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读后感

时间:2023-04-17 18:54:01 惠嘉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后汉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后汉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后汉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后汉书》读后感 1

  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乐此不疲”、“疾风知劲草”、“马革裹尸”、“举案齐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这里。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来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运用“春秋笔法”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所以,多读史书是一个人成熟的捷径。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一本史书,学习古人的智慧,当我们少得闲暇时,不若执一柄羽扇,拈一颗青梅,叫上一位挚友,读一本史书,哪怕在陋室中,一箪食,一瓢饮,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后汉书》读后感 2

  光武帝刘秀的这个“中兴”,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中兴”都不同。别的“中兴”都是在原有的王朝框架内中兴,惟独“光武中兴”是原有的王朝已经不在了,再来“中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南宋陈亮在《龙川文集。酌古论一》中就说:“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实际上,刘秀不仅仅是“中兴之主”,还是一位“定鼎帝王”,后汉的江山能够建立,实是他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的庙号称为“世祖”(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应劭曰:始取天下为祖,高帝称祖是也;始治天下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颜师古曰: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确是名副其实。

  那么为什么汉亡了居然还能中兴?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还需要了解前汉亡的原因和背景。

  前汉之亡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戚势力过大,一个是刘室宗亲过于分散,而皇帝一系(就是前面说的“大宗”)又衰微,到平帝死后,连找一个近支宗亲都困难。于是,这两者共同作用,使王莽能够凭借外戚的势力,倚靠手中的权力,在平帝死后一步步向帝王宝座靠近。

  不过前汉末期的背景则更让刘室宗亲有复起的机会。据《汉书平帝纪》,前汉末刘室宗亲已超“十有余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从理论上说,他们都可以有“奉大宗”的权利。这些人虽然有的已经没落,但不少人在地方上还具备一定的资财、地位和声望。此外,前汉立国200多年,其中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还可以算是不错的皇帝,到宣帝时,汉王朝又是四海名声大震,士民之心已固,而元帝的好儒,又使民间崇尚正统。宣帝死到王莽篡汉,才距离50几年,老人们对匈奴单于来朝、西域诸国送质、诸羌纷纷臣服等津津乐道的事情肯定还是记忆犹新,所以“民心向汉”是不争的事实。三辅的'老吏们见刘秀的部属经过时垂涕道:“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就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它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王莽末天下大乱,无论是农民起义军也好还是地方实力派也好,多数都立刘室宗亲或者奉汉年号。

  再则,前汉虽然外戚盛,但主要势力多集中在京畿一带,他们的根基和影响力也基本上都局限在社会上层,而对下层的平民老百姓没有多少文化上的影响力。王莽的篡位和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仅触犯了散布在全国各地刘室子孙的利益,也触动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再加上天灾人祸,流民失所,他根本无法在社会下层建立起自己的民意基础。他让刘歆搞什么“相生五德”,终究无力挽回民心;而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举措,又使边疆也一刻难以安宁;他用以造势的图谶,更是为光武等人效仿去作为起兵、称帝的借口。所以,王莽在位的这十几年,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乏善可陈,一到天下争相起来造他的反,他的灭亡就已经只是迟早的事了。这时,刘室宗亲凭借着汉朝200多年的民意基础,终于可以找到复起的机会。

  汉能够复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过200余年的苦心经营,在前汉末期,王朝周边已经没有与汉棋逢对手的敌人。汉武帝对匈奴、西域、西南夷的连年用兵,不仅仅使汉王朝的影响力大增,还极大的打击了周围的反抗势力,后来的诸帝又能灵活采用分化、瓦解、怀柔、和亲等政策,使前汉末期王朝四周没有能和汉一较短长的力量。所以,当王莽进行朝代更替及王莽末天下大乱时,没有一种势力能够象后来的蒙古人或者满族人一样趁虚而入。光武即位以后,西域诸国争着送子到洛阳为质,这也说明,在有过前汉对外大规模的战事以后,周边对汉朝的实力颇为忌惮。

  于是,外面的敌人不敢进来,中国内乱就只是关起门来在里面打。王莽灭亡以后,各参战的不管是真是假,领头的都称高皇帝的子孙,打完了,天下一统了,把门一开,天子还是姓刘,家还是这个家,最后的胜利者就是“中兴之主”。

  《后汉书》读后感 3

  从伏羲的八卦,到商周的卜筮,“阴阳推步”之学可谓源远流长。逮至秦汉,方术流行,故《史记》有《日者列传》,《后汉书》有《方术列传(上、下篇)》,专道此类。

  谈及方术,不自觉地会想到,奇门遁甲之类。方术其流确有此类,乃至望云省气(《史记》载,吕后即会望气)者!

  然而范晔开篇即告诫吾等,好奇害死猫,“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孔子)不语怪神,罕言性命。”

  两汉时期,方术流行,究其肇始,“汉武帝颇好方术…光武帝尤信谶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藉此趋炎附势,穿凿附会。一时间乌烟瘴气弥漫开去。

  以司马迁为代表的`通儒硕士,对这种“奸妄不经”的行为大加批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即一针见血地指出:“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忌。”幸运色、幸运数字、风水财位……动辄弄得一些不明就里之人战战兢兢!

