于优美的描写,大多都是些琐碎小事,但在读他的文章时,你能感到一种无法从他人的散文中得到的特殊的愉悦感。

  梁实秋总是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描写生活,时而夸张,时而讽刺,但不论怎样,它总是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更令人折服的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发展,显然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变化,生活中的一些事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当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再读梁实秋的散文时仍如此亲切。这可能正是梁实秋散文在多年过去后仍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他的散文能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广为流传的原因吧!

  但是,透过梁实秋散文的幽默谐趣、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我们能够发觉在他文章中那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的他之于祖国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更流露着他心底的真实——他过分善良的爱国。这正是一代中国文人的苦啊!梁实秋相信:“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

  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很显然梁实秋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他对无产阶级文艺具有偏见是必然的。在梁实秋看来,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并没有阶级的区别,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因而它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吗?而这样的认识也正与当时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所以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批驳。但很显然,梁实秋是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在文化上他也提倡民主文化、反对封建文化;虽然他不想根本推翻,但也是有所不满的。只是他希望人们能“善良的解决这些问题。正如在他文章中所认为的要时刻保持沉默,避免动气,适可而止。但历史的事实已经作出了论证,他的理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依靠武装斗争才能达到彻底的胜利。

  但不论怎样,我们也决不能否认梁实秋的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坛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不能否认梁实秋本人作为一代中国爱国文人的典范地位。即使他的某些观点确实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毕竟也在尝试寻找一条中华民族的'出路,只是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路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曾有过的那段艰难岁月,但我们也决不愿再重回那段时光。读鲁迅,让我们牢记国耻;读梁实秋,让我们体味历史的美好与现时的可贵。

  正如梁实秋本人所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也许,正是他这种看似平淡却内涵丰富的风格,才造就了它隽永的艺术魅力。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4)

  最初知道梁实秋,是在上初一那会。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课文第9自然段中作者猜测自己之所以被送到三味书屋去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据我的语文老师讲,这是鲁迅先生在骂人,这梁家是指文人梁实秋。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本地人有给人“扔砖头”一说。这话倒也没有错,乾县有在背后给人扔黑转头一说。那时候对老师的说法感到很好奇,心想文人还真是稀奇,骂人竟然还能说的这样文雅。

  再次知道梁实秋的时候,大概是自己上初三的时候学到了鲁迅先生的杂文,这时候老师讲到了鲁迅先生的论战时,又一次提到了梁实秋——鲁迅先生的论敌之一。这时候,我大概知道了这梁实秋属于资产阶级文人,是鲁迅曾经批判过的敌人之一,鲁迅先生有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指的就是梁实秋。鲁迅先生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的敌人自然是国家的公敌,所以在建国以后,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硬是没有选过一篇梁实秋的文章。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因为梁实秋的文章《卢梭论女子教育》而引起的。在文章中梁实秋对卢梭大加攻击,景仰卢梭的鲁迅自然不答应,于是写下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发表在翌年的《语丝》周刊上,从而揭开了鲁、梁论争的序幕。这场论争前后持续了八年之久,这场论战还史无前例地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批评的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除此之外,论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一开始就掺进了政治斗争的敏感因素,而这一点无疑会使论战双方的态度变得严厉甚至敌对起来。

  最后重新认识梁实秋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在陕西教育学院离职进修的事了。这时候,能够比较客观的对待民国时期的文化人,正确评价他们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他们的作品也开始在国内出版发行了。但是,很多曾经的资产阶级文人的文章还是无法进入到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中去。更让人无解的是,在2017年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本已经编入了一篇梁实秋的散文《鸟》,结果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后印刷的时候让人给拿下了,结果让很多教材辅导书商措不及手,硬是没来得及撤换。

  这让我更加有兴趣去学习了解一下梁实秋,看看能够引发教材编写这么大争议的梁实秋。也只有自己真正的学习了,了解了梁实秋及其作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说话更有底气。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等。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文库出版的书目之一。这套书目包括:鲁迅、梁实秋、徐志摩、林语堂、周作人、胡适、梁启超、沈从文、郁达夫、钟敬文、庐隐、谢冰莹、朱湘、张申府、梁遇春、朱自清、萧红、艾青、臧克家、李广田、钱歌川等。

