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

时间:2021-05-06 09:14: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沉思录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沉思录读后感1

  反反复复的徘徊中,我又拿起了那本书,那本封尘已久的书。

  叔本华曾经说过,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是他自己。我觉得,人只有在沉思的时候才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们沉思很多东西,我们思考宇宙,思考人生,思考自然与社会,思考时空与死亡。我们有数不清的思考与想法,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

  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思考的更多的是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的世界观和眼界在变大,我们思考的范围却在变小。不得不说,沉思有一种力量,每个人都曾为它着迷过。所以我拿起了那本曾经因为而浮躁摈弃在角落的书。

  《沉思录》是斯多葛派的著名“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著作。也是斯多葛派的代表著作。《沉思录》是马克·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但与其说是他写给自己的,不如说是我们写给自己的书,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也在沉思自己的沉思。

  有的哲学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有的哲学家说,人思考的时候他就是上帝;又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人的确需要思考,可我们思考的来源在哪儿,我们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中汲取营养,来思考未知的东西或世界。奥勒留在第一卷第二章中说,他从他父亲哪里学到了很多,他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可我觉得他在沉思中写下了诸多优秀的品质有些感觉不真实,并不是我不信真的有那么完美的人,或者是他对父亲有美化的嫌疑。我觉得他在沉思中写的有一部分是自己,或者说是理想中的自己,他希望自己有这些品质,他觉得是在父亲身上学到的。

  我们写别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影子。

  斯多葛学派提倡遵从自然与理性,有一点道家崇“道”和清净无为的感觉。在《沉思录》中也有这方面的体现,作者在书中相信命运(天命),觉得很多事情是命运的安排,这点在书的开头和结尾体现地尤为突出。这也与奥勒留的本人经历有关,他以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治理国家,可依旧挽救不了古罗玛帝国的颓废,这位拥有智慧和性的“帝王哲学家”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点抑郁的特征,有人说,哲学家都是抑郁的,这句话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很多优秀的哲学家在思考宇宙,思考人类的时候懂得许多可能别人一生都无法懂得的道理,但他们却无法具体的指导或改变自己的生活。

  即使懂得了所有的大道理,也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但《沉思录》带给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回忆与感叹。

  在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放学的路上,或是在午夜的街头,或是在下着雨的玻璃窗前,我停不住地沉思,我思考,我焦虑,我抑郁,我思考一切,我几乎无时不刻地在思考,吃饭的思考,走路的时候思考,睡觉的时候也在思考,甚至在梦中我觉得我还在思考,我思考着宇宙,我思考着人类社会,我思考着人生,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上帝,我也曾经觉得我就是上帝,这个世界都是假的,我也是假的,只有我的意识是真的。当然,我知道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可能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有点问题,我也可能抑郁了,也可能到了青春期,但我真的想了很多自己不敢想的事,一些深刻的只有哲学家会思考的.问题,有灵光一现,也有推理探究,在那段时间,我觉得我是自己。

  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思考地越来越少,我们习惯地接收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不加推理和思考。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学的的东西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我们学的越多,我们思考的越少,因为你会发现,好多好多曾经你思考的问题,别人都思考过并给出了“标准”答案,你会发现自己思考的东西好傻,好幼稚。你会发现,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自己不过也是个凡人。你再怎么思考,也跳不出别人的框架。渐渐的,你只需要学就够了,学哪些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觉得,人的世界观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又逐渐缩小的过程。

  很多年后,当我们习惯了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灌输进脑子,习惯了被动接受手机,电视,电脑带给我们的各种思想,习惯了接受那个平凡的自己。你会不会发现,曾经那段无知无畏,对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幻想,天天思考一些哲学大道理的自己是多么的快乐,因为那才是真实的自己啊。

  人只有在沉思的时候,他才是他自己。

  沉思录读后感2

  《沉思录》的作者是马可奥勒留,被誉为“帝王哲学家”。作为古罗马帝国晚期的一名有名的君主,也是著名学派斯多葛学派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时坦率真诚便赢得了赫德利安皇帝的好感,之后便成为了皇帝的后嗣,最终与维勒斯共享皇权,但是显然后者不如奥勒留名垂千古。

  马可·奥勒留在位的二十余年,罗马帝国正处于一个衰亡崩溃的时代,战乱频繁、灾害不断更为加剧了这一趋势。即使他夙兴夜寐,坚定不已地工作,也无法挽救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面对一个时代的悲剧,他大多数时间不是呆在罗马,而是在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沉思录》也就是他写给自己的书,其中便可以看出很多“你……”而不是一般写给读者的“我……”由此,他对于人生、宇宙与帝国的思考也掺杂了斯多葛学派的特色,面对乱世,更希冀个人的品德来获得自我抚慰。