  接下来,范晔告诉读者:作为一门学问而言,“方术”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披着方术外衣,唯利是图的人!方术不是用来显摆及牟利的。真正精通方术的高手不诡俗(不会教大家,拘而多忌),他们要么如空气般存在(《方术列传》中列举的大多数的术士都是隐士。),要么一出手就“弘补时事”(给政策补洞、纠偏)。

  《方术列传》中范晔最推崇的是——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的张衡,“中世张衡为阴阳之宗”;占用篇幅最长的是——神医华佗,其出场就不一般,“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状容,时人以为仙……”如果不是看文献,恐怕我们很难把张衡、华佗和术士划上等号。其实文中还写了东汉的另一位诊脉高手——郭玉!

  《后汉书》读后感 4

  那么,术士究竟是如何“弘补时事”的呢?范晔首先举了一个吹哨人的例子:

  任文公,四川阆中人,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有一年,天大旱。任文公对刺史说,五月一日要有大水,要提早预防!很可惜刺史不听。任文公只好自己准备大船,百姓听说后,也多有防备者……转眼到了五一,天旱得更加猛烈,任文公很着急,再次吹哨。反而遭到刺史的嘲笑。

  “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哺时(15:00),湔水(四川河道名)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

  身与名孰亲?

  “40岁之前拿命换钱”并非现代人才有的观点。两汉时期,因上有所好,赴趣时宜者比比皆是。然而观其下场,多“以乖忤沦败”。所以能长寿、善终,就成为入选《方术列传》的.标准之一。且大多能预知死期,寿终正寝。

  如:任文公“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卒。”

  再如:谢夷吾“会籍山阴人……预克死日,如期果卒。”

  又如:折像“广汉雒人……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年八十四。”

  还如:计子勋“一旦忽言日中当死……服而正寝,至日中果死。”

  按理说,最应该得善终的是华佗。可惜因得罪了曹操,横遭不测。“操大怒…乃收付狱讯…竟杀之。”扼腕于华佗,再回味段翳的“隐居窜迹”、廖扶的“绝智世外”。不得不感叹,G场有风险,最好离远点!

  诸术士之名言中,如公沙穆的:“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亦并非虚妄之语。子不云乎?“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后汉书》读后感 5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是对于“小人物”,历史并没有提及太多。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无数普通人而言,上阵杀敌、奋战浴血已经太过遥远;而做好自己,做一个有德之人,做一个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是对美好人生的最佳诠释。

  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吸引了我,东汉时期的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过去的天知神知在以前可以理解为神明,但是现在我们却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道德规范。即人在独处时,并不是只和自己在一起,还有道德公约,还有价值自律。这其实就是慎独的基础。

  “慎独”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中庸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也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就像我们收费员,一个人在岗亭里,每天都要迎来送往数百辆车,重复着单一的动作,面对司乘人员我们要保持微笑,问候您好,其实你不微笑,不问候,并没有人会发现这一点。但很多人并不会这样做,而是时刻保持微笑,用您好来问候每一辆来车,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表现,这其实就是“慎独”。这么做没有用吗?不!这么做很有用,你的一个微笑,传递出的就是一片春风拂面,你的一声您好,化解的.就是一片波澜。不好的事情会传播,好的事情同样会传播。我们用微笑与问候将道德文明之风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路传递出去。这其实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慎独。

  《大学》里有这么一句话:诚于中,形于外。意思是一个人内心有诚意外在有行动,心里有诚恳了,这件事才能做出来,而心里的诚恳就是这种久而久之君子慎独的这种修行。修到心里成本能。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其实非常需要“慎独”的精神,收费站工作其实是一个窗口,展现的是整个高速人的精神面貌,我们平时的肢体礼仪训练,业务素质培训,道德知识学习,其实都是在修行我们的内核。内心在修行,道德在提升,外在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从小处做起,为司乘指一指路,倒一杯水,推一推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司乘心里就会留下一个好印象,整条高速的形象都会提升。只有我们坚持不落下任何小细节,才能更好的践行“慎独”,更好的服务社会。

  《后汉书》读后感 6

  回看范晔开篇引用的古训——“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一名合格的术士,首先得懂得“以道御术”。如果时机不对,哪怕是万圣之尊以死相威胁,也要如樊英般“不能屈”。当然,这非常非常难。名利,人之大欲,亦所以为钓饵。一旦选在庙堂,泥涂曳尾不可得求。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方术列传》中“汉世异术之士甚众”,却鲜有愿意去建功立业者。反而看起来平平常,似乎压根没有“方术”;或如唐虞“莫知所在”,或如左慈“捕…不可得”,或如上成公“得仙…而去”。

  读罢《方术列传》,顿生一念清凉。好的'文章,如醍醐灌顶,使人通达明了。如是观之,钩牵人心的必非正道!

【《后汉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后汉书》中核心词你初探12-08

“读后感”的读后感12-18

别人读后感的读后感12-16

不算读后感的读后感12-17

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12-17

读后感(写读后感)12-17

读后感啊读后感12-17

《目送》的读后感!-读后感!12-17

读《老子》读后感,的读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