  这本书分为秋室杂忆(1969年)、西雅图杂记(1970年)、槐园梦忆(1974年)、雅舍小品续集(1973年)、白猫王子及其他(1980年)等五部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槐园忆梦。

  通过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首先,我看到了梁实秋对结发妻子的殷殷深情。梁实秋晚年的时候,和原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在他71岁的时候(一九七四年四月三十日),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程季淑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怀着对故妻程季淑女士的深切缅怀之情所作的一篇文章。文章足足有近一百页,从119——211页,其情感细腻、内容具体生动,没有真情实感绝对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作者深情地回顾了程季淑女士由初识到相知,再到结为夫妻相敬如宾,直至相互扶携共度人生的经历,感谢了程季淑女士为家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这其中,有这样几段话,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们的恩惠在我们的欣赏是永不泯灭的,以后纵然有机会能够报答一二,也不能磨灭我们心上的刻痕”,这说明了季淑女士心怀感恩,所以她的生活就能够过得游刃有余。

  “假设有一天,朋比为奸坐地分赃的机会到了,你大概可以分到大股,你接受不?收则不但自己良心所不许,而且授人以柄,以后永远被治于人。不收则同僚猜忌,唯恐被你检举,因不敢放手胡为而心生怨望,必将从此千方百计陷你于不义而后快”。这是季淑对于书生做官的最为精辟的分析。

  在《槐园忆梦》中,作者写到他将莎士比亚的37本全部翻译完毕后,1967年8月6日朋友为他举办的庆会上,谢冰莹在庆祝会中的致辞“莎氏全集的翻译之完成,应该一半归功于梁夫人”。在此基础上,梁实秋说出了所有专心做学问之人的心声“她容忍我这么多年做这样没有急功近利可图的工作,而且给我制造身心愉悦的环境,使我能安心的专于其事”。

  其次,我从作者的西雅图杂记中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东西,用来揭示现在社会中的种种乱象,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你来摘》这其中的庄园采摘模式不是也在四五十年以后流传进了中国,时兴一时;《母亲节》中我知道了母亲节的由来;《超级市场》里写到的超市也在二三十年以后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选购商品的重要渠道,不过先生的种种担心倒是一直没有出现;《由厨房说到妇女解放》在中国大陆也已经实现了二三十年了;《大都会美术馆》也是给我们记录了一个真实的美国,哪里不是天堂,也绝对不是地狱;《哈佛的嬉皮士》让我们知道了今天的乞丐服的由来,知道了犬儒和佛系青年的区别和联系;《福德故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国的人一定珍视他的国家过去留下的文物遗产”。

  最后,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人物,了解了有关他们的逸闻趣事。在1923年上海浦东起航的杰克逊总统号船上我们见到了许地山、谢婉莹。在上海小弄堂里,我看到了徐志摩的身影,他说“胡大哥请吃花酒”,也不知道胡大哥是不是胡适?想来差不多。在北碚的编译馆碰到了礼乐馆的馆长戴季陶,中华民国国旗歌的作词者,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因为沈从文的缘故,张充和这人我也熟悉,因为她的三姐兆和沈从文与1933年在北京结婚。

  《雅舍小品续集》黄庭坚说的“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进一步坚定了我读书的信心,司马温公“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曾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污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随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得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让我明白了读书人应该怎样去读书。《我在小学》中“谁的笔记本子折角卷角就要受申斥”,不知道现在的孩子看到后会不会脸红。他们的书不是卷角折角那样,而是在书上乱涂乱画,扯掉书页等,让书本变得面目狰狞。

  不足之处,就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进度总是快不了,不能像看那些娱乐消遣的书一样,一目十行,每每遇见拦路虎以后,我不得不搬出字典逐一查找,小心摘抄于书上,通过读这本书我确实认识了不少的生僻字,也学习了解了很多的文言雅词。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梁实秋散文女人读后感01-14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大全01-14

梁实秋作品_梁实秋散文集01-10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08-03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07-02

关于梁实秋散文集的读后感200字05-25

梁实秋:梁实秋语录01-10

梁实秋中年读后感01-15

梁实秋谦让读后感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