  他是罗马皇帝,也作为这一哲学学派的一个代表,另一个著名代表是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两个人的出身与社会地位极为悬殊,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拥有共同的一个生活状态。从书中隐约透露出来的,对于人自身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有着极为繁重具体的描述,但是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并不足够。

  这本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积极进取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这里面强调的是个人努力接受宇宙的一切,忍受生活的一切,并把这个作为磨砺自己的存在。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尝试运用你的观察与理智去教化他人。当然,这种处事方式需要极大的克制与自持。因而,他更适应一些需要时刻谨慎与保守主义倾向的人群,可以提供个人一个自我反省与避免犯错的参照。而且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其中很多君主的思考层面也适用于国家层面的治理。其中提及的一种世界主义的包容心态,也确实值得后世借鉴。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出演一台戏,终究有谢幕退场。这就是人的命运,不管准备好与否,都该为后来人腾出地方。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提供我们的人生思考是极其有益的:幸福在于做好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享受你的本性自由。这也是福柯所说的“生活美学”与“自由实践”。换言之,运用你的理性与道德智慧,追求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沉思录读后感3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这天读来,该书仍有一种甜美、忧郁和高贵结合在一齐的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的宝贵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身处乱世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是由于作者心灵的安宁和静溢。

  作为一本哲学书、生活书、励志书,这天读来仍然具有现实好处。作者宽广的胸怀及言行一致、努力践行自己的世界观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作者的“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观点,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的良药,在这天物化的社会里,这不失为当代人健康人生的指南,因为本真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快乐。我们要学习作者追求自身内心安宁、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加强道德修养、人文修养。诸葛亮讲:“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持续宽广的胸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上海社保案中的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放下了自身的修养,有的认为官位结构封顶,有的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内心严重失衡,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锒铛入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然,对书中诸如对斗争的放下、某种清静无为等消极厌世思想及认为世界上存在神的封建迷信思想,我们要进行批判。总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批判地学习吸收。

  沉思录读后感4

  《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一本温总理读了一百多遍的书”本以为只是一个宣传叫卖的噱头,但真正阅读过才发现它的确是一本能净化人心灵的书籍。本书译者何怀宏这样说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必须立刻读,但必须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必须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这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看到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先看清自己惟有用心。反省自己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中的自己做出告诫与提醒。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和对自己的告诫。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一向这样拷问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便能战胜一切。古训道:“待人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审查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沉思录》中多次提到,要让自己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因为这贴合人的本性。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才会更加珍视整体的团结,维护整体的稳定。犹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事虽小,但好处大。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再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应先要检讨自己的对与错,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构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才不再孤单寂寞。

  沉思录读后感5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但是,此时此刻,我的情绪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温总理那么喜欢这本书,此刻最后懂了,它不仅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曾记得,在康德的墓志铭有这么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道德法则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道德这东西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用心才能领悟。之前,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探索一向只停留在表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它不只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的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就的不朽之书。

  《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其中让我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呀,不要去埋怨你所遭遇的,更不应去无谓地痛苦。既然能够选取笑,为什么还要哭呢?你就应要感谢上苍,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是弱者,能够承受苦难,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光芒四射!

  当然,在《沉思录》中,这样的好句子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如果要一一细说,恐怕要耗尽我的余生。

  《沉思录》给我的启示也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四。

  第一,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这一法则不仅仅仅只适用于动物界,对我们人类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会遗弃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的现实,如果你不想成为社会的弃婴,你就务必学会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整个社会。

  第二,挺住精神。

  人需要沉得住气。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我们再也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还有在苦海中作乐的坦荡与大度。所以,当你在苦难中倍受煎熬时,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第三,寡欲多福。

  欲望,是人的本性。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所包围。为了欲望,我们劳心劳力,可到头来除了累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放下你心中过多的欲望吧,我们需要只是那适当的正确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简单,活得精彩。

  第四,辩证思考。

  犹如硬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遇事,要辩证思考,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与绝对坏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失败时,要想想得到了什么;成功时,要想想失去了什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这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精神却慢慢地干涸了,而《沉思录》正是浇灌精神之花的甘露!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沉思录读后感7篇04-03

科技异化的人文沉思12-07

美的沉思作文800字01-01

黑夜的沉思作文850字07-28

体育课下的沉思散文02-04

夜半沉思高考作文650字11-19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精选读后感04-08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范文05-15

初中精选同学录留言优美01-01

同学录英语毕业留言精选07